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阴雨绵绵的下午,一名穿着得体的家长走进咨询室,坐下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刘老师,我的孩子变了,变得我不认识了。”阿吉母亲断断续续地讲述了阿吉的成长经历。阿吉近两周上课经常睡觉,不交作业,各科教师均对他懒散的学业态度有意见,阿吉因睡觉被物理老师批评,他感到不服气,顶撞了老师,阿吉请假了几天在家反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下是阿吉母亲的自述:“我和我老公都是医生,阿吉上五年级前都在新疆生活学业,后来全家迁到广东。阿吉35周就出生了,属于早产。我们夫妻俩工作都很繁忙,没空带孩子,自孩子出生后到上小学都是老人带。我记忆中阿吉在新疆上小学时成绩都在前三名左右。小时候他特别温顺,有些腼腆,像他父亲。小学五年级时我老公因工作调动来到江门,阿吉也跟着转学过来,刚到江门办理转学花了两个月时间,那时都是他父亲陪着,我手续没有办妥仍留在新疆。后来我也将工作转到江门,我们在广东没有其他亲戚,阿吉只与新疆的大姑关系较好,平时靠电话联系。转学考试,阿吉离好的小学差几分,后来去了普通小学读六年级。可转来没多久我老公就突遇车祸骨折,我三个月时间都忙于照顾老公,没有过多关注孩子。从那时起我感觉孩子变了。他不喜欢说话,不喜欢与人交往。六年级期间因为同学说了开玩笑的话与同学打架,我被班主任叫去谈话,老师说孩子打架时像是在发泄似的。”

“阿吉小升初分数离好的初中差十几分,就去了普通初中。初二时为了照顾他,我把姥姥姥爷从新疆接过来一起住。我印象中阿吉没有什么朋友,只有一次,有一个同学来到我家里,我叫他同学留下来吃饭,他却带着同学离开了。我平时很少做饭,一般都是在外面吃,可能他担心我做的饭不好吃,免得让我出丑吧。有一次他从同学家回来,开心地对我说,同学的母亲做了红烧鱼,家常豆腐,可好吃了。我顿觉惭愧,阿吉也经常埋怨我,你怎么不像别人家的母亲贤良淑惠呢?我感觉孩子上初中后他看人的眼神就不对。恰逢我外出办事两个月,我朋友都说要不是我那时出差两个月,阿吉可能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

“阿吉进入高中后,阿吉放假不喜欢出去玩,就喜欢待在家里,他唯一的爱好就是阅读,他房里藏着三大箱书。他说乔布斯是他的偶像。我感到很惊诧的是他平时没有朋友,不与人沟通,但有一次和我的一个大学同学,现在是大学老师却很聊得来,他们相差二十多岁,那次他们聊了几个小时。我觉得应该是我的朋友很会引导吧。而我平时与孩子说话总说不了几句,孩子不想听我说,也不愿意对我说,表示他说了我也不懂。高一上学期寒假回来,我不小心在他房间发现他写了读书体会,写了满满几页纸,我那时感到挺惊讶。我觉得阿吉读的那些书,不符合他的年龄段,读也只读个皮毛。”

“这个学期开学周末回家主动提出买物理化学复习资料,我当时觉得怎么变得这么爱学业,有些窃喜,心想是不是他现在知道要努力了,因为他提到过他现在的班主任很信任他。可好了不到两周,因为换班事件闹情绪,当时我心里就有些担心,没想到这么快就爆发了。我脾气急躁,说话直接,平时在家都是有什么直接说,阿吉可能感觉我老公在家的地位不高。我记得小时候如果我对阿吉说,母亲要出差一段时间,他还会依依不舍,扯扯母亲的衣角,问我能不能不去呀。现在听到我要外出却平静得很,眼都不抬一下,只说知道了。让我感觉这孩子怎么一点留恋都没有,阿吉却说你就别指望了。刘老师,我都快崩溃了,我真不知该怎么和这孩子沟通。我现在也面临继续学业、职称评审、做课题等问题,单位一堆的事情等着我。为了阿吉,我现在推掉许多外出学业和宣讲的机会,可是这样阿吉就会改变吗?”

我进一步了解到,高一寒假阿吉和父亲母亲回新疆探亲,过两天开学,来到学校却被告知自己的宿舍床位被换,当时阿吉就对学校的做法有意见。近两周因年级换班多次有较大情绪,认为学校把自己当垃圾学生,想扔哪个班就扔哪个班。近来周末回家在闲谈中向母亲表示自己再糟也不会跳楼。阿吉在刚进入高中时说到要考大学。母亲现在质问他:“你这种学业态度能考大学吗?”阿吉却说他现在只想混个高中毕业,说自己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以后要干什么。母亲表示阿吉如果读不下去也不勉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幼年时期如能与母亲建立牢固的亲子依恋关系,就能建立对他所生存的世界的信任感。牢固的亲子依恋关系依赖于孩子幼儿时期及时充分地享受母爱。青春期亲子关系的和谐也取决于正面的亲子依恋关系。幼儿时期长期丧失亲子生活,会导致孩子产生压抑和封闭的心理,在成年后,较难与父母建立亲密感。阿吉转学后的打架行为,与母亲的对立及难以沟通等显示出对他母亲及他人的不信任感。这种不信任感有一部分原因应该追溯到阿吉幼儿及童年期的亲子依恋的缺失。从他出生后到小学期间,阿吉父母一直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顾及孩子的生活起居。阿吉母亲对此充满自责又倍感无奈。这种情形代表着许多事业型母亲的心声:“在孩子能抱的时候没有抱,等他大了,你想抱,他却不给你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吉五年级遇到一次重大社会事件,从新疆迁到广东。任何一个人融入新的陌生环境均需要一个过渡期,从母亲的自述中发现,在这个过渡期内阿吉并没有得到社会支持。在新的环境中,阿吉是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值得信赖的亲属朋友,唯一关系好的大姑也远在新疆。在阿吉来广东办理转学事宜的两个月内,都是父亲在张罗,母亲的角色是空缺的。母亲调来广东后,又忙于照料意外骨折的父亲几个月。可以观察到,阿吉进入新环境后的独来独往,像发泄似地与同学打架等都是其心理适应问题的表现。在阿吉母亲眼里只是觉得他变了,好像变坏了,会打架了,却忽视了11岁的阿吉面临重大社会事件时的心理需求。阿吉的母亲来了广东几年就学会了粤语,但阿吉到现在一直没有学会,而每次放假回新疆,他都会很开心,回到家乡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说明阿吉对新环境的归属感尚未完全建立。

