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时隔30年后,一位远在大洋彼岸的国军名将终于回到他日思夜想的祖国。

1981年,周恩来总理的妻子邓颖超大姐在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年周年大会上认出了他,邓颖超亲切握着他的手说道:“你终于回来了,你知道吗? 恩来找了你好多年,他找你找得好苦啊!如今你回来了,我想他也终于放心了……”

这位让周总理惦念几十年的国军名将是谁呢?他跟周总理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

艰难的人生抉择

这位国军将领便是曾和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有过七次交手的李默庵

李默庵出生在湖南长沙往北大约50华里的一个小村庄里。他的家境和大多数革命者一样,很贫寒,因为无钱租佃别人的田地耕种,只好靠着打短工和饲养家禽度日。

等他年纪稍大一些,父母便用节衣缩食省下的积蓄供他读书。直到12岁那年,李默庵在堂兄的资助下走出大山,告别父母,来到长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默庵在长沙读书做工七年,受到湖南革命运动和进步思潮的影响。在长沙期间,李默庵也参加过毛主席的演讲,在大环境的影响下,李默庵萌生出要济世救民的迫切希望。

后来李默庵和陈赓等人来到广州,报名参加了程潜拟创办的陆军讲武学校。

然而不久后,李默庵又收到了孙中山先生创办黄埔军校的消息,和他一同考进陆军讲武学校的陈赓、宋希濂等人看到招生广告后,便退了学加入黄埔军校。(这两所学校后来被合并成了一所学校)

就这样,李默庵成了黄埔军校第一期学生。

进校后,李默庵首先面临的是国共两党间的选择。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之前,大部分黄埔军校的学生都加入了国民党。因为当时加入国民党需要办理的手续很简单,再加上有孙中山先生的引导,大部分学生都愿意投入救国救民的奋斗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军事训练成绩突出的李默庵得到政治部主任周恩来总理的注意,周总理让陈赓在政治上多帮助他。

在诸多的湖南籍同乡中,李默庵和陈赓的关系最为密切。一天,陈赓找到李默庵,对他说:“做真的革命军,就得加入真正的革命党,你就应该加入共产党。”

加入共产党意味着未来要做到清除内乱,打倒军阀,建立国内和平,推翻帝国主义压迫,达到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与统一。

而他李默庵,当初不就是为了济世救民才离开家乡离开广州,而后入学陆军讲武学校的吗, 共产党确实可以实现他的心中所愿。

在得知周总理、李之龙、左权、陈赓都加入了共产党后,李默庵也毫不犹豫加入到共产党中。

既然如此,他为何后来又成了国军的一员?为什么在解放战争中站到对立面呢?

得知李默庵加入共产党后,周总理握着他的手高兴说道:“这个很好嘛!开了个好头!我向你表示祝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把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奋斗目标、精神境界、思想作风的优秀品德展现在了所有人面前。

除了周总理欣赏李默庵之外,国民党的蒋介石也十分欣赏他,他对紧跟自己的贺衷寒说:“李默庵是个难得的人才,文武双全,我们也要想办法留住他。”

然而,还没等蒋介石想出办法,李默庵就主动脱离了中共组织,他的改变是谁也没预料到的。

关于李默庵脱离中共组织主要原因,他在《回忆录》中明确提出过,大体是这样的:

第一次东征回到学校后,有一位热情的广东籍学生提出要给李默庵介绍对象,并带他去见了这位女学生,见面后,志同道合的两人很快建立恋爱关系。结果两人的事情被党小组长许继慎给知道了,他对李默庵进行批评,甚至要开会的时候,许继慎也不再通知他。

其实,在这件事情发生之前,李默庵和许继慎之间就已经有了矛盾。

东征时,身为政治部秘书的李默庵因为调解青年军人联合会和孙文主义学会之间的关系而被许继慎误会。

他明明是好心劝和,希望大家能把重点放在铲除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等大任上,而不是纠结内部斗争,结果他的举动遭到许继慎的怀疑。

许继慎说他立场不坚定,既然加入了共产党,就不要操别的心,说李默庵身在曹营心在汉。

经过这两次的纠纷,李默庵也觉得自己受到限制,他没有再积极主动的和党小组联系,然后就脱离了组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得知此事后的周总理找到李默庵,经过一番谈话后,周总理也明白他心意已决,便不再对其进行劝说。不过,对于李默庵的转变,周总理确实感到可惜,李默庵是第一个黄埔学生中第一个加入共产党的,如今也成了第一个退出共产党的。

在这之后,李默庵就站到蒋介石这边,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

没有受到影响的可贵情谊

西安事变期间,李默庵的部队驻扎在一座很普通的庭院里,这里偏僻也荒凉,一般人很难找到。一天下午,卫兵报告李默庵说有人要见他。

“谁要见我?”

