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普及,指纹门锁随即走向千家万户,出门不用带钥匙看似方便,安全性却因“黑盒子”的冒出,冒出疑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个女人“毁了”整个指纹锁行业

当场刷开8家品牌商的智能锁,最快只用三秒钟,依托工具还仅仅只是比手机还要小的塑料小黑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小略微逊色,厚度却胜一筹,盒顶的一截铜线圈有大用,贴近智能锁后,它可以在锁体的不同位置游走,同时一下一下按下触发键,锁体里电机转动,智能锁很快打开。

没有费时费力,没有暴力拆锁,甚至用不着复杂高端的技术破解,众人被手握小黑盒的女人惊呆,面对好奇,她也没有藏着掖着,直言自己是一家智能锁公司的老板,挑在门博会上“宣战”,就是为了“整治”参差不齐的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门锁衍生在指纹解锁手机,主要方式分光学式、半导体、超声波三种,不同的识别方式,也有不同的限制。

光学是利用光线反射,指纹本身凹凸不平,光线照到指纹上就会发生反射,光接收器通过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绘制指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缺点也有,硬件上的活体识别无法做到,指模很容易将之破解,算法如果没有处理好,就很容易翻车。液体也会对其影响,湿手解锁成功率会下降。

超声波指纹识别原理上和光学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在,它所用的是超声波,声波不会受液体影响,湿手不再是阻碍,问题依旧存在,硬件上的活体识别依旧无法做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半导体指纹识别解决了顽固的活体识别问题,价格低、体积小、识别率的优点三重加成,成了被选中的主要原因。

设计很理想,实操数据却并不乐观,有消费者协会曾拿38把智能门锁做实验,每款门锁或多或少都有问题,安全风险均在一项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品牌门锁声称有“活体指纹解锁”技术,实际检测的不是指纹,而是体内的“流动血液”,有的号称可以防止假指纹克隆,实操一看,并不是这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缺点

价格贵是其一,不安全也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用户,购买智能锁的时候,价格不是唯一的考量因素,产品质量更是关键。

“小黑盒”事件中,有专业人员深究原理,即便不用小黑盒,只要是会产生电磁干扰的装备,都有可能会驱动电机。

对讲机面对一个拔去电源的门锁,只用一秒钟就能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智能锁的电机有两种启动方式,全自动智能锁是最容易打开的一种,只要认证通过,锁舌就会自动退回,门就会打开了。

半自动门锁至少还需要转动一下把守,麻烦的这一下,安全性也就更强一些,里面两根电机控制线,需要遇到一个高低电瓶差,才能释放开锁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黑盒”出手,即便找到特定位置,还要有运气成分,才有可能打开门锁。

危险性不只在全自动,摄像头也是危机重重。

智能锁上一般有三个探头,红外线探头用来不光,可见光用来让用户对准,最后一个摄像头用作拍照采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些不良商家以“假3D”骗人,危险性也再一次被提高。

最后一个原因,就在指纹锁故障频发,在某家消费投诉平台,投诉“智能锁”的记录高达三千,问题多发的两项,一在电子门锁故障困人,二在门锁异常开启防盗性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孩子误操作将门反锁、电池没电,全国范围内,因为电子锁故障困人引发的紧急救援呈上升趋势,检测工程师对锁舌出手,它是门锁的防盗核心,对门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防盗而已,若连这都不满足,安全隐患几乎是彻底埋下。

测试结果不尽如人意,国标规定的8毫米限值被超过,门锁防破坏报警功能的不合格问题也非常突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个缺点让智能门锁在一定程度上“跌下神坛”,建议消费者,挑选智能门锁时,不要一味刻意追求更多的开锁方式,方式越多,潜在的风险也就越大。

最好的选择,是去挑选具备应急开锁功能的智能门锁,厂家想要再度创收,甚至高度创收,就要在安全性方面下更大的努力,立足顾客的担忧,才能解决顾客的问题,疑惑点被照顾,出门不用带钥匙的吸引力,应是能让智能指纹锁再创佳绩,毕竟,科技进步,从来都是一桩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