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重读经典-精神病理学的诗意与遐想读书会”系列活动 采访对象供图

16日,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中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与济心理在上海图书馆东馆联合主办了“重读经典-精神病理学的诗意与遐想读书会”系列活动。

国家医学中心脑健康研究院院长徐一峰教授介绍了本次讨论的焦点——《普通心理病理学》。这本书是雅斯贝尔斯在心理病理学领域的奠基之作,以将现象学引入心理病理学研究以及多元主义的方法论立场著称。雅斯贝尔斯在心理病理学方法论层面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开创性意义,重读这部经典有助于反思当下以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脑科学为主导的心理病理学研究中的还原论态度,为线上线下的嘉宾明确了为这本书开设一次读书会的重要意义。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晓白教授以“正常与异常心理的科学与哲学思考”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他首先以罗森汉恩实验为例子引出了精神病学所面临的困境。这个著名的实验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于1973年展开的对于美国精神疾病判别标准的检验,并在当年发表于《科学》杂志上,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对精神疾病诊断、鉴定标准的重要反思。这个实验展示了精神病学面临着一系列严峻且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如何判定正常与异常?

合理诊断的前提首先需要对正常与异常进行有效的界定与定义。李晓白首先列举了几条判定标准,包括统计学、社会文化价值观、主观的痛苦感觉、病理性标准等。疾病诊断和分类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即信度(可靠性)与效度(有效性)。目前的精神科诊断和分类(特别是DSM),满足了信度却失去了效度,因此,产生了一些重要的值得反思的课题,这些问题既与精神疾病的病因学研究相关,也与临床实践相关。在研究上,目前的分类体系无法为病因学研究提供科学基础;在临床实践上,条目化的标准诊断流程,使医生与患者的接触变得简单、机械,弱化了人与人的沟通与交流,按照雅斯贝尔斯的说法,医生失去了以现象学的方法对患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共情,即对患者整个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体验的直观把握。这令人不免担忧精神科学可能逐渐地走向一个“无心”的科学。

第二场主题演讲由《普通心理病理学》主译者、同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徐献军带来,题为“精神现象的哲学心理学解读”。演讲的内容包括对精神还原主义教条的反思、对知名人物的病迹学研究与对心理病理学学科范围的界定。这三点是徐献军阅读和翻译雅斯贝尔斯著作后进行的价值提炼。

徐献军教授首先讲道,雅斯贝尔斯对以脑为中心的还原主义的批判,与他对说明心理学与理解心理学的区分密切相关。雅思贝尔斯认为二者都只能是把握人类心理的一种方法,而不能将其中某一种绝对化,并排斥另一种。其次,徐献军讲到该书对于知名人物开展的病迹学研究,很有利于克服对精神疾病的“污名化”现象和过度的病耻感。病迹学研究揭示了精神疾病不仅仅是一种破坏,还有可能是对人脑神经构造的重组,因此精神疾病在某些条件下有可能是某种成就的条件,而且精神疾病揭示了人类存在中深远与基础的东西。遵循这一思路,人们会发现,精神疾病患者只是不同于健康者,但不是有罪的,更不应当遭受歧视与排挤。

最后,徐献军认为,雅斯贝尔斯将心理病理学界定为一个伞形概念,因而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学科。精神病学、心理学、躯体医学与哲学,都与心理病理学有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精神病学追求的是治疗疾病的具体方法,而心理病理学追求的是真理;心理学探索的是正常的心理过程,而心理病理学探索的是异常的心理过程;躯体医学的对象是躯体过程,而心理病理的对象是患者实际意识到的心灵过程;哲学与心理病理学的关系虽然相对较远,但哲学中的方法论思考对心理病理学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即可以让心理病理学家避免错误的哲学思想。

两场精彩的主题演讲结束之后,读书会进入自由讨论环节。四位参会专家共同就相关的话题展开讨论,并回答了观众的问题。

新民晚报记者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