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中部度假胜地布尔根施托克召开了首届乌克兰和平峰会。此次峰会是在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倡议下发起的,主要目的在于“在国际法和《联合国宪章》的基础上为乌克兰实现全面、公正和持久的和平”。瑞士和平峰会有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约100个代表团出席,其中包括57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29位部长,6位特使,以及8个国际组织和宗教组织领导人。从表面上看,促进俄乌和平进程似乎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愿望,但从各方的表现来看,高调举行的和平峰会并无助于俄乌问题的解决,无论是俄乌双方,还是乌克兰背后的北约对于推动和平到来都缺乏足够的诚意。

当前,俄乌冲突已两年有半,双方反复拉锯皆无法完全打破战场僵局,俄乌双方在消耗战中皆已显露出疲态,但和平的曙光不仅迟迟无法到来,各方的举动都是在火上浇油,让和平渐行渐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5月20日,乌克兰沃夫昌斯克,突击旅的士兵守卫着前线。视觉中国 资料图

俄乌两方皆欲以武求和,战事愈演愈烈

俄乌之间的和平能否实现,首先即在于战场局势的发展,双方在战场上所取得的战果是开展和平谈判最直接的筹码。从俄乌冲突爆发至今,双方都寄希望于通过武力战胜对方来实现最终的和平:一方面,乌克兰在利用西方提供的先进军事装备积极防御的同时,多次试图在哈尔科夫、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等战线发动大规模反攻,以期重创俄军并重夺失去的领土;另一方面,俄军总体上仍占据着一定的力量优势,因此俄罗斯并不愿意放弃完全夺取乌东四州乃至乌克兰全境的目标,在不断加强顿涅茨克、卢甘茨克、扎波罗热等战线攻势的同时,于2024年5月10日前后再度开辟哈尔科夫战线,试图打破当前的战场僵局。

俄军新一轮哈尔科夫战役打响后,在十天之内迅速取得了大量战果。但随着乌军从罗卜季涅、恰索夫亚尔前线调遣的第82空军突击旅、第42机械化旅等精锐部队陆续赶往哈尔科夫前线并部署到位,俄军在哈尔科夫战线的高歌猛进迅速被按下了暂停键。5月23日至28日,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启动对俄军的反攻。在沃尔昌斯克,5月23日乌军发起渡河攻势,建立滩头阵地后夺取沃西恰河以北的部分城区,但很快俄军就对渡河乌军发起反击,双方在沃尔昌斯克北部城区内进行了激烈的巷战;在沃尔昌斯克侧翼,乌军也对斯塔里齐亚及伊兹比齐克的俄军阵地发起反攻;在利普齐方向,俄军前锋部队不敌乌军猛烈攻势只得后撤至卢基扬齐构筑防御阵地。俄军发起的哈尔科夫攻势陷入了僵局。

为了打破哈尔科夫战线的僵局,6月9日,集结在库尔斯克的俄军部队对乌克兰苏梅州发起攻势。在苏梅一线,俄乌双方都还尚未投入主力部队,苏梅战线对哈尔科夫战役的影响还有待日后进一步观察。

值得注意的是,俄军的调虎离山、声东击西之计开始逐渐奏效。俄军在卢甘茨克、顿涅茨克以及扎波罗热等地的攻势自哈尔科夫战役打响后进一步取得较大进展。整体而言,俄军在乌东地区的进攻势头正在日益强化。

从目前的战场局势来看,俄乌双方都没有停战的意愿。西方国家源源不断地为乌克兰提供先进军援支撑着泽连斯基彻底打败俄军的决心,并促使乌军两度冒险发动全面反攻;而俄罗斯完全不甘于放弃以巨大代价而取得的战场成功,为了维持前线的力量优势,俄罗斯也在不断升级全国动员,一百多万名青壮年男性被征召入伍,全国军工企业昼夜赶工,大当量的航空制导炸弹、集束炸弹等威力巨大的武器被越来越多的投入战场。双方都试图在以武力战胜对手的情况下逼迫对方妥协达成和平,最终只能使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变得愈发残酷。俄乌战争进一步向白热化发展,即是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召开的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地时间2024年6月16日,瑞士卢塞恩近郊,乌克兰和平峰会第二日,与会成员出席会议。澎湃影像 图

