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经过张家港援疆医疗专家李柯蓓

5个小时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新疆巩留县的

一位心房颤动患者李伟(化名)

终于转危为安

仅仅住院4天就康复出院

这也是巩留县开展的

首例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例冠脉造影、首例冠脉支架植入、首例左束支起搏、首例射频消融……李柯蓓来到巩留县人民医院一年多来,从无到有建设心血管内科,从零开始搭建DSA(数字血管造影)介入手术室,让200余名当地心脏病患者在家门口得到了科学及时救治,她用实际行动见证了援疆医生的医者仁心,更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巩留人民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豆腐上雕花”

半年200多台手术托起生的希望

李柯蓓博士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荣获“姑苏人才青年拔尖人才”称号,现任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

2023年4月,到达巩留后她发现,这里心血管疾病高发,而且医院心血管诊治相关技术、设备短缺,导致急危重症心血管疾病患者外转率排全院第一。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快、致死率高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患者会有生命危险。”李柯蓓看在眼里,急在心中。“作为援疆的心内科医生,我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医院提高心血管诊疗能力。”李柯蓓主动请缨,帮助医院创建了心血管病专科,设置CCU(心脏重症监护)病房。

为满足巩留患者进行心脏介入手术的需求,江苏援伊·苏州(张家港)工作组决定投入援疆资金800余万元,建设DSA介入手术室。2023年11月,DSA介入手术室正式投入使用。

今年54岁的患者帕玛(化名)因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来到巩留县人民医院入院治疗。传统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不但效果不好,复发概率大,还有药物副作用。李柯蓓在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后,决定利用DSA介入手术室,通过“导管射频消融手术”这一新技术为患者根治病灶。然而,该患者的情况却非常特殊,其消融靶点的位置与正常的传导通路“希氏束”的距离太近,仅为4毫米。

“在这个位置操作导管,就如同在豆腐上雕花,还不能损坏豆腐。”作为心内科专家,李柯蓓沉着冷静,精确地定位、稳健操作,仅用一个小时就成功运用射频能量对靶点完成了消融,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这也成为巩留县首例高难度室上性心动过速导管射频消融术。“DSA介入手术室的顺利投用,让我们可以更及时有效地开展心脏介入手术,争取了救治的时间,挽救了更多患者的生命。”

做心脏手术,考验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耐力和毅力。老年患者库尔玛依(化名)心脏停搏,在无影灯下李柯蓓身穿重达20公斤重的铅衣,用时3个多小时,直到晚上9点才顺利完成手术。当李柯蓓走出手术室时,患者的女儿紧紧握住她的手说,“张家港医生贾克斯(哈萨克语意为好)!”“虽然一身疲惫,但在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医疗援疆的价值和意义。”李柯蓓说。

DSA介入手术室投用至今,李柯蓓累计开展了冠脉介入、心脏起搏、心脏电生理及射频消融等多项介入手术共计200多例,填补巩留县7项技术空白,大幅提升了巩留县的心血管疾病诊疗能力,心内科疾病外转率从10.6%降至1.3%。

巩留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蒲俊炜说:“李柯蓓有着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奋斗精神和敬业奉献的无私情怀,她扎根巩留、融入巩留、服务巩留,赢得了患者和全院干部职工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授人以渔”

培育“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

“一年来,在师傅的帮助下,我感到自己在技能操作、行医态度、临床经验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巩留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张楠,是李柯蓓3个徒弟之一。她是一名内科临床医生,以往受医疗技术、设备、专业技能等方面的限制,院内未开展心血管介入手术,便把精力放在疾病的药物治疗上,但是在临床中往往会遇到药物治疗效果差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张楠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通过3个月的跟班学习,目前她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介入手术的基础知识,如心脏起搏、冠脉介入手术术前准备,动静脉穿刺等,作为第一助手已开展30余台手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于巩留县人民医院目前仍处在医疗人才匮乏阶段,李柯蓓意识到,要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光靠传递前沿医学知识和开展技术帮扶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李柯蓓制定了师带徒培训计划,收科室内的张楠、刘丰、依利扎提3名医生当作徒弟,帮助他们确立阶段性的学习目标,在医疗技术水平、医疗科研意识、医疗教学能力等方面对他们进行全方位培养。

起初,有些人对开展心脏介入手术有些排斥,担心X射线会危害身体健康。针对这一情况,李柯蓓多次开展专题讲座科普,并在手术时进行示范带教,带领大家走出了盲区,免除后顾之忧,全心投入学习。在李柯蓓的带领下,张楠、刘丰、依利扎提不断解锁新技术,并获得巩留县医疗技能大赛一等奖,顺利通过副高级、中级职称评定等,让优质前沿的医疗技术在巩留县人民医院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今年,李柯蓓发起的《左束支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起搏依赖患者心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科研课题还入选了伊犁州科技计划项目,为当地医疗人才培养、深造搭建起新的平台。“接下来,我还准备在巩留县人民医院建设博士工作室,通过临床案例分析教学,开拓当地医务人员的视野,尽快提升他们的诊疗水平,为巩留培育一支‘带不走’的医疗人才队伍。”李柯蓓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基层送服务

守护群众健康“心”生活

“你的血压有些偏高,饮食要注意减少盐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还要多锻炼。”近日,李柯蓓带领张家港的援疆医疗专家来到巩留县吉尔格朗乡卫生院开展义诊活动,量血压、听心肺、看X光片,耐心询问病史,对疑难杂症患者进行初步筛查、诊断,并叮嘱他们合理膳食、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当地心血管疾病高发,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对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重视度不高。”为此,李柯蓓只要有空就走进巩留县较远的乡镇坐诊、义诊,科普健康生活知识,让居民在家门口也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一年来,她累计至巩留县各乡镇卫生院巡诊、义诊40余场次,服务基层百姓3000余人(次)。

今年,李柯蓓还推动实施巩留县“心电一张网”项目,通过巩留县人民医院与基层卫生机构的紧密合作,建立起全方位覆盖广泛、规范、高效的“胸痛急救网络”体系,真正做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诊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实现“让信息多跑路,让百姓少跑腿”,以一网之“通”,破解群众心痛之“痛”。

巩留县人民医院库尔德宁镇分院党支部书记刘光发说:“如今,在‘心电一张网’上,我们库尔德镇卫生院就能对心血管患者群众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走出手术室,为基层群众送去“心”服务,李柯蓓更走出巩留县,为周边县市送去新技术。

新源县一患者突发心动过缓、心脏骤停,病情危重,李柯蓓跨地救援,带领新源县人民医院医生共同对病患进行救助,为患者成功安装心脏起搏器;尼勒克县44岁的沙女士患上“III度房室传导阻滞”,李柯蓓与尼勒克县援疆医疗专家联手,用精湛的医疗技术让她重焕“心”生……据统计,李柯蓓先后十余次至尼勒克县、新源县、伊宁市、伊宁县进行跨地心血管介入救援手术,其中左束支起搏、心电生理及射频消融两项技术填补了尼勒克县域内的技术空白,腔内超声指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填补了新源县空白。

今年4月,在李柯蓓的推动下,巩留·尼勒克心血管病救治结对协作项目正式签约,两地援疆医疗专家将每月交叉开展带教查房、手术技术指导,建立危重病人接力会诊机制,并共同组织开展巡诊、义诊下基层活动,打破地域限制,让两地群众享受“安全、有效、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

“提升当地的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帮助更多患者早日康复,过上健康‘心’生活,这是我的援疆初心,更是作为一名医生的职责所在。”李柯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