还没等卫兵说出答案,两位身穿便装的男子就朝着他走了过来。走在最前面的那位男子首先映入李默庵眼帘,他穿着一身整洁的青色西装,神态自若。

李默庵抬头仔细瞧了瞧,,才发现对方是自己十年未见的恩师周恩来总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下的局势似乎不适合老友相见,再见到周总理,李默庵心里出现一种别样的感觉,是什么呢?他也说不清楚。

虽然李默庵加入了国民党,但是他始终记得周总理的恩情,当初就是周总理提名调他去军校政治部工作的,更何况,他们之间还有一层师生关系在。

“老师!怎敢让您来看望我,学生应该前去拜见尊师才是。”李默庵诚恳说道。

“我来不是一样吗?你我虽然是师生,但我们也是黄埔一家,没必要多礼。”

这次见面,周总理和李默庵聊了很多,有关于红军时的事情,也有关于黄埔师生的往来和去向,当然也有关于西安事变的。

周总理问李默庵:“眼下有人想破坏大局,引起内战,如果真的发生了,你会如何?”

面对老师的直言提问,李默庵毫不犹豫地回道:“周主任,你放心,既然蒋校长决定与贵党再次合作,一致对外,我就坚决不会为内战开火。”

周总理听后点点头说:“默庵,你不但不要参加内战,还要阻止内战,你是中国军人,要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总理曾经说过:“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以誓死不变的精神为共产党奋斗到底。”

周总理在西安事变这个关键档口特意拜访李默庵,就说明周总理始终坚持为共产党奋斗,为百姓奋斗。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第二次建立合作关系。国军在太原逗留期间,李默庵听说八路军在太原设立了驻晋办事处,周总理也在那里后,他便特意来到这里拜访周总理。

这一次跟上次在西安见面时的情景有所不同,上次周总理穿的是一身简洁西装,这一次周总理穿的是一身便服,朴素的中山装。

见面后,周总理十分热情地同李默庵握手,随后他们进行很长时间的对话。主要是在讨论抗日形势以及策略。

后来在周总理的指导下,李默庵率领国军浴血奋战,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周恩来总理不愧是李默庵认定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改变

1948年,解放战争时期,李默庵被安排到湖南任职湘赣绥靖公署副主任,同时兼任第十七绥靖区司令,驻扎常德。

因为本辖区平静且无重要政务处理,李默庵大多数时间都在长沙,协助程潜工作。

就在这个时期,李默庵的心态开始有了变化,经历过和粟裕的苏中战役后,得知解放军完成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后,他也开始意识到属于国军的时代即将结束。

李默庵不得不在这个局势面前做出选择。

对李默庵自己来说,当年之所以会选择加入国民党,是为了响应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之号召,后来选择跟随蒋介石,也是相信他是中国新兴革命军事的卓越领导者。

但是经过这些年的相处,李默庵无法忽视他看到的真实场景,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国家也没有迎来和平年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该怎么做呢?

眼下,李默庵正在和程潜工作,程潜和他都是湖南人,他们都不忍心看到家乡继续蒙受浩劫之灾,因此,在12月下旬,他同意并支持程潜发表通电,主张走和谈之路。

想要实现解放湖南的目标,李默庵和程潜必须联手解决阻挡在他们面前的障碍,也就是李宗仁和白崇禧。

李宗仁和白崇禧虽然高呼和平,向中共发动和平攻势,但他们没有放松建立封建割据、与中共战斗到底的图谋。

而且按照白崇禧的部署,身在武汉的解放军会遭到威胁,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白崇禧可以随时放弃武汉转移湖南,如果设想落实到位,则直接影响到了湖南解放。

在这样的前提下,李默庵和程潜想到了陈明仁

为了攻克陈明仁,李默庵找到当年在黄埔军校的同学刘嘉树。刘嘉树和陈明仁是关系要好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刘嘉树的帮忙,争取陈明仁就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李默庵和程潜一致认为,如果陈明仁能同他们一起走和平起义的道路最好,但如果愿望落空,至少也能通过陈明仁通风报信,以便加强对白崇禧的防范。

1949年,陈明仁同意一起起义,几个月后,起义成功,湖南得到解放。不过在起义前,在做前期准备工作时,李默庵和陈明仁之间发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影响后续的起义工作,李默庵处理完个人事务后,就带着全家人去了香港,走之前,他没有向程潜辞别,也没有告诉任何人。

