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3月27日,刚刚回国不到半个月时间的陈赓再次接到一封急电,要他火速返回朝鲜战场。

一路上,这位身经百战的共和国将军坐在列车的窗前,看着远处的风景不禁出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整个半岛的战斗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尚未散去的硝烟依旧在空中弥漫,远处残阳如血,将裸露着的战场洒上了一层凄美的暮色。

看着这番景象,再想到前线将士们为了保家卫国殊死战斗,陈赓不禁小声地呢喃了一句:“不知道这场战争什么时候才能结束,但只要美帝一天不放弃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边境安全,我们就绝对不能放松警惕”。

很快,他就来到了位于桧仓郡的一处废弃矿洞。

任谁也想不到,就是这个显得有些寒酸的矿洞,竟然就是指挥志愿军百万雄师的总司令部。

此时,时任志愿军司令员的彭老总早已等候多时,当他再次见到陈赓的那一刻,当即迎了上去颇为欣喜地说道:“陈赓同志,欢迎你回来”。

对于此次组织上的安排,陈赓的确有些摸不着头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毕竟自己在3月初的时候刚刚回国,现在屁股还没坐热,组织上竟然又急匆匆地让自己回朝鲜,陈赓自然是有些想不明白。

看出对方心中的疑惑,彭德怀这才解释道:“其实组织上着急让你回来,很大一部分是我的原因”。

闻听此言,陈赓更加疑惑了,微蹙着眉头看向对方,等待着接下来的话。

“我马上就要回国了,组织上和毛主席决定让我回去暂时主持中央军委的工作,朝鲜这边的事情自然要交给能力出众的人才放心,而你作为志愿军副司令员,自然是当仁不让的”。

听到这番解释,陈赓心中才释然,他也明白了毛主席和军委领导们的用心良苦。

虽然我军在朝鲜战场上占据着巨大的优势,但美军的实力依旧不容小觑。彭老总离开朝鲜,必然需要另选一名能镇得住场的人看好敌人的一举一动,而这个重任自然落到了陈赓的肩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只不过,在彭德怀临行之际,他曾意味深长地拍着陈赓的肩膀说道:“你现在虽然负责志愿军的全面工作,但依我看嘛……”

话还没说完,彭老总沉默了,他在思考如何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才能不打击这位老部下,但经过短暂的措词之后,他还是直截了当地说道:“依我看,你这个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是当不上的”。

彭老总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一番话呢?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又会发生一些怎样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呢?

1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毛主席对苏联展开了为期2个多月的国事访问。

这次苏联之行令这位伟大的领袖收获颇多,尤其是在参观完几家军工厂以及军校之后,斯大林说的那番话:“你们也应该创办一所军事工程技术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句话说到了毛主席的心坎之中,回国之后不久,他便安排刘伯承在南京创办了解放军军事学院,专门培养优秀的军事人才。

然而,当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包括毛主席在内的中央军委领导们猛然意识到,拥有绵长边境线的新中国、只靠培养军事人才是不行的,在新的局势下,还要不断研究先进的武器装备。

毕竟在朝鲜战场上,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联合国军”正是靠着武器装备的优势,给志愿军部队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于是,1952年3月18日,身为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和副总参谋长粟裕呈送了一份《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当即得到了毛主席的同意批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报告得到了批准,可究竟由谁牵头接手这项任务,成为了萦绕在众人脑海中的难题。

而最终,在毛主席的提议下,周恩来、朱德等人决定启用陈赓作为总负责人。

而戏剧性的是,就在不久之前,陈赓刚刚奉命赶赴朝鲜。

根据组织上最初的决议,是要将彭德怀召回国内主持军委日常工作的,而志愿军的前线指挥工作则交给陈赓。

可眼下人事任命工作出了新的转折,毛主席便决定提前向彭老总通通气。

正因如此,提前得知一些消息的彭德怀才会意味深长地陈赓说道:“你这个志愿军司令员的位置是当不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这番话,陈赓并不明白其中的深意,索性也并没有放在心上,转头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了春夏阵地巩固战以及与美军的谈判之中。

为了消耗敌人的有生力量、巩固现有的阵地防线,以达到迫使“联合国军”主动与我谈判的目的,陈赓呕心沥血、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建成了“以坑道工事为主体,与地面野战工事相互结合、互为支撑的坚固防御体系”。

1952年6月12日傍晚,陈赓正在前沿阵地勘探敌情,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呼喊声。

他循声望去,发现一个人影正快速奔来,等到靠近时才发现,对方正是时任志愿军参谋长的解方。

由于彼此之间都是老交情,陈赓也并没有客套,而是开着玩笑说道:“这不是解参谋长嘛,跑这么快干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身后跟了一队美国兵呢”。

谢方喘了几口粗气,顾不得回应这句玩笑,开门见山地说道:“志司刚刚收到北京发来的电报,要你赶快回国,所有工作交接给邓华副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不解组织此次召自己回国的目的,但陈赓也不敢耽搁,当天夜里便将所有工作交给了邓华,自己则于第二天一大早踏上了回国的火车。

2

经过几天的奔波,1952年6月20日,陈赓回到了北京。

由于情况紧急,他甚至顾不得回家和妻儿团聚,便迫不及待地奔赴丰泽园,前去找毛主席询问缘由。

当他驻足在丰泽园深处的菊香书屋门前时,先是整理了一番仪容,这才轻轻叩响了房门。

紧接着,屋内便传来了一个熟悉而又沉稳的声音:“门没有锁,请进吧”。

陈赓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便是毛主席和周总理坐在客厅内,显然两人正在交谈着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是陈赓风尘仆仆地赶到,毛主席当即掐灭了手中刚刚燃到一半的香烟,站起身快步走到他的面前,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陈大将军辛苦了,最近这段时间让你在中朝两地反复奔波,实在过意不去”。

听到毛主席如此诚恳体恤的话语,陈赓只觉得心中忽然有一股暖流涌过,当即感动得湿红了眼眶。

他深吸了几口气,努力平复好心绪之后开口问道:“主席、总理,这么急着把我找回来有什么事?”

然而,话音落下之后,毛主席却久未言语、只是笑而不答,半响之后一旁的周总理这才反问道:“你刚从朝鲜前线回来,而美军又是一个强敌,说说你和他们交手的感受吧”。

见周总理发问,陈赓也不藏着掖着,一语便将自己最直观的感受、同时也是当时志愿军最大的弱势说了出来。

“咱们的武器太落后了,飞机、坦克,甚至是火炮都比不上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陈赓直指要害,毛主席、周恩来相视一笑,满意地点了点头。

随即,毛主席便转身来到书桌旁,从堆积成山的文件抽出了一份,递到了陈赓的手中。

陈赓只是扫了一眼,便看到封面上的几个大字:《关于成立军事工程学院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