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菜根谭》有云:“文以拙进,道以拙成,一拙字有无限意味。如桃源犬吠,桑间鸡鸣,何等淳庞。至于寒潭之月,枯木之鸦,工巧中便觉有衰飒气象矣。”

意思是说,文章因为质拙而进步,道德因为拙朴而天成,一个“拙”字含有无穷的意味。就像桃花源中的狗叫声,桑树林中的鸡鸣声,给人一种多么淳厚、淳朴的感受呀!至于那些寂静潭水中映出的月亮,古树枝上站着的乌鸦,表面看工巧中有点诗情画意,但使人感觉有一种颓废失落的气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尚拙是一大特点。“文以拙进,道以拙成”,讲的就是对守拙的推崇。做人守拙,以拙求进,往往是有所成就的基础。

守拙,是安静地扎根。哲人有言,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非洲草原上有一种尖毛草,在最初的半年里,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矮的草,只有一寸多高,但半年后雨季到来时,就像施了魔法一样,三五天后,便长到近两米的高度。原来,在前6个月里,尖毛草不是不长,而是一直在长根部。它虽然露头一寸,却扎根地下超过数十米。“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达洞,累学之功也。”同理,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也要学会安静地扎根,像尖毛草那样,根扎得深,就能吸取更多的水和养分,为日后成长成才打下扎实基础。

守拙,是专一的坚守。“责守明则谋政专,勤于正事必疏于邪门。”事实证明,凡是勤于正事者大都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把精力用在其他事情上。“能守正道,而不自乱则吉。”这样的拙,不仅使他们专心致志做事,不断攀登事业的高峰,也使他们远离诱惑,超凡脱俗,站在了人生的高峰。

守拙,是苦干的别称。人间万事出艰辛,没有一点吃苦的精神,不下一番守拙的功夫,就不会有事业的卓越。干工作做事情,既需要“巧劲”,也需要“拙劲”。正如华罗庚一首诗中所云:“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守拙,是本色的凸显。“宁为世人笑其拙,勿为君子病其巧。”现实生活中,质朴拙诚的人,因待人接物老实可靠,往往容易获取信任;经常自作聪明的人,机关算尽,处处讨巧,却令人感觉俗气奸猾,处处防备。《郁离子》中记载,越国商人虞孚在吴国卖漆,本来可以稳获厚利,他却偷偷掺假导致漆料变质,结果信誉扫地,最终沦为乞丐。

对于每个人来说,守拙,就是守本分、守安分。以拙诚待人处世,即使暂时吃点亏或不被人理解,也不改变本色、不移其志。这样不仅能感动人、打动人,更是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

文以拙进,道以拙成。守拙,归根结底,是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以拙立身、以拙求进。如是,就能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收获更多的精彩与自信。

◎本文原载于《文摘报》(作者向贤彪),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