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前,联合国通过美国提出的巴以停火计划协议,并呼吁哈马斯和以色列作出回应后,马士基、赫伯罗特,以及台湾货柜三雄、HMM等班轮巨头的股价皆遭受重挫。就在大家担忧危机解除后舱位过剩和运价急剧下跌之际,马士基发布公告,宣布上调亚欧航线的FAK费率,最高涨至9400美元/FEU(40英尺标准集装箱),这一调整将于7月1日正式生效。而达飞、赫伯罗特等行业内的龙头后续都有运价调涨的计划,运价还要涨!

自去年11月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对途径红海的船只发起袭击,导致各大航运公司不得不绕行非洲好望角,这一举措极大地推高了航运成本,运价随之一路飙升。但巴以停火协议的通过却并未给运价来带来影响。

有航运公司高管表示,即使巴以冲突实现停火可能结束也门胡塞武装对船只的袭击的威胁,但航运公司不太可能迅速恢复红海的航线。

该高管强调:“我们都期待巴以冲突停火,但期望船东冒险让船员穿越红海或亚丁湾,这无疑过于乐观。”他进一步表示,没有确凿的证据显示也门胡塞武装会在巴以停火后停止对船只的袭击。

赫伯罗特发言人也表示,即使哈马斯和以色列现在达成停火协议,该公司也不认为航运业能够很快恢复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航行。即使苏伊士运河再次开放通航,也需要至少四到六周的时间来重新安排时间表并恢复正常运营。

尽管美联储在通胀方面获得了利好消息,但海运运价的上涨又成为全球供应链的一个新的担忧来源,有预测警告运费可能达到2万美元,甚至触及疫情时期的3万美元高峰,并将持续到2025年。

Sea-Intelligence估计,如果每海里的运费达到疫情期间的水平,从上海到鹿特丹的即期运费将达到每18900美元/FEU,从上海到热那亚的即期运费将达到每21600美元/FEU,从鹿特丹到上海的回程运费也有可能达到21200美元/FEU。

“只要有足够多的托运人愿意支付价格,即期运费就会继续上涨,”Sea-Intelligence首席执行官Alan Murphy说。“这意味着,即期运费有可能超过疫情期间的水平。在跨太平洋航线(亚洲到美国西海岸/东海岸)上,最高即期运费或将达到疫情期间的30000美元。”

今年货运量的强劲增长令市场感到意外,但旺季货运量激增可能会给已经因船舶运力和集装箱设备短缺而过度紧张的市场带来进一步的打击。

红海危机的影响并没有因巴以停火协议的通过而减弱,而目前区域港口拥堵以及各大商家的恐慌性备货给新一轮运费上涨提供了动力。

在鹿特丹举行的TOC欧洲2024会议上,Xeneta首席分析师Peter Sand发出警告,即期运费将进一步上涨。他表示,红海危机和区域港口拥堵问题持续对集装箱贸易构成挑战,同时迫在眉睫的关税战威胁也导致需求激增。

据集装箱航运市场情报公司Linerlytica称,截至6月16日,日益严重的港口拥堵已导致约240万标准箱的船舶在港外等泊,占全球船队总运力的近8.2%。

DHL全球货运在最近给客户的一份报告中警告称, 中国和东南亚主要港口的拥堵情况仍在持续。新加坡已经拥堵数周,船只平均要等待七天才能进港。DHL表示,中国所有主要港口地区的等待时间也有所增加,上海和青岛的延误时间最长。

此外,集装箱航运市场情报公司Linerlytica预计,受季节性需求影响,集装箱市场的紧张局面预计至少还会持续3个月,每月集装箱货运量可能再增长5%至10%,根据对过去15年美国港口货运量的分析,季节性需求在8月达到历史峰值。而国际码头工人协会(ILA)与美国海事联盟(USMX)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或将助推跨太平洋航线的运费进一步上涨。

徳路里数据显示,截至6月13日,世界集装箱指数(WCI)上涨2%至4801美元/FEU,与2022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02%,并且比2019年疫情前1420美元/FEU的平均水平高出238%。上海集装箱运费指数在截至6月14日的一周内也上涨了194美元,达到3379美元/TEU,自3月底以来几乎翻倍。同样,波罗的海全球指数(Freightos Baltic Global Index,FBX)达到了4128美元/FEU,自4月底以来上涨了70%,是圣诞节前的三倍。

港口圈(ID:gangkouquan)认为,红海危机的持续影响、区域港口拥堵情况加剧以及各大港口爆发罢工潮都将助推新一轮运费的上涨,而欧洲在今年下半年将举办欧洲杯、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也将推动欧洲航线的货运需求,德路里表示,由于旺季提前到来,预计运费将继续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