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2月17日,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对侵犯中国领土的越南军队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16日全部撤回国内,完成作战任务。此后中越进行了长达10年的边境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年轻的将领,他们在日后都成为我军的中流砥柱。

然而对于一大批的开国将帅来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大多数都已经进入暮年,有的开国将帅已经逝世,但是仍然有11位开国将帅参加了这次战争,本文就跟大家一起再来了解一下这11位开国将帅。

1、徐向前元帅(时年78岁)

对于徐帅在战争年代的经历,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他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八路军129师的副师长、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一兵团司令。新中国成立后,徐帅以他杰出的贡献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向前元帅

徐帅原本就是比较低调的一个人,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大家对于他的了解也就不如战争年代那么多了,可是徐帅在自己的岗位上仍然为国奉献着自己。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徐帅除了是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以外,他还担任着国防部部长。这一年徐帅已经78岁,因为身体原因他不能去前线了,不过他是这场战争战略决策的总指挥,坐镇北京中枢指挥。

当时健在的元帅只有刘帅、徐帅、聂帅和叶帅,刘帅因身体原因已经处于休养状态了,单论军事指挥,徐帅是余下三帅里面能力最强的一个。所以这次战争的总指挥自然就落在徐帅身上了。1980年徐帅卸任国防部长一职,1988年,他为支持邓公,使干部年轻化的政策,主动辞去了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等职,199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2、许世友上将(时年73岁)

在我军的众多将领中,许世友将军是一个非常特别的人物,在战争年代他是一个非常传奇的将领,打仗很勇猛,多次担任敢死队队长。1948年的济南战役称得上是他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得意之作了,仅用8天就攻克济南,活捉国民党山东省主席王耀武。

新中国成立后,许世友从1955年担任南京军区司令员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许世友与广州军区司令员丁盛对调到广州担任广州军区司令员。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许世友以广州军区司令员的身份担任东线兵团总指挥。他指挥东线部队给予越军沉重的打击,撤退之前他还下令摧毁越军的一些重要设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许世友将军

1980年许世友升任中共中央军委常委,1982年被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副主任,1985年在南京逝世,享年79岁。在许世友将军的后事上,邓公签发了一张特殊的通行证:“许世友在六十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

3、杨得志上将(时年68岁)

杨得志将军也是我军一名优秀的战将,而且他取得的成就比许世友将军还高。在革命战争年代,杨得志将军从小兵做起,经过多年的征战,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已经是统率十几万大军的兵团司令。

新中国成立后,杨得志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后来接替邓华成为志愿军司令员,1955年被任命为济南军区司令员,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后担任武汉军区司令员,1979年1月调任昆明军区司令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将军2

当时中越双方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杨得志调任昆明军区不久战争就爆发后,将军担任西线兵团总指挥,指挥了云南方向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1980年杨得志将军上调中央,接替邓公担任总参谋长,中央军委常委。1987年杨得志卸任总参谋长,是迄今为止担任总参谋长时间最长的一位开国将领。1994年将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4、向仲华中将(时年68岁)

时任东线兵团政委

向仲华将军是湖南省溆浦县人,1927年16岁时就参加了革命,在以后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相继担任过红8军第4师政治部秘书长、红3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干事、《红色中华》报社社长、冀察晋野战军第6纵队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仲华

1977年9月,向仲华将军调任广州军区政委,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时他以广州军区政委的身份担任东线兵团政委,与司令员许世友将军一起指挥了广西境内的对越自卫反击战,1981年5月将军因患慢性重症肝炎医治无效,在广州病逝,终年70岁。

5、刘昌毅中将(时年65岁)

时任东线兵团副司令员

刘昌毅是湖北红安人,红四方面军出身的将领,战争年代担任过386旅侦察科科长、太行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决死第三纵队参谋长、中原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旅长,第二野战军三纵队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昌毅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他相继担任过北海舰队司令员,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兼北海舰队司令员,南京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79年以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担任东线兵团副司令员,协助许世友司令员指挥广西方向的对越作战。1999年将军在广州病逝,享年86岁。

6、刘志坚中将(时年67岁)

时任西线兵团政委

刘志坚将军也是我军一位久经沙场的虎将,他是湖南平江人,1930年参加红军,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相继担任过红三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129师政治部宣传部部长、晋冀鲁豫军区第二纵队副政治委员、二野第四兵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志坚将军

1975年,刘志坚将军调任昆明军区政委,之后他又相继担任昆明军区党委书记、昆明军区党委常委、昆明军区第一政治委员、党委第二书记等职,1979年2月,刘志坚将军担任西线兵团政委,与司令员杨得志一起指挥了云南境内的对越自卫反击战。自1980年起他又担任昆明军区党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党委书记等职,2006年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7、欧致富少将(时年64岁)

时任东线兵团北集团总指挥

欧致富少将是广西田阳人,1929年参加张云逸、邓小平领导的百色起义走上革命道路,当时他才14岁。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历经百战,逐渐成长为我军的一员战将,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欧致富将军以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身份担任东线兵团北集团总指挥,为巩固西南边防和捍卫祖国主权不受侵犯作出了贡献。1999年欧致富将军以84岁高龄去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致富将军

8、吴忠少将(时年58岁)

时任东线兵团南集团总指挥

吴忠将军四川苍溪人,1933年参加红军,当时才12岁,但他参加了之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他还入朝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担任共和国第一个机械师师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时年34岁,是共和国最年轻的开国将军。18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时,吴忠以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担任东线兵团南集团军总指挥,参与了对越作战,1990年吴忠将军在海南遭遇车祸,不幸逝世,享年69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忠将军

9、江燮元少将(时年64岁)

时任东线兵团东集团总指挥

江燮元将军是江西永新人,与众多的开国将帅一样,他也参加了各个时期的歌名战争,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以一斤辣饺子吓退日军,解放战争时期他是塔山阻击战主要的前线指挥官之一,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65年江燮元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此后十多年他一直在广州军区任职,1979年他以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担任东线兵团东集团总指挥,指挥对越作战,1990年将军在广州逝世,享年75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燮元

10、张海棠少将(时年67岁)

时任西线兵团副司令员

张海棠将军是江西清江人,1930年参加革命,参加了中央苏区四次反“围剿”斗争和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担任过团政治部副主任、纵队青年团政治委员、军分区政治部管理员、军分区独立大队政治委员等职,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团长、副师长、师政治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海棠将军

新中国成立后,张海棠相继担任过辽宁军区副司令员、辽宁省军区司令员、云南省军区司令员、昆明军区副司令员兼云南省军区司令员等职,1979年他以昆明军区副司令员的身份担任西线兵团副司令员,与司令员杨得志将军一起指挥了云南方向的对越自卫反击战。2004年在昆明逝世,享年92岁。

11、孙干卿少将(时年60岁)

时任西线兵团参谋长

孙干卿是山东淄博人,1937年参加革命,次年入伍,相比与上述所说的将帅们,他的资历要轻的多。1955年他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69年11月,调任广州军区参谋长,1974年参与组织指挥解放西沙群岛的战斗,1977年12月,他调任昆明军区参谋长,1979年以昆明军区参谋长的身份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作战。1984年7月,他参加了老山战斗,后离职休养。2019年1月5日,孙干卿因病医治无效,在南京逝世,享年100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干卿

小结:

上述11位参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开国将帅,当时年龄最大的是徐帅,已经是78岁高龄,最年轻的吴忠少将也已经58岁,大多数人都在60多岁。那么当真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在暮年仍然为国家的和平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在这里向这11位开国将帅致敬,也向那些牺牲的烈士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