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六月,杏黄麦熟,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6月15日,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精心组织了一场“节气逛乡村•幸福等着您”体验活动。活动引导市民走进昌平区的山水田园之中,深入体验农耕文化精髓,领略农业科技新成果,共同促进乡村休闲消费新场景的繁荣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站,市民们抵达了风光旖旎的北京龙潭湾生态农业基地。该基地位于响潭水库上游,背依药材峪景区,紧邻居庸关长城,是一块被山泉滋润的沃土。这里,群山环抱,清泉潺潺,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风光图。园区内的有机果树,得益于原生态山泉水的滋养,生长得格外茂盛。2000多棵樱桃、桃、油桃、国光苹果、大白杏、李子等果树,不仅为市民们提供了亲手采摘的乐趣,更带来了味觉上的极致享受。这里的果实,因为山里昼夜温差大,结出的果子甜度高,口感纯正,让人回味无穷。

市民们在这里不仅能够体验到亲手采摘的田园之乐,更能感受到龙潭湾基地对于生态保护和绿色农业的坚持。走进龙潭湾,就是走进了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画卷,让人在品尝甜美果实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原生态的宁静与和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果园里,浅黄的香白杏挂满枝头,市民们在果农的引导下,开始了亲手采摘的愉悦体验。阳光穿透树梢,洒在果实上,每一颗都闪烁着诱人的光泽。香白杏,以其独特的香气和甜美的滋味而闻名,是夏日里的一抹清新。品尝一口,那清甜的果汁在口中迸发,让人仿佛与这片丰饶的土地缔结了不解之缘。香白杏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午后时光,市民们踏入了昌平区南口镇羊台子村史馆,这里珍藏着村庄世代的记忆与故事。羊台子村,一个坐落在自然怀抱中的古老村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史馆内,每一件展品都是对村庄历史的一次深情回望,每一幅图片都讲述着村庄的过往,让人沉浸在乡村文化的深厚底蕴之中。紧接着,大家参观了佛岩寺遗址,这里曾是金代的佛教圣地,由上寺和下寺组成,建筑年代悠久,规模宏大。尽管历经沧桑,两寺已不复存在,但遗址中的石壁和摩崖石刻依然让人肃然起敬,仿佛在向世人低语着历史的变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后,市民们来到了坐落于南口镇红泥沟村的圣泉农业专业合作社。这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农业园区,以其独特的“红泥+”农业模式而闻名。自2014成立以来,合作社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服务农民增收和市民生活为目标,以休闲创意农业为主题,着力发展盆栽蔬菜、阳台农业、休闲采摘等多元化农业项目。合作社利用当地特有的红色土壤,培育出多种富铁蔬果,如草莓、葡萄、樱桃等,并将红泥文化融入其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

此外,市民们在合作社还体验了采摘玉木耳、黄瓜、西红柿等活动。玉木耳,以其肉质厚、口感脆嫩和高营养价值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走进玉木耳的培养区,一排排玉木耳如同小小的耳朵挂在培养架上,市民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如何正确采摘这些珍贵的食用菌。随后,市民们来到了黄瓜和西红柿的种植区进行采摘。阳光透过塑料大棚,洒在市民们满足的笑脸上,大家互相交流着采摘的技巧和烹饪的心得。

随着夕阳的余晖洒满归途,市民们满载着收获与回忆,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一天,他们不仅见证了现代都市农业的繁荣,更在农耕文化的熏陶下,感受到了乡村独有的魅力。

本次活动不仅让市民有机会亲近自然、体验昌平区深厚的农耕文化,还成功地为塑造京郊乡村的新主题形象IP,注入了活力。通过挖掘和展示乡村的独特资源,进一步培育了乡村休闲的新场景,为激发京郊地区的消费潜力和推动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供稿:北京市农业农村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