博弈步步升级,各方推进和平毫无诚意

对于俄乌之间胶着的战场局势,美国及其盟友国家不断地向乌克兰输送大量先进军援。而乌克兰也在美国的默许下,频繁使用海马斯火箭弹、先进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同时也不断地呼吁北约国家直接参战。与此同时,北约也更加紧了东扩步伐。2023年4月4日及2024年3月7日,芬兰、瑞士先后加入北约,同时乌克兰与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在内的多个北约成员国先后签署了双边安全协议。面对北约的步步紧逼,俄罗斯在2024年启动为期三个阶段的非战略核力量演习。6月12日至17日,俄军四艘舰艇抵达哈瓦那对古巴进行访问,并在加勒比海地区举行空中及海上协调演习。俄乌冲突存在被一步步被卷入更大规模国际地缘政治博弈的风险。

此次瑞士和平峰会之前,在意大利南部城市普利亚举行的七国集团(G7)领导人峰会上,G7就对乌克兰问题作出了集体表态。在6月14日发表的联合公报中,声明G7将继续支持乌克兰,并要求俄罗斯向乌克兰赔偿超过4860亿美元的损失,G7领导人当天一致同意,以俄罗斯被冻结超过2600亿美元资产所产生收益作为抵押,再向乌克兰提供500亿美元的贷款。同时,在6月13日,乌克兰同美国签署了双边安全协议,至此乌克兰已同全部的G7成员国签订了类似的安全协议。G7峰会展现出的是西方阵营并不愿意在当前条件下推动俄乌之间实现停火。

在紧接着G7峰会之后举行的瑞士乌克兰和平峰会上,与会各国讨论的议题皆不触及和平的实质,乌克兰同与会各国草拟的文件上所提出的倡议只涉及核设施安全问题、粮食安全问题以及人道主义救援三点,在领土、撤军、停火以及俄乌两国政治利益诉求等根本性问题上,与会各国或只字不提或一边倒式地声讨俄罗斯,这对于从根本上实现和平而言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这么干,和平永远只是停留在西方各国的“口头”之上。

在瑞士和平峰会即将召开之际,俄罗斯总统普京也曾表态愿意同乌克兰进行和谈,但前提条件是乌军必须撤出卢甘茨克、顿涅茨克、赫尔松以及扎波罗热四州,同时强调乌克兰的中立不结盟、无核地位、非军事化和去纳粹化是俄罗斯必须坚持的立场原则。而泽连斯基则一直强硬地坚持曾提出的“十项计划”,要求恢复1991年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边界,俄罗斯归还乌东四州及克里米亚半岛,乌克兰甚至还要求俄罗斯必须做出战争赔偿,甚至审判普京。俄乌两国所提出的“和平条件”显然都是有损对方根本政治利益的。

在利益之外,诚心与诚意同样也是影响着外交的重要因素。俄乌之间之所以迟迟无法达成有效的和平协议,即在于博弈各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以及表现出的行动均没有展现出足够的诚意。俄罗斯提出的和平谈判条件无疑是对乌克兰主权的严重损害;而乌克兰也在西方的支持下,在没有充分评估自身力量的情况下对完全战胜俄罗斯心存幻想,同时还通过打击俄罗斯本土目标来不断试探俄罗斯的红线;美国及其盟友通过对俄罗斯的战略围堵,也将俄乌冲突推入到了更大的国际地缘政治博弈当中。这样,实现俄乌之间的和平在各方的博弈当中,成为了一道无解之题。

(李书齐,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