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3月份的时候,我在石家庄游玩,在淘淘书店中买了几本二手书,并写了一篇短文,不少网友评论,表示自己也感兴趣,也想去看看。

回来太原后,听说太原在五一路和府东街交叉口也有个二手书店,里面书目繁杂,价格低廉,很容易找到“宝贝”。于是我就想着有时间过去看看。

终于在一个周六早上有时间,天气热的睡不着,便起床出外面吃了个早餐,然后坐上公交车直奔五一路小学站。下车后步行一二百米,便找到了这家书店。

这家书店在地图上好像没有标注,总之是在一座写着青年公寓字样的大楼后面,过去一看,就找到书店门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去时正是早上八九点,人不多,老板正在店内整理一批刚到的书,店外支着一个小摊,摆着几本字典。

我早已小学毕业,当然无需再买字典,于是便自顾自步入店中。店里初极狭,才通人,入内后,乃至里面还挺大。

店门虽小,里面却有着3间屋子,虽然每间也并不大,但作为一间二手书店来说,这面积也算可以了,毕竟卖书在如今社会,我觉得能赚辛苦钱,但暴富却渺茫。

我喜欢这样书籍繁多到有些杂乱的环境,这让我感觉店主是一个文艺气息很浓的人。店里书架的顶端,摆放着一些旧物,看起来店主本身是个爱好收藏旧品的人。

我开始在书架上寻找自己感兴趣的“宝贝”,第一眼便看到一排《毛泽东选集》,共4卷。抽出一本,发现印刷非常复古,再看封面定价,一本为3元,我立刻就知道,这肯定是80年代的出版物了。

我在心中暗暗选定了这套书,打算再进更里面仔细看看别的。翻阅几本后,我发现这里有大量富有年代感的旧书,当看到封面定价是几千元时,便知肯定是上世纪50年代出版的,因为当时发行的纸币面值很大,当时面值1000元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1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稍稍转一圈看下了,会惊讶这么多旧书,店主都是从哪儿搞到的。从世纪50年代到七八十年代的书都有,30多年前的出版物在店里已经算比较新的书了。

而且这些旧书中,往往还藏着一些回忆。例如一本书中夹着一张90年代的报纸剪片,还有一本书中夹着一张1993年8月7日的太原天龙百货商场零售专用发票。

此外,我还在一个小间中,发现这家店不仅有二手书,还有众多旧磁带和碟片。堆积得满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正找书找的津津有味,这时外面又走进来一个年轻男人。这个男人显然是这家店的老主顾,熟门熟路,一进来就找《西游记》,找到一册《西游记》后,他又看上了我刚才看到的那套《毛选》,糟了,他当即把那套书要了下来。

听他跟店主的聊天,得知这家店几乎每天都会有一批书进来,类似《毛选》这类名著旧书,一般都卖的特别快,熟客们经常来,基本上一上书架就会被买走,而这一套,也是今天刚刚放上来的。

好吧,既然我心仪的书被别人买走,我只好再挑一本别的,跳来跳去,最后挑了一本普希金的《欧根-奥涅金》,是一本诗集。

普希金在80年代时对中国年轻人影响极大,许多人的口头禅都是“一个朋友,普希金”。刚好我来书店的这段时间,中俄关系十分亲密,普京正在访华,因此我当即决定,就它了。

翻了翻这本书,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于1983年出版的,也就是说,我手上这本书迄今为止已经40岁了。有趣的是,这本书原是某个图书馆所收藏,后面还有一张借读卡,显示在1995年时被借阅过一次。

拿着这本书去结账,老板说6块钱,于是我愉快得付了款,又坐上公交回家了。回去后又热又困,居然又躺在床上睡到了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