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13日在长白山盛大启幕。

说它盛大,是规模够大。除了吉林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重点企业和各市(州)、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各县(市、区)负责同志,还有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有关部委领导,外国驻华使领馆、世界旅游组织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世界地质公园网络代表和其他省份的省领导及文旅部门负责同志,国内旅游组织代表,中国旅游集团、华侨城集团等国内知名旅游企业高管,国内知名旅游专家学者等应邀在70余个会场参会。

说它盛大,是影响够大。旅发大会上,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正式揭牌,标志着这座中国“东北屋脊”向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迈进一步。大会期间,《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与《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重磅发布,“一山一水一通道”的规划设计清晰勾勒出吉林文旅产业的筋骨。会议期间,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创新发展联盟宣告成立,39个重大文旅项目成功签约,签约总额达31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4日,吉林省旅游发展大会在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召开。省委书记景俊海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东亚地区办事处主任夏泽翰共同为长白山世界地质公园揭牌。

所以有央媒报道称,吉林省旅发大会吹响了建设旅游强省的集结号。

盛大启幕,收获颇丰,让人在意犹未尽的同时,不由得深思:旅发大会的热度怎样才能拉升吉林文旅产业的温度,一场盛大的旅发大会如何能持续释放“长尾效应”?

思考之一:跨区域整合联动,做大文旅产业格局。

旅发大会上,最受瞩目的当属三个规划的出台。《大长白山区域旅游发展规划》精准地将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吉林市、通化市、白山市、延边州五地的旅游业紧密串联成一片生机勃勃的旅游发展版图;《吉林省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旅游发展规划》紧紧围绕打造“国家边境1号风景道”“世界级旅游走廊”的总体目标,树立“长白秘境 吉线331”品牌形象,创新提出“以交通为脉络的旅游走廊生长模式”,重塑大通道“一道一廊”总体空间格局;《松花江流域(吉林省段)旅游发展规划(修编)》则提出构建“一核两极,一廊多节点”的松花江文旅产业发展新格局,以长春吉林为“核心”的松花江文旅驱动核、东部大长白山世界旅游目的地和西部松嫩鹤乡国家公园生态旅游的“发展极”,以松花江生态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实现交通、文化、产业、旅游、生态的“五带”同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G331国道珲春段。郎鹏 摄

细细品读,其背后实则是吉林在布一个“一山两湖三江四季”的旅游IP矩阵。“一山”,就是以长白山获评世界地质公园为新起点,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地标、生态地标、文化地标。“两湖”,就是擦亮查干湖、松花湖两个金字招牌,放大查干湖冰湖腾鱼、松花湖寒江雪柳等IP价值,增强市场号召力。“三江”,就是激活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承载的自然风韵、边境风光、民族风情,打造独具魅力的水上风景廊道。“四季”,就是做好春赏花夏避暑、秋观红叶冬玩雪的产品IP,打造凸显吉林资源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旅游全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G331国道珲春段。郎鹏 摄

吉林东中西三大板块特征鲜明、差异巨大、各具魅力,本身就决定着全省旅游产业的空间布局。东部群山巍巍、林海茫茫、虎啸龙吟,1400公里边境线风光秀丽、人文荟萃、风情浓郁,是全省冰雪游、边境游、民俗游的重点区域。中部沃野千里、江河蜿蜒、文脉厚重,繁华时尚的现代都市星罗棋布,恬静自然的乡村彰显关东风情,发展观光游、休闲游、乡村游优势突出。西部天高地广、草原辽阔、河湖互济,查干湖、向海、莫莫格鹤舞长空、渔牧兴旺,生态游、避暑游、亲子游条件得天独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G331国道沿途风光。长白县委宣传部供图

充分挖掘三大板块的各自突出特色,精准定位、科学布局、差异建设,构建全省联动、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大旅游空间格局,吉林大地,必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几年来,位于松原市的查干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筹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坚决做到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相得益彰。在今天的查干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在成为现实。本报记者 邹乃硕 张野 钱文波 石雷 摄

思考之二:升级城市综合功能,创新游客文旅体验。

“办一场会、兴一座城。”吉林将首届旅游发展大会的承办地落子长白山,既缘于当地的旅游资源优势,也有全省文旅整体谋篇布局的考量。

为承办好首届全省旅发大会,长白山保护开发区重点推进长白山高铁站配套设施工程(交通枢纽工程)、旅游集散中心提升、长白山一机游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开展镇区道路改造、园林绿化、亮化提升、线路施划、栈道修复、湖系清淤、街面整治等工作,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

新建设火山温泉部落二期、泰格岭山地运动公园(50公里森林徒步绿道)、“金代古街”体验式购物、长白天地酒店升级、长白山数字会客厅、恩都里休闲度假商旅社区、和润酒店群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集中体现长白山文旅项目盘活、演艺业态展示、休闲街区建设、智慧旅游场景、民宿集群建设、山地运动发展等成果。

