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6日16日23时40分,韩江干流控制站三河坝水位站水位涨至警戒水位(42.00米),被编号为“韩江2024年第4号洪水”。韩江流域上游的17条河流一度发生超警以上洪水,其中汀江等7条河流超保;流经龙岩武平、梅州蕉岭的松源河、石窟河更是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最大洪水,水位/流量均超过1983年同样发生在6月16日的大洪水。随后,汀江和梅江汇合后,下游的韩江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洪水,可以说,广东东北部-东部地区刚刚经历了非常极端的洪水险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广东梅州遭遇特大暴雨大洪水

今年6月中旬,广东梅州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暴雨,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大洪水。这场暴雨从6月16日凌晨两三点开始,一连持续了20个小时,使得梅州平远县的降雨量达到了惊人的284毫米,位列当地历史第二,而梅州全市最大降雨量更是达到了375毫米。这样的大暴雨无疑给当地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也让人们开始关注,今年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气象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梅州此次洪水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这场持续时间特别长、强度特别大的暴雨。暴雨在短时间内倾泻而下,使得地面水流迅速汇集成山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每年夏季,西南季风携带大量的暖湿气流从印度洋和南海方向吹向我国。2024年的西南季风异常活跃,使得大量暖湿气流在梅州上空集聚,形成了极其丰富的降水。这种季风带来的暖湿气流犹如搬运工,不断向大气中输送水汽,为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热带高压是一个强大的天气系统,它像一位幕后导演,将大量水汽引入到华南地区上空。2024年6月中旬,副热带高压位置异常偏南,导致南海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广西广东福建一线汇集,形成了强烈的雨带,最终演变成了局部特大暴雨。这种天气现象不仅在广东梅州出现,在福建等其他地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今年是个水年?

梅州的地形特征也是导致洪水灾害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梅州位于山区,地形起伏大,河流流经的区域多为狭窄的河谷和平地。山区的县城和村镇基本都围绕山间平地而建,唯一排水的河道往往要穿过几座山,绕过几道弯才能排到江河干流里。这种地形特征使得暴雨产生的洪水迅速汇集,水位急剧上涨,形成山洪,破坏力极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暴雨带来的不仅仅是短时间内的洪水,它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农业生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了严重影响。洪水对当地的道路、桥梁、通讯和电力设施造成了严重破坏。由于洪水冲刷,很多道路被冲毁,桥梁倒塌,交通中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救援工作的进行。通讯和电力设施的受损,使得很多地区出现停电和通讯中断,增加了救援工作的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梅州,暴雨引发的洪水淹没了大量农田,导致农作物受损严重。暴雨引发的山洪不仅导致洪水灾害,还引发了多起地质灾害,如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这些地质灾害对沿河居民区和农田造成了严重威胁,很多房屋被毁,居民被迫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目前的气象数据和趋势分析,接下来的西南季风和副热带高压依然活跃,但随着副热带增强,一度偏南的雨带开始北抬,雨带东段开始北抬到湖南江西和江浙沪等省份,华南地区一段时间内仍可能出现强降雨天气,但暴雨大多集中在广西,广东福建遭遇严重洪水的地区雨势正明显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对梅州此次特大暴雨和洪水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多重气象因素和地形特征共同作用,导致了这场百年一遇的洪灾。首先是异常活跃的西南季风带来了大量暖湿气流,其次是副热带高压异常位置的作用,使得暖湿气流在华南地区汇集,形成了异常偏南的雨带。此外,梅州的地形特征也加剧了暴雨洪水的破坏力。面对极端天气,大家不仅要做好预防措施,更要提高对气象灾害的认知和应对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