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体检发现肺结节怎么办?”“化疗过程中恶心呕吐、腹泻等副反应明显怎么办?”“年龄大,体质差,发现时已是晚期,无法行手术及耐受其他西医治疗怎么办?”以上均可以通过中医药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防治恶性肿瘤方面发挥了很大优势。中医讲究整体观念,不着眼于肿瘤本身,而是根据患者体质,通过辨证论治,一人一方,为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治疗方法多样,包括中药汤剂、穴位贴敷、耳穴压豆、火罐针灸、中药熏洗等。中医药具有毒副反应小,价格相对便宜,不会产生耐药等优点。

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具体表现在“防止癌变、增效减毒、抑制复发转移”三方面。

1.防止癌变

很多人CT、B超报告单上会出现“结节”字样,如肺结节、甲状腺结节等,胃镜报告单上会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等,因此感到恐慌、担心,因为有癌变可能。对此,中医药则在防止癌变方面发挥了独特优势。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上工治未病”的观念,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就有云:“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肿瘤虽尚未形成,可见的病变范围在局部,但通常患者存在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的全身性表现。中医药通过调节脏腑功能,平衡机体阴阳,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2.增效减毒

手术、化疗、放疗是目前西医治疗恶性肿瘤的三大主要手段,但由于手术创伤大,传统放化疗副作用明显,严重影响了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过程。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起到增加临床疗效,减轻毒副反应,使抗肿瘤治疗过程能顺利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药联合手术治疗,如术前配合中药,对于体质虚弱不能承受病人,能改善患者体质,有利于手术进行,提高手术切除率。另外,通过中药抗肿瘤作用,有利于术前控制病情。术后配合中药,能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复发转移等。

中医药联合化学治疗,能减轻化疗药物带来的胃肠道毒性、骨髓抑制、周围神经毒性等,同时能增加化疗疗效。例如应用健脾、消食、止呕、化湿中药汤剂联合穴位贴敷缓解化疗引起的纳差、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应用中药熏洗缓解化疗引起的手足麻木等症状。

中医药联合放射治疗,能减轻射线带来的毒副反应,如皮肤、粘膜损伤出现的皮肤红肿、口腔溃疡,放射性肺炎出现的咳嗽咳痰、胸闷气短,放射性食管炎出现的疼痛、烧心、吞咽不适,放射性肠炎出现的腹痛腹泻等。例如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部分进行放射治疗后会引起放射性炎症,应用清肺解毒、养阴生津中药可以缓解放射性肺炎出现的上述症状。

3.抑制复发转移

尽管目前治疗手段多样,但都难以做到完全杀灭肿瘤细胞,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复发转移。肿瘤患者手术后或者放化疗结束后,西医治疗往往告一段落,出现“空窗期”,没有好的继续治疗手段,通常会叮嘱患者定期复查,而此时中医药介入就发挥了很大优势。中医认为肿瘤的复发转移关键是正气亏虚,正不抑邪,癌毒流窜。通过匡扶机体正气,使“正强邪弱”,机体有力抗邪,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复发转移的目的。

总之,中医药在肿瘤治疗中有着独特优势,贯穿肿瘤治疗的全过程,不要仅仅把中医药作为山穷水尽,各种治疗方法束手无策时候的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减轻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发挥1+1>2的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医肿瘤科诊疗范围

1.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以生存期延长和/或生活质量的改善作为主要疗效指标,同时瘤灶缩小或持续稳定等为前提条件的肿瘤中医治疗

2.中西医结合协同治疗恶性肿瘤,提高治疗的有效率

3.改善肿瘤症状治疗:以改善肿瘤相关的主要症状为疗效指标;

4.中医药治疗癌前病变,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

5.中医药促进癌症患者康复,发挥“中医药疾病康复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中医肿瘤特色医疗

1.以辨证为指导的中医经方,治疗肺癌、乳腺癌、消化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及前列腺癌等肿瘤疾病

2.在对肿瘤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同时,针对围手术期并发症(胃瘫、顽固性呃逆、不全肠梗阻、膀胱麻痹尿潴留等),放化疗、靶向及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如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皮炎、药物性皮肤损伤等,给于中医药治疗,减毒增效,提高肿瘤治疗的有效率

3.使用科室协议方药内服配合外治,治疗癌性疼痛、骨转移、疲乏、消化不良、手足麻木、胸腹水等,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康复,预防复发转移

4.中医药治疗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萎缩性胃炎等癌前病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阳市中心医院 陈静 徐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