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周清)6月14日-15日,由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主办,嘉兴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嘉兴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中心、浙江省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嘉兴大学)共同承办的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第四次联席会议在嘉兴大学召开,会议以“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暨思政课程高质量建设”为主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嘉兴大学党委副书记钱方明从办学历史、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指出,嘉兴大学作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大学,坚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依托教育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等平台,全面构建红船精神“五化”育人体系,着力打造“红船旁的大思政课”,让党史教育成为了学校立德树人的一张闪亮名片。他希望,学校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全国高校的交流合作,汇聚各方力量与集体智慧,协同推进党史研究和成果转化,全面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上海大学)、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发起人顾晓英表示,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在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的嘉兴大学举办第四次联席会议,共同研讨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推进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具有特别的意义。她希望,更多兄弟院校能够到联盟高校进行深入交流,发挥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这根“红色项链”的重要价值。

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炳林从党史研究与思政课程建设的视角出发,作题为“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思考”的主旨报告。山东理工大学教授付安玲从信息时代思政课的改革和学生需求出发,作题为“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的应然逻辑、现实困境与实践进路”的主旨报告。

高校党史研究、思政课程、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领域的专家以及全国高校党史类课程联盟学校的党史类课程建设专家,围绕会议主题,结合最新研究成果和课程建设成果进行研讨交流。

与会人员集体参观了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大学红船精神育人成果展示馆,并观看了嘉兴大学原创红色话剧《初心》。

全国党史类课程联盟于2021年6月由上海大学发起,上海大学、嘉兴大学、湖南大学、延安大学、井冈山大学、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等10所高校为首批联盟成员,目前联盟已经发展到24所高校。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22多所高校140余名专家学者、教师代表参加会议。

作者: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