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45个字 阅读时长:4分钟

中产先生 | 洞见时代 发现价值 讲述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不要等一等大家。

昨天,人社部发了通知:

今年退休金上调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石激起千层浪,有点引发争议。

不怪大家有意见,近年来,随着老龄化日益加重,国内经济的结构性问题:

除了贫富差距,代际差异也越来越明显。

比如财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0-70后,也就是现在刚刚退休的那部分人群,享受了三大时代红利:

改开、WTO和房地产。

只要踩中其中任何一个风口,就能赚到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目前全社会的主要财富,都集中在黄金一代手里:

中年人都是负债,年轻人干脆躺平。

比如消费:

麦肯锡前段时间发了一个消费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消费能力最强的也是这群人:

一线老人+三四线老人。

这几年,据说直播间的榜一大哥和榜一大妈,都被老年人给承包了,这也是一个佐证。

但是虽然他们消费能力强,但是他们的消费偏好比较保守。

最有消费意愿的其实是中年人和年轻人,但是有意愿却没有能力。

中年人:

上有老下有小,除了养家的压力,还要背负房贷压力,而且面临35岁危机,搞不好就失业,不敢多花钱。

年轻人:

天花板太低看不到前景,地板太高上不了车,干脆躺平,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有个段子:

早班地铁上,坐满了死气沉沉去上班的年轻人和朝气满满去旅游的老年人,而作为社会中坚的中年人,正在某多多上薅几毛钱羊毛。

老年人占有更多的财富,享受更多补贴,但是没有什么消费意愿,中年人和年轻人有消费意愿,却被债务和收入压着不敢花钱。

这不是好现象。

而核心的问题在于:

当社会进入存量发展的时候,即便是要补贴:

是补贴已经吃到红利的群体,还是补贴继续产生红利的群体。

我觉得补贴给做蛋糕的人更符合效率吧。

何况,这种代际差异,最终可能还是通过父母补贴子女的形式回到下一代手中:

为什么不干脆直接给年轻人呢?

目前,这种代际的冲突已经有苗头了,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可能会更加凸显。

建议从现在就开始做预案吧。

当然,还有一个群体,貌似不能说,摊手。

就这样。

另外,昨天是楼市的大日子,517新政满月加上5月楼市数据出炉。

楼市刺激效果短暂,昙花一现,预期并未扭转,二手房反而抓住机会降价抢跑。

为什么刺激不起来?什么条件下可以刺激起来?未来有可能起来吗?我们找到几个因素,可能在未来观察楼市的关键指标

可以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