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在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指导下,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片区分公司签署司法文书集约送达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重庆法院探索创新“法院+邮政”信息化集约送达新模式正式开启,法院法律文书送达工作驶入“信息化快车道”。

据悉,重庆三中院作为集约送达工作首批改革试点单位,坚持以数智赋能,用集约增效,主动与邮政公司开展合作。此次签署的框架协议核心内容主要为“3531”,即围绕民事、行政、执行案件3个领域司法文书送达工作,聚焦“邮寄送达、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电子面单改革试点”5个事项,探索全面推进目的地打印邮寄送达的邮路改造,逐步推进司法专递面单“在线生成、在线回传、在线归档”以及将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一并委托邮政公司完成的3个方式,最后实现“提升司法案件办理质量和效率”的1个目标。

重庆三中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新模式下,法院依托邮政数据服务能力、物流网络资源等优势,打破原有的“电话—邮寄—外出—公告”送达模式,让法律文书从自主送达、分散送达向集约高效送达转变。通过全流程网上操作、平台运转,减少中间环节的交寄、揽收、运输工作,将法律文书以最快的速度、最精准的定位送达当事人手中,其中使用电子签名签收的,送达及返单最快仅需1天,让更多当事人享受到“当日达、次日达”的高效司法服务,有力破解法院送达难问题。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