在夏季旅游保障方面,“长白山一机游”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游客便捷度大幅提高。区内餐饮经营主体新增300余家,住宿床位新增1300余张,暑期高铁列次增至15对。

有关专家表示,从产业角度来看,旅发大会的举办是将旅游业作为调节产业结构的关键环节,可以有效推动餐饮业、酒店业、交通业等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承办地城市来说,当地基础设施完善及城市环境提质让其真正成为“主客共享”的宜居宜游之城。从文旅消费市场和游客体验角度来看,旅发大会集中推出一批创新精品旅游项目和产品,极大丰富文旅消费场景,也为游客带来了更多新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明小长假,长白山天气晴好,春雪烂漫。来自天南地北的游客相聚长白山,观天池、赏粉雪,呼吸清新的空气,探寻深山中的“秘境”,尽享惬意假期。李雨欣 本报记者 孙寰宇 摄

旅游作为一项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举办旅发大会也可以直接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全面发展。

当前,一条连接长白山与北京的重要通道——京白高铁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2025年国庆节前开通,届时两地的高铁车程将由目前的7小时压缩至4小时内。官方预计,长白山景区接待人数届时有望达到500万人次,全域旅游人数达到20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500亿元。当地的中期规划是,到2027年底,长白山力争实现景区接待人数1000万人次,全域旅游人数达到3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初步将长白山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思考之三:把好风景讲出好故事,把好故事做成好产品,把好产品做成好“赛道”。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旅游的灵魂。随着旅游消费升级,人们的旅游需求更加多样化、个性化,旅游不再只是“看山看水看风景”,而是日益向“观文品史、体验生活”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经三年打造,大型室内沉浸式文旅演艺IP《粉雪传奇》在长白山圆满完成首秀。钱文波 张野 摄

一项面向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发起的调查显示,选择旅行目的地时,超过七成的受访者看重旅游目的地的历史人文含量,如历史积淀、传统文化、风土人情等。从各地实践来看,只有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不“复制粘贴”、避免同质化,才能以有活力、有特色的文化产品激发文旅新动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经三年打造,大型室内沉浸式文旅演艺IP《粉雪传奇》在长白山圆满完成首秀。钱文波 张野 摄

可圈可点的是,旅发大会期间,全省首个大型室内沉浸式旅游演艺《粉雪传奇》迎来首秀。演出将长白山景观“移”到室内剧场,超梦幻的冰雪世界、超震撼的灯光音效设计、立体3D威亚、沉浸式戏剧表演令观众大饱眼福。《粉雪传奇》是我省在冰雪旅游文化驱动上破题,创新打造吉林冰雪文化IP的匠心之作、精品之作,是一个弘扬地域特色、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重要文化项目。剧目的推出,填补了我省大型旅游演艺的空白,因此有人说,《粉雪传奇》的精彩首秀,是向国内外游客递出了一张新的吉林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3日,经三年打造,大型室内沉浸式文旅演艺IP《粉雪传奇》在长白山圆满完成首秀。钱文波 张野 摄

吉林历史底蕴深厚,古老的渔猎文化、游牧文化、农耕文化,与现代的汽车文化、电影文化、生态文化交相辉映。推动文化与旅游融合,最关键的就是用文化丰富旅游内涵,用旅游兑现文化价值。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把承载吉林历史、彰显吉林底蕴、体现吉林特色的文化特质、文化内容、文化符号纳入旅游线路、融入景区景点,擦亮“古色长白”“红色抗战”“白色冰雪”“绿色山川”等特色文化品牌,把吉林的文化、科技、历史、人文、民俗与旅游融合成极具吸引力的奇思妙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吉林要振兴,旅游必先行。近几年,吉林步入上升期、快车道,旅游业功不可没。去年,全省接待国内游客3.14亿人次、增长17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5277亿元、增长242%,均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各个假期旅游市场人气火爆,保持高速增长,为一季度经济增速蝉联全国第1提供了重要助力。未来,吉林要率先实现新突破,潜力也在旅游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届中国·吉林松花江滑冰马拉松挑战赛暨2024年全国全民健身大拜年主会场活动雪谷市集里,红灯笼、氢气球、炊烟袅袅的小平房、穿着花棉袄的服务员,让这里的年味十足,吸引了来往游客打卡拍照。本报记者 石雷 摄

有学者认为,在当前新的文旅消费市场环境下,旅发大会可以成为精品旅游品牌的“孵化器”、优化营商环境的“加速器”、升级城市功能的“助推器”。而撬动大会承办地乃至一个区域的发展格局,推动招商引资、争资立项、城市提质、乡村振兴、民生改善、文明创建;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整体环境优化、产业融合发展、经济社会发展提速——这些,正是旅发大会的“长尾效应”所在,也是我们站在旅发大会精彩收官的新起点,需要持续做好的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

策划 | 于迅来

采写 | 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于迅来 潘锐 黄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