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店里的纸卖疯了,重金求购童子尿,非遗传承需要你。”

2018年的杭州富阳区,已经47岁的李文德正在费力的往墙上贴着“求尿启示”

很多人看到启示都是一脸茫然,这童子尿和造纸什么时候扯上关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李文德制作的纸张还就是需要童子尿,不仅如此,这种需要童子尿的造纸方法,已经被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这种纸又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书纸

一提到富阳,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富川山居图》这幅千古名画,这幅画描绘了富阳和桐庐一带的山水。

画面峰峦起伏、变化丰富、水平树静、意境深远,被誉为“画中之兰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富春山居图》用的纸正是富阳本地的富阳竹纸

富阳竹纸的制作技艺已经传承了千年,就连皇帝元日祭拜祖庙的时候都会用到这种纸,因此它也得名元书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李文德就是出生于富阳的一个造纸世家里。

李文德小的时候就开始跟着父亲学习造纸,由于造纸的时候需要长时间的接触高浓度的石灰,因此他的手经常会掉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这么多年的造纸的摧残,现在李文德的手上几乎长满了茧子。

李文德出生在富阳湖源乡的新二村,由于交通闭塞的原因,这个村子里的人几乎都靠造纸为生。

到了1990年,李文德正式接过了父母手里的交接棒,成为家里造纸作坊的主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过家族产业的李文德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了“阿德元书纸厂”,把小作坊变成了一个正式的工厂。

这时候的元书纸根本不愁销路,李文德需要做好的就是,严格把控纸张制作工序,确保纸张的质量。

但是到了2007年,受到当时经济危机的影响,元书纸的纸张价格暴跌,不仅如此,就连上门收购的商人也变少了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之前,一件元书纸(4800张)的价格是280元,但是受到影响之后的元书纸价格就只有一件120元,这价格连成本都不够。

被逼无奈的李文德只能自己出门寻找销路,李文德第一个选择的地方就是上海。

初到上海的李文德就像一个无头苍蝇一样,根本不知道怎么开拓市场,只能用最笨的办法,就是推着装满纸的小推车,来到寺庙等地大声的叫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显然,李文德这种方式根本没没有用,幸好在这个时候,李文德遇到了他的贵人。

李文德遇到的是一个文化馆退休的老干部,因为喜爱书法的原因,这位姓叶的老干部一眼就认出了这是元书纸

看着李文德满头大汗的样子,叶老师给李文德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卖给写字画画的老师和文房四宝店,也可以去一些文化博览会看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听到这番话的李文德仿佛是看到了指路明灯,接下来的时间里,李文德不断出入上海各大文房四宝店铺,凭借着过硬的纸张质量,很快就把带出来的元书纸卖的一干二净。

但是李文德知道仅仅是这样还不够,想要把元书纸发扬光大还得需要大力宣传。

为了达到宣传的目的,李文德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跑遍了全国各种文化博览会,因此结识了不少来自外国的商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市场扩大的原因,李文德的造纸厂在2009年变成了造纸公司

到了2014年,李文德又跟上了时代的变化,开起了网店销售自己的家的纸

一开始的时候,李文德的网店生意很一般,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人更加习惯网上购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信息来源:光明日报

非遗造纸术

因此,李文德店铺的生意也就越来越好,但是生意太好有时候也是一种烦恼,因为他造纸用到的“原材料”就要供不应求了。

这里的原材料其实指的就是童子尿,李文德采用的是流传下来的古法造纸,这种制作工艺一直都有淋尿这道工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李文德对于这道工序也是十分的不理解,他为此还专门取消这道工序造了一批纸。

等到造出来了才发现,没有淋尿工序的这批纸质量明显下降了,为了自家品牌的名声,李文德只能选择将这批纸销毁。

虽然说起来简单,但是元书纸的制作确实有很多工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到了小满的时候,就是李文德忙起来的时候,他需要在十几天的时间里,和工人们一起砍下来几十万斤的本地竹子,作为制作元书纸的原材料。

砍下来的竹子被截成两米左右的竹筒,然后就会把这些竹筒放到架子上,削去上面的青皮。

接下来就要把削皮的竹子放到石墩上反复捶打,直到打烂为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还需要经历十几道的工序,才能制作出一张合格的富阳竹纸。

其中的淋尿工艺就出现在发酵阶段,也就是李文德所说的“人尿发酵法”

而富阳竹纸的制作方法在2006年的时候,就被列入了国家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信息来源:富阳工会

也正因为这道淋尿的制作工艺,仅仅在2017年,李文德工厂就用掉了2000多斤童子尿。

然而李文德在之后时间里面临的问题不仅是原料,更多的还是找不到传人。

因为手工制作纸张又累挣的钱又不多的原因,年轻人根本不愿意跟着李文德学习纸张的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李文德的儿子,他也不愿意学习这门传承千年的技艺,但是李文德还是用帮帮忙借口,把儿子骗到了造纸工厂里。

为了打响元书纸的名气,李文德在2021年的时候筹建了一座元书纸文化展示馆,在2022年的时候又拓展了别的体验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传承的技艺,李文德还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不能一成不变的按照过去的方法制作元书纸。

因为当时的制纸工艺在某种程度上受限于当时的生产力,但是现在时代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李文德在反复研究了制造元书纸的工艺之后,终于在2022年成功研发出了一种疏水纸的制备方法,并且获得了专利。

在李文德看来,传承不仅仅是一成不变,还要根据自己的看法不断的推陈出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信息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结语

李文德用自己几十年的坚守,换来了富阳竹纸逐渐的发扬光大。

他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元书纸,也让制作纸张的方法又一次的传承下去。

而在他看来,元书纸就是富阳本地人代代相传的家业,是他们的情感和根。

他们需要做好的就是,把这些先辈们传下来的宝贵遗产,一代一代的传承下去。

参考信息来源:
1.光明日报:《杭州男子重金求购童子尿,只为打造一张纯正的纸》

2.富阳工会:《工匠风采丨杭州市级非遗传承人李文德:一张纸一辈子》

3.中国绿色时报:《李文德:富阳竹纸制作技艺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