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铿锵悲壮 慷慨激昂 生生不息 薪火相传

冯派辉光映河东

——蒲剧冯派艺术演唱会走笔

6月15日晚,白天的酷热刚刚消退,夏县卫夫人艺术中心内外就已人头攒动,剧场内座无虚席,过道上也有不少自带小马扎的戏迷。观众有来自我市盐湖、永济、新绛、万荣、临猗等县(市、区)的,还有来自临汾市的戏迷,共同为一台演唱会激情澎湃。由夏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夏县蒲剧团协办、蒲剧名旦张秀芳领衔的“师恩难忘 唱享经典”蒲剧冯派艺术演唱会在此拉开大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秀芳倾情演出

冯派艺术是由蒲剧名伶冯安荣创始的流派,其以“按、点、顿、拉、闪、放”的六字口诀为要,不仅扮相俊秀、表演细腻,而且嗓音纯正、吐字清晰,讲究喷口有力、字字入耳、声声入心。其风格铿锵悲壮、慷慨激昂,很好地继承了蒲剧传统演唱的精髓,也从吐字、发声、行腔、运气等方面提供了有益借鉴。

其传承的基本谱系为冯安荣创腔,宋荣庭授徒,朱秀英改革和传播,历经百年,传承四代。张秀芳是宋荣庭的弟子,后来,她在运城各团带徒传艺,培养了多名冯派弟子,活跃于蒲剧舞台之上,颇受观众喜爱。而朱秀英当年在临汾主办戏校,也教授了一批弟子,多供职于临汾各团,这样的传承使得冯派艺术在蒲坛开枝散叶。各位中青年艺术家又兼容并蓄,对冯派进行二度创造与创新,很好地继承和丰富了蒲剧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骂殿》

当晚,夏县蒲剧团的《醉美夏县戏韵长》首先闪亮登场,剧场热度骤然升温。紧接着,由临汾蒲剧院蒲剧团青年演员马亚茹带来的《三击掌》,声腔嘹亮、声震屋瓦,台下观众席先是鸦雀无声,再是掌声如雷。其后,闻喜县蒲剧团的青年演员张慧丽带来的冯派代表剧目之一《祭江》,情感细腻、扮相俊美,很好地展现了孙尚香在丈夫刘备逝后的悲痛与愤怒,感人心怀。由杨娟莹、张佩、闫国婷联袂演绎的《探窑》,声情并茂、动人心弦。而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一团的青年演员邵金蒙演唱的蒲剧现代戏《祥林嫂》,其情感饱满、叙事清晰,将一个悲苦无靠的山村妇女的悲剧命运演绎得惊心动魄,令人潸然泪下。炎热盛夏,因为演员的高超演技,人们感受到深冬的苦寒与冷寂,她的演唱赢得了台下热烈的掌声。

由10名戏迷献上的《清风亭》,字字血、声声泪,撼人心魄、扣人心弦,展示了河东戏迷票友不俗的演技。艺术的花朵要植根于群众土壤才能盛放,戏迷票友阵容庞大的演出增加了整场演出的厚度。

夏县蒲剧团的青年演员王苗带来的《四进士》,铿锵悲壮,响遏行云,让人体会到了“三日绕梁不绝于耳”的意境。而盐湖区蒲剧团郭荣演唱的《包公赔情》,将包公嫂嫂在儿子包勉被包公秉公执法处死后的不解、悲伤与绝望演绎得完整、深刻、动人心魄。

侯马市蒲剧团的青年演员卢芯茹演唱《三娘教子》,先娓娓道来前事,后慷慨悲壮痛陈对儿子的无私付出,“你左边尿湿右边换,将右边尿湿,娘抱在胸前,把娘的衣襟齐尿遍……三九天冻得娘团团打颤,你奴才见月明拍手喜欢”“纵然不是你亲生母,受辛苦抓养你一十三年”。河东观众耳熟能详的唱词唱段,卢芯茹演绎得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堪称完美。

临汾市蒲剧院小梅花蒲剧团崔宁宁演唱的《十告状》,将秦香莲在丈夫陈世美杀妻灭子、丧尽天良后的悲愤表现得感人肺腑,引起了台下观众的强烈共鸣。戏剧是高台教化的艺术,艺术家们对剧情的生动演绎,让传统文化的忠孝节义深入人心,代代相传。可以说,一场好戏是一堂人生大课,对世道人心的匡正与滋养,功莫大焉,善莫大焉。

来自翼城的青年演员解婵娟带来的《三击掌》声腔洪亮,气息饱满,很好地表达了相府千金王宝钏在彩楼飘彩选婿,不顾父亲的反对,选中平民子弟薛平贵后,从“尧王爷访贤,让帝位于苦出身的舜帝爷”讲起,阐释了“贫穷岂会扎下根,富贵不会千年春”的朴素道理。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的老师原晓蓉饰演《骂殿》中的贺太后,对小叔赵光义弑兄篡位的不义大胆揭露、怒加斥责,很好地塑造了贺太后虽然贵为太后,但在丧夫之后,孤儿寡母的凄凉、无奈和悲愤。作为一名蒲剧老师,原晓蓉的精彩表现令人眼前一亮。

压轴大戏是名旦张秀芳与夏县蒲剧团共同演绎的《百岁挂帅》。张秀芳作为冯派重要代表演员,多年中,她的《骂殿》《三击掌》《教子》《清风亭》《生命》等唱段深入人心,广受戏迷好评与喜爱。蒲剧艺术不断创新发展,张秀芳坚守传统唱腔的慷慨悲壮,在经典的传承与弘扬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晚,她带来的《百岁挂帅》将杨家将的满门忠烈、女将们的为国担当演绎得荡气回肠、感人肺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击掌》

出生于1957年的张秀芳今年已经67周岁,已在蒲坛从艺五十年。为了更好地传承冯派艺术,丰富蒲剧的艺术形态,留住蒲剧的经典精粹,她从一年前便着手筹划这台演唱会,联系两市多县的冯派弟子演出,遴选剧目,反复彩排,付出了巨大的心血。演出当天上午,她因为劳累身体不适,还在输着液,做着雾化。“当年,宋荣庭老师曾用两年多的时间,口对口、手把手教我学习冯派艺术的精髓。”张秀芳说,“可惜的是,他去世时,因为交通不便和通讯不够发达,我未能前去参加老师的葬礼。”几十年来,张秀芳总感觉欠老师一次感恩报答的机会,所以才筹办了这次演唱会。这期间,离不开夏县文化和旅游局和夏县蒲剧团的支持,离不开众多冯派传人和戏迷的关爱。正如“与辉同行”董宇辉在山西时所说,不要担心真心被辜负,被看到只是时间问题。从台下观众热烈的掌声与喝彩声可以知道,“师恩难忘 唱享经典”蒲剧冯派艺术演唱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当前,运城蒲坛小生、小旦戏与演员推陈出新,占比较大,而花脸、须生、正旦青衣戏与演员则显得不够活跃。冯派艺术演唱会的成功举办,让人们重新看到了青衣的魅力与影响。观众希望有更多这样传承蒲剧经典的演出,有更多的好演员走进观众视野,走进百姓心间,为蒲剧的传承发展、光大弘扬再谱华章,再写新篇。

(来源:运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