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战役之后,蒋介石的嫡系基本上被消灭掉了,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系部队也在随后的渡江战役、衡宝会战等战役中被歼灭。大量的国民党部队被歼灭或投诚或起义,最终逃到台湾的国民党官兵有60余万人,而16个成建制的军逃到的台湾的人数有45万人,这16个军的军长在台湾也过上了各自不同的生活。

1、第4军军长薛仲述

第4军是从海南撤退到台湾的部队,第四军的军长薛仲述,或许好多人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但是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大哥——薛岳,薛岳字伯陵,薛仲述是老二,他们还有两个弟弟老三薛叔达和老四薛季良。

薛仲述,黄埔五期步兵科毕业,当时薛岳已经是师长,他希望二弟薛仲述能够在空军发展,可是薛岳是张发奎一派,而当时的空军被另一派陈济棠所把持,所以薛仲述的空军生涯也没能如愿,只得回到薛岳的第四军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家兄弟

此后,薛仲述在第四军先后担任特务团连长、营长、补充团副团长、团长、九十师政治部主任、参谋长、师长,第九战区直属特务旅少将旅长等职。薛家三个弟弟都被薛岳保护得很好,即使是在抗战时期,他们仨也被薛岳安排在后方,避免他们直接参战。

解放战争时期,薛岳因“剿共不力”被免除徐州绥署主任一职,他的两个弟弟也被免职,仅有薛仲述还在军中,可是他的军事能力也不咋滴,在盐南一战,薛仲述所在的部队全军覆没,仅有他一人逃脱。

1949年6月,薛岳被重新启用担任海南岛守备司令,薛岳假公济私了一把,把他的三个弟弟都安排在了第四军,薛仲述、薛叔达和薛季良分别担任第四军军长、副军长、参谋长兼师长。因此第四军也被戏称为“薛家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薛岳

解放军攻打海南岛时,薛仲述无心恋战,便带着第四军逃到了台湾,由于作战失利,薛岳和两个弟弟被免除职务,仍是只有薛仲述在部队,之后他的第四军被缩编为第四师,薛本人担任师长,两年后他又被提升为第五军军长,最后在三军联大战术系主任的职位上结束了戎马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薛家四兄弟都很长寿,老大薛岳活了103岁,老二薛仲述活了91岁,老三薛叔达活了89岁,而老四薛季良更加长寿,到2018年才去世,享年107岁。

2、第5军军长沈向奎

第5军是从福建逃往台湾的部队。第5军军长沈向奎是福建诏安人,黄埔四期毕业,毕业后从排长做起,到1949年已经做到军长的职位。抗战时期沈向奎参加过卢沟桥战役、忻口会战、中原会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沈向奎被调往东北,先后担任整编第十师第八十三旅旅长、新编第八军军长等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向奎

辽沈战役时,沈向奎硬是从东北逃了出来,率军从葫芦岛逃到了福建,在福建他依然受到重用,任121军军长。第5军重建后,沈向奎担任该军军长,之后沈向奎先后担任金门防卫司令部副司令官、福建省政府”委员及福建省“反共救国军”副总指挥、“国防部”联合作战研究委员会中将委员等职。1972年沈向奎在台湾逝世,终年67岁。

3、18军军长高魁元

国军18军在淮海战场上被解放军全歼,之后胡琏重建十二兵团,把原来18军的老人都拉过来了,高魁元升任18军军长。

高魁元,山东枣庄人,黄埔四期毕业,毕业后先是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独立宪兵团担任排长,后来逐渐升任营长、团长、师长、军长等职。抗战时期高魁元参加了淞沪会战、昆仑关战役及湘西会战等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曾担任118师师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魁元

18军重建后,高魁元担任该军军长,之后驻守金门,成功击退了解放军。国民党退守台湾后,高魁元得到了重用,先后被任命为台北防卫区副司令、军长、陆军副总司令、陆军总司令等职,1967年任“总参谋长”并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

1973年,高魁元准备退役时被蒋经国挽留,担任“国防部部长”,又干了7年。2012年高魁元在台北逝世,享年105岁。

4、19军军长刘云瀚

刘云瀚,江西大庾人,黄埔七期毕业,后来被分配到陈诚的门下,之后刘云瀚便长期在18军中任职。抗战时期,刘云瀚跟随18军参加了对日军的历次作战,到抗战结束时刘云瀚已经是中将军长,1943年鄂西会战时率部歼敌2000余人,获得“青天白日勋章”一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云瀚

解放战争时期,刘云瀚担任86军军长,解放天津时,86军被歼灭,刘云瀚本人也被俘,后来经过谈判,刘云瀚被放回。1949年8月,从淮海战场逃出来的18军残部及第十军第十八师一部组建为19军,刘云瀚任19军长。

逃往台湾后,刘云瀚历任工兵署署长、陆军大学工兵学校校长、“国防部”中将办公室主任等职,1961年提前退役,1981年病逝,终年70岁。

5、23军军长刘仲荻

刘仲荻,江西龙南县人,