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的一生中,有各种各样的分岔口,因为选择,而通向不同的人生路径,而放弃,大概也是一种选择。今起请看一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邀请,来谈一谈人生不同阶段的选择时,我的脑子里一片空白。乍一想,我好像没有经历过什么特别艰难的选择,人生每个阶段的变化,似乎都发生得自然而然。但又一想,我,一个写作者、采访者、儿童阅读推广人、每天接送三岁女儿上幼儿园的妈妈,能成为此时此刻的我,正是过去三十二年人生种种选择汇聚在一起的结果。

现在是晚上十点二十分,女儿总算睡着了,我也终于有了一点属于自己的时间,可以开始写作了。

我是如何成为此时此刻的我的?

回想我不长不短的人生,第一个重要的选择是去英国留学。这个决定的源头,要追溯到九岁那年的暑假。爸爸出国读研究生,我跟妈妈到纽约探望他,从此便有了出国读书的愿望。十四岁那年,愿望实现了。去之前,没有紧张和害怕,只有满心的期待。去之后,发现愿望很美好,现实很残酷。

在中国学的英语真的是英语吗?怎么上课一句都听不懂。每节课都昏昏欲睡,手臂上掐出一个个新月形的印子,仍阻挡不了上眼皮和下眼皮相会。交朋友更是难上加难。第一个学期,心缩成小小一团,每一天过得如履薄冰。

可是,或许是因为出国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自己主动的选择吧,遇到问题只有一个办法,解决它。出国前,我并不算勤奋,对未来自己会成为怎样的人,也还没有太多的想象。到了英国后,功课虽然不多,但我利用所有的课余时间来做一件事,学好英语,让自己跟其他同学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四年后,我考上了还算不错的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读历史系。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在电脑里打开了一个新的Word文档,准备写一篇长篇小说。两年后,小说出版,取名《蓝茧:伦敦三年》。选择写作,或许是我众多选择里,最为重要的一个。关于写作的记忆从小学写周记开始,一直流淌至此时此刻。在学业最繁忙的时候,在月月出差的时候,在初为人母每天只能断断续续睡上几个小时的时候,我依旧选择为写作留出空间和时间。和真正的作家比起来,作品的数量和质量都仍差得很远。可是,把点子一个一个记在手机“备忘录”里,坐在电脑前,按下键盘,看见黑色的方块字一个一个出现,依旧是最幸福的时刻。尽管并不容易,我选择不断追寻、紧紧抓住这样的幸福。

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最重要,最意料之中,也是最艰难的选择,或许是成为一个每日花大量时间陪伴孩子成长的妈妈。今天晚上,我们一起读了《巴巴爸爸和圣诞礼物》,她唧唧呱呱说个不停,我很幸福。可是,选择这样幸福时刻的背后,是许许多多的放弃。前两天,朋友邀请我做演讲嘉宾,机会难得,我挣扎了很久,选择了拒绝。还有两本书没有翻译,还有三篇采访稿没整理,暑假马上就要到了……我告诉自己,放弃也是一种选择。

是啊,小到一日三餐,大至大学专业、职业道路、生儿育女,人的一生当中,时时刻刻都充满选择。我做过不假思索的选择,做过懊悔不已的选择,做过回过头来觉得庆幸的选择。一个又一个的选择,让我成为此时此刻的我。我接纳此时此刻的我。我喜欢此时此刻的我。(王欣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