对于李默庵的离开,程潜是难过的。1981年,李默庵从美国回到中国后,在汉口见到了当年在程潜身边工作过的程星龄。

他们一起回忆当年往事,程星龄感慨道:“你离开后,程潜同志很难过,经常黯然神伤,他说,你没有负他,反倒是他负了你……”

1949年新中国成立,参加和平通电诸人不少陆续去了北京,当初也有很多人邀请李默庵一同前行,但是经过再三考虑后,李默庵还是选择留在香港,脱离军政生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外漂泊的30年

跟李默庵一起去香港的家人共有10位,有他的母亲,有他的妻子,还有他的几个儿女,最小的儿子很机灵,到香港不到一个月,就学了一口标准的粤语,时常逗得家人哈哈大笑。

全家住在香港,每日的开支不小,李默庵来香港时,身上并没有带很多钱,为了维持家用,他不惜卖掉自己的汽车,太太顾林则卖掉自己的首饰。

1950年,李默庵大女儿在香港大街上偶遇到她在上海沪江大学读书的同学。聊天期间,这位同学知晓了李默庵的家庭情况,由于这同学家准备移民阿根廷,所以对阿根廷有所了解,同学建议李默庵大女儿也考虑移民,毕竟那边的生活费比香港低很多,去阿根廷定居或许对目前生活拮据的李默庵一家来说是个好主意。

就这样,在同学的介绍下,李默庵一家人于1950年下旬离开香港,经过半个多月的奔波,在1951年元旦前抵达阿根廷。

1964年,因为子女基本都去了美国念书,所以李默庵和顾林也决定离开阿根廷前往美国华盛顿。

就这样,他们一家在华盛顿居住了26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国生活的这些年里,心系祖国的李默庵想方设法打听事关国内的一切消息,但是由于那时候中美关系紧张,导致李默庵并未获得有关新中国的正面消息报道。

周恩来总理对李默庵的记挂

李默庵眷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惦记着大洋彼岸另一头的亲人和朋友,他也非常想念恩师周总理。

李默庵不知道的是,周总理同样也记挂着他。

自李默庵离开后,周总理就多次托人打听李默庵的下落,但每次都是失望而归。

1975年12月下旬,病重中的周总理躺在病床上闭目休息。那天,周总理跟守护在他床边的邓颖超提起了李默庵:“你还记得我那位学生吗?他是我在黄埔军校感情最深的学生,这么多年了,我没有收到他的一点消息,真希望他能回来看看啊……”

可惜的是,直到周总理逝世,两人依旧没能实现会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1年,李默庵受邀参加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庆祝活动,时隔30年,他终于回来了!

10月11日,李默庵顺利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庆祝活动,活动期间,邓颖超认出坐在主席台前排的他。

邓颖超亲切握着李默庵的手说:“你终于回来了!你不知道,这么多年了,恩来始终惦记着你,他几次托人打听你的消息,恩来找你找得好苦啊!”

邓颖超的话让李默庵大为感动,周总理是共产党的杰出代表,是中国人民最杰出的代人物之一,能被周总理挂念着,惦记着,李默庵倍感荣幸。

一段时间后,李默庵游览了南京,南京城的繁荣景象让他十分激动。那天晚上,李默庵跟太太感慨道:“新中国政通人和,秩序井然。这种局面正是我早年报考黄埔军校投身革命时便抱有的理想。我的理想,由共产党实现了,我感到很自豪。”

1984年6月中上旬,北京举行了黄埔军校建校60周年暨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大会,李默庵受邀参加再次来到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大会上,李默庵见到了程子华、宋时轮、徐向前、杨尚昆、李先念等中央代表人。看着他们的面孔,李默庵脑海里浮现出那些国共两党团结合作时的画面。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老一辈之间的关系似乎变了,也似乎没变。1989年,李默庵的太太顾林逝世,根据老人家的遗嘱,她的骨灰被安葬在上海华侨公墓。

举行骨灰安葬仪式时,徐向前、聂荣臻、程子华、宋希濂、程元等人都送上了悼念花圈。晚上,中央统战部的副部长还亲自到李默庵的住地进行探望,大家无微不至的关心让李默庵倍感温暖。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默庵将自己的时间全部投入到祖国的建设工作中去,他不忘初心,始终团结大家为祖国统一发展而奋斗着。

尽管李默庵的一生充满曲折和挑战,但他始终坚定最初信念,尽管在海外生活多年,也始终将国家放在心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和周恩来总理真正相处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周总理不忘初心,坚守本心的理念也确确实实影响了李默庵一生。李默庵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份师生之情,他没有辜负自己,也没有辜负周恩来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