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劳动争议,在该起纠纷中徐某与长春市某工程项目管理公司签订了劳动合同。由于疫情原因,公司经营每况愈下,无法正常支付徐某工资。双方多次沟通,无法就劳动关系和经济补偿金等损失达成一致,经劳动仲裁后诉至法院。

南关法院受理此纠纷后,征得当事人同意,根据案件的性质与所涉企业属性将该案由诉讼服务中心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委派给南关区工商联进行诉前调解;南关区工商联通过平台受理该案后,调解员迅速对案件进行了充分的调查研究,查清了纠纷发生的来龙去脉,由于双方当事人争议较大,南关区工商联上报市工商联,市工商联派员参与、指导。经过两级工商联的耐心调解,从相关法律法规到当前经济形势,从劳动者对公司的付出到公司后续经营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经过多轮沟通,双方初步达成了调解协议。就在最终签署协议的关键环节,劳动者担心公司后续履行出问题,开始打起了退堂鼓,一时之间双方的调解陷入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解员迅速与法院沟通,“法院+工商联”两方同时向原告释明,经过法院司法确认的调解协议具有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效力,法院将为当事人权利的实现提供司法保障,最终双方握手言和,签署调解协议后,调解员当场指导当事人通过微信“多元解纷”小程序点击“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一键将案件数据推送回法院业务办案系统。南关法院立案庭速裁法官为双方当事人出具了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的民事裁定书。至此,案件在短时间内得到实质性化解。

为充分发挥工商联商会调解优势,南关法院和工商联共同打造“法院+工商联”联防联调模式,通过“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涉企纠纷绿色通道+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总对总诉调对接机制,推动了涉企纠纷咨询、调解、立案、司法确认等服务功能无缝衔接,持续探索“小事不出商会、大事不出行业”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新路径,将多元解纷的触角向基层延伸,推动调解组织下沉、调解服务下移。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多元化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推动构建诉源治理“抓前端”“治未病”工作新格局,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