在冷兵器时代,战争的胜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地形在所有的因素中又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所以在地大物博的中国大地上出现了很多兵家必争之地,它们往往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中国历史上,古人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建造了很多著名的关隘,其中有九大关口在历史上享誉盛名,本文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这九大关口。

一、山海关: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山海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称,建造于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徐达督建。山海关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出关便是狭长的辽西走廊,入关便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大平原,是连接东北和华北的咽喉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海关

历史上,在山海关发生了很多影响历史走向的大事件:

公元1644年,李自成和吴三桂在山海关大战,吴三桂打开山海关的大门,放清军入关,清军进而占领北京城,统一中原大地,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又派6000多名士兵占领了山海关,第二年,《辛丑条约》对规定,允许八国联军在京城至山海关铁路沿线驻军。

1933年,东北军第九旅与日军在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此战日军获胜,东北军主力营长安德馨阵亡,日军控制了山海关全境。

二、居庸关:控海幽燕地,弯弓豪侠儿

居庸关,在北京昌平境内,是北京通往西北之地的重要通道。居庸关两侧山势雄起,中间有一条长达18公里的溪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燕国就在这里筑关扼守了。居庸关是长城沿线上著名的关口之一,“天下九塞”之一,“太行八陉”之八。

居庸关

居庸关对北京城的安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东汉末年,鲜卑屡次南侵,都被挡在了居庸关之外。东晋十六国时期,当时的后赵石虎与燕国的慕容皝也在此进行了一场大战,慕容皝出其不意的打了石虎一个措手不及。从汉朝到元朝,在居庸关及其附近一共打了16次打仗,其中攻击的一方取胜的比例也就十分之三。

明朝迁都北京后,更是重点经营居庸关,后人在修复居庸关北关城时,就发掘出了23枚土石炮弹和6枚铁炮弹,最大直径达到了15厘米。清朝建立后,由于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大大下降,所以居庸关的历史地位也有所下降。

3、紫荆关:汉家锁钥惟玄塞,隘地旌旗见紫荆

紫荆关,位于河北保定易县城西40公里的紫荆岭上,是华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重要通道,与居庸关、倒马关合称“内三关”,关城用花岗岩建成。东汉时紫荆关叫五阮关,又称蒲阴陉,列为太行八陉之第七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紫荆关

东汉建武21年(公元45年),乌桓大兵压境,直抵紫荆关城下,守将马主动放弃紫荆关,诱敌深入,打了一个漂亮的伏击战。

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成吉思汗率军攻打紫荆关,守城的金兵凭险据守,成吉思汗久攻不下便抽调主力南下,一举攻克紫荆关。

明朝正统年间,瓦剌俘虏了正统皇帝朱祁镇后,挟持英宗自大同南下,直奔紫荆关,攻克紫荆关后,兵锋直指北京城下,幸好于谦死守北京城,不然历史真的就改写了。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军有“山地战专家”之称的阿部规秀就是在紫荆关南的黄土岭被八路军击毙。

4、娘子关: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关前高义旗。

娘子关,位于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绵山麓之中,因唐朝李世民的胞姐平阳公主曾率领娘子军在此设防驻守,故名娘子关。娘子关的东门门洞上方镌刻“直隶娘子关”五个字。娘子关为山西和河北之间为数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论是要保障山西,还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关都起着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初期,为保卫太原,中国守军与日军在娘子关一带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战役,此战中国守军虽然顽强抵抗,但最终还是没能阻挡日军进攻的脚步,太原最终失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娘子关

5、潼关:崤函称地险,襟带壮两京

潼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北,北临黄河,南踞山腰。潼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长安和洛阳之间的要冲,是东入中原和西进关中、西域的必经之地及关防要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畿内首险”、“四镇咽喉”、“百二重关”之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潼关地理位置

潼关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在此也发生了很多大事:

东汉末年,曹操在潼关大败马超。

756年唐将哥舒翰统兵20万镇守潼关,玄宗听信杨国忠谗言,迫使哥舒翰出关作战,结果被反军安禄山打败。安禄山占据潼关西进,唐玄宗仓皇西逃。

880年黄巢起义军由洛阳进发潼关,唐将田令孜率兵10万镇守潼关,未料起义军由禁沟潜入,夺取潼关,直捣长安。

明崇祯时年,李自成与明朝大军在此发生了一场大战,李自成几乎全军覆没,仅带18人逃走。

6、雁门关:高山代郡东接燕,雁门胡人家近边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县城以北约20公里处的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长期驻守雁门,防备匈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遣大将蒙恬率兵三十万,从雁门出塞,"北击胡,悉收河南之地"(即河套地区),把匈奴赶到阴山以北,并且修筑了万里长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雁门关

汉元帝时,王昭君就是从雁门关出塞与匈奴进行和亲的。北宋初期,有“杨无敌”之称的杨业与辽军在此进行大战,杨业陷入重困,最后士卒全部覆没,在朔州的陈家谷他自己身负重伤为辽兵所执,宁死不屈,终至绝食为国。

抗日战争时期,贺龙率领的120师在此获得雁门关大捷。

7、嘉峪关:嘉峪关西接大荒,万山形势锁高岗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西5千米处最狭窄的山谷中部,号称“天下第一雄关”,与山海关遥相呼应,是长城一头一尾两个重要的关隘。嘉峪关是中原腹地与西域往来的重要关口,有十分重要的战略价值。

嘉峪关自建成之后,就成为西部国防重地,对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起着重要作用。闭关绝贡也是明朝震慑四方的手段,明孝宗曾以此方式向吐鲁番施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峪关

8、武胜关:山势通秦岭,关临列岫开

武胜关,位于河南信阳市与湖北广水市的交界处。武胜关北屏中原,南锁鄂州,是扼控南北交通的咽喉。武胜关因此地理位置重要,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最早追溯到黄帝与蚩尤的争战,春秋以后有记载的大大小小战争就有60多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武胜关地理位置

春秋时期,孙武曾于公元前506年率军一举攻占武胜关,随后占领郢都,"楚失三关,而后失江山"。南宋时岳飞曾以这里作为收复中原的根据地,派大将牛皋驻守武胜关地区。

太平天国及后来的捻军赖文光部,也曾在武胜关地区与清军展开殊死战斗,最终战败。北伐战争时期,两军在此展开激烈争夺,北伐军团拿下武胜关后,很快取得了战争胜利。1938年日本25万重兵进攻大武汉,并调集13、16师团由合肥向豫南进攻,夺取目标就是武胜关。

9、友谊关:友仁义与之为朋,谊伯以为来东川

友谊关,原名镇南关,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凭祥市西南端。友谊关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再次也发生了很多战争。

1885年,70高龄的冯子材率领清军在此大败法军,经过两天顽强激战,一举歼敌一千七百余名,生擒侵略者数百人,缴获一大批枪炮弹药,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友谊关

1907年,孙中山先生领导了镇南关起义,最终因弹尽粮绝而被迫撤退。

1939年12月20日,侵华日军占领镇南关,烧毁关楼,将拓印的“镇南关”三个大字寄奉日本天皇请功。之后,又劫走“南疆重镇”石刻横额,镇南关再一次遭受侵略者的践踏。

小结:

九大关口都处于地理位置险要的位置,在历史上它们都以自己的险要位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里也发生了很对改编历史进程的战争。如今它们都已经成为各个省市著名的旅游景区,供游人游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