青春期的孩子,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成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要求从大人的约束中解放出来,对父母的说教和过度关心有时会产生反感。在情绪激动时发生顶撞老师的现象,甚至对学校产生反抗情绪,这说明孩子的自主意识、主体意识十分强烈。处于青春期的阿吉将心理封闭起来,把注意力过多放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不愿与长辈透露内心,他想寻求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但如果找不到,他也宁愿独来独往。他主观上希望遵守学校规则,但客观上又难以控制自己的情感,鲁莽行事,陷入控制与冲动的矛盾。阿吉在课堂上的不服气,坚持己见,与老师的顶撞和冲突,以及在班主任训诫下的悔悟,说明他的意志发展不成熟,这都体现了青春期典型的心理特点。

在母亲眼里,阿吉立志要考大学的决心和现在的迷茫状态以及懒散的学业态度形成较大的反差,让母亲感觉孩子太善变。阿吉在阅读了名人自传后,把一些名人奉为偶像,希望自己能成为像乔布斯一样的杰出人物,说明他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幻想。但在学校里,要应对繁重的学业任务和各种考试,他又觉得压力负担过重,学业太苦,难以坚持,产生厌学心理。他追求名人成名后的光环及众星捧月的成就感,却对实现理想要付出的艰苦劳动想得不多,行动力不足。在遇到一些让自己感到不受重视或自尊心受挫的校园事件时,例如学校的宿舍换床和年级根据成绩的分班等事件,让阿吉引发了之前的病理性记忆,产生了扭曲想法,在这些扭曲想法的影响下出现学业懒散,拖拉的现象,甚至自暴自弃的态度。

我们应以成长发展的视角看待孩子的行为。孩子现在行为问题,不代表一直都会有行为问题。学生现在没有变化,有可能他在变化的过程中。当孩子的行为问题发生后,我们不应过多关注孩子行为问题本身,而应深入挖掘背后的信息,通过记忆重组干预找到问题的根源。如果只是一味批评和责备,效果只能适得其反。从大的方向看,阿吉仍然是一个善良的孩子,我们应该把孩子身上的问题当作他成长的契机。

阿吉母亲提到阿吉的优点时,只提到了他比较关心姥姥姥爷这件事,阿吉的优点不仅如此,阿吉爱阅读的方式就是一个优点。不管是读个皮毛也好,还是读得太杂,至少他在读,而且主动在读。阿吉写读书心得几页纸这件事情,母亲也一笔带过,并没有表示赞赏和鼓励。也许在生活中,阿吉也很少得到父母的赞许。在孩子应该得到赞许的时候没有得到,而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只能得到批评与责备,这会降低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如果我们能多发现孩子人格中的独特气质,并加以保护和挖掘,孩子也许会越来越优异。阿吉初三的主动学业,靠自己努力考上高中。母亲的朋友进行的一次长时间的忘年交流,开学前主动买资料的表现。还有母亲提到过的不抽烟不喝酒不早恋,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在没有认识到孩子为什么会出现问题行为前,一味责备埋怨,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家长和孩子的对话也是一样,只有倾听孩子,理解孩子,接纳孩子,亲子沟通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就会明白,孩子的不喜欢与人交流,可能是他还没有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会理解,阿吉与物理老师课堂上的冲突也不是偶然,而是阿吉对学校宿舍事件和换班事件等系列事件积累的情绪的爆发,因为孩子感觉到了自己的不被尊重和不被重视,只是孩子处理情绪的方式不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阿吉母亲说的,有时说多了孩子听不进去,现在周六早上母亲在上班前会做好饭煲好汤,写个纸条贴在桌子上,阿吉回到家也会自己吃饭,默认表示赞同。母亲发现有时自己不说话的时候阿吉的态度反而软一些。母亲也说该反思自己平时是不是太强势了。其实母亲点点滴滴的行动,温柔关切的眼神,已经胜过苦口婆心的说教。孩子长大了,已然能心领神会。成长是一个过程,纵然这过程中充满焦虑和不安。而每个孩子的心底也都留有父母的位置,现在的叛逆和反抗是孩子成长的过程。请不用怀疑,给他及时的心理干预,他终会理解和体谅,我们只需要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