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市场之大,足够容得下几个电商购物节,但如果价格不降、套路不减、服务不提,这样的购物节,也就名存实亡了。

要当刘强东的兄弟,越来越不容易了。

今年的618,似乎格外安静。但它的业绩如何,可能会成为检验是“兄弟”还是“路人”的一块试金石。

(一)

大概没人会想到,在618各大平台之战打响之前,电商平台会先被出版社集体diss。

5月份,“多家出版社抵制618图书大促”还没吵出个结果,“磨铁已全面停止对京东发货”又登上了热搜。出版社的联合抵制行动,引爆了舆论,也让今年的618遭遇了“开门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回到2010年前后,一些电商平台,喊出了“电商上买书、价低还包邮”的口号。十多年来,图书出版行业陷入“高定价、低折扣”循环,“价低者得”成为常态。我们也已经习惯了,非打折图书不出手。

目前看,出版社把卖书当成生死攸关的主业,而平台只是把卖书当成引流的广告之一。这种严重不对等的利益权重,造成了二者之间的撕裂,传统电商在出版社眼中早就不“香”了。

出版社的怨气由来已久,此番敢“掰手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直播平台的兴起,削弱了传统电商平台的议价统治力。出版社通过培育自己的销售渠道,如搭建独立网络销售平台,或是自建直播间带货,逐步摆脱完全依赖电商平台的被动局面,这才有了底气开始向电商平台说“不”。

看得出来,出版社这个软柿子,没有那么好捏了;传统电商的强势地位,动摇了。以后再想通过购物节大促买到超低价图书,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二)

要说今年618的最大亮点,莫过于预售被全面取消。

中国消费者协会4月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电商平台预售模式亟待规范,存在五方面的问题,包括“尾款”涨价不诚信、预售商品不保价、承诺赠品不兑现、承诺时间不发货、“最低价”宣传不属实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人有过这样的购物体验,买一件预售的商品,等上十天半个月才能发货,等快递到手,兴致也就没那么高了,有的甚至退货了之。这对消费者购物体验和商家经营来说,堪称“双输”。

可以说,向预售“开刀”,让“尾款人”成为历史的背后,是电商平台对消费者需求的深刻洞察,也是对过去“预售狂欢”的冷静反思。

这样看起来,电商平台是不是有点“刀刃向内”的意思了?

实际上,在价格战中占据劣势的传统电商平台,除了取消预售,手上能打的牌好像并不多,“听劝”的背后,多少有些无奈。但与此同时,平台的一些套路,还依旧坚挺,而这样的套路,几乎是所有电商购物节的通病。

比如,同一平台,有的商家参加满300减50的活动,有的商家参加满200减20的活动,但两个优惠活动并不兼容,付款时才发现凑了个“寂寞”。

再比如,有的商品的确降价了,也支持满减,却无法添加购物车,为了凑满减又要“强制”加购其他商品,一番操作下来,不知不觉就超了预算。

还比如,同一件商品在活动不同阶段价格不一,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价格是高了还是低了,想要“抄底”,难度堪比买到最低价机票。

烧脑的游戏规则和缺乏诚意的优惠配套,正消磨着消费者对购物节的新鲜感和耐心。

(三)

每逢大促,我们总会频繁收到各品牌“贴心”的优惠提醒短信,还会在打开某些APP时,被摇一摇跳转“劫持”到第三方购物平台,“狗皮膏药”式的营销让人反感。

但去年,淘宝宣布双12活动取消不再举办后,一些人也不免为618等其他购物节的命运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光看历年成交数据,购物节似乎还有不小潜力等待挖掘,但如果结合消费者口碑,低价促销的故事就有些讲不下去了。

电商的购物节大促,为什么不如之前“香”了?

一方面,是年货节、女王节、春季新势力周等同类花哨的购物节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是新的渠道不断涌出,直播间里的“家人”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消费者逐渐产生了“折扣疲劳”。

换句话说,在电商流量红利渐尽和低价常态化的背景下,用户和商家都不再只有一个选择,没有哪一个购物节是必选项。

有人说,一味“卷低价”,只会把行业往死胡同里逼,电商行业需要进行一场“深刻的、以用户为中心的变革”。

怎样才叫以用户为中心?

今天,用户的需求,不是变大了,也不是变小了,而是变碎了。用户需求变得更加细分,每个人都遵循自己的偏好,开始追求“商品价值感”。从这个角度看,低价只是一个前提,至于能不能把东西卖出去,关键看能不能走到用户的消费逻辑里。

所以说,在存量市场里找增量,各路电商玩家必须倾听消费者的声音。从“人找货”到“货找人”,从追求“性价比”转向追求“质价比”,做好包括售后在内的一系列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倡导理性消费,这才是长久之计。

是的,市场之大,足够容得下几个电商购物节,但如果价格不降、套路不减、服务不提,这样的购物节,也就名存实亡了。

最后,做个小调研,今年618,你“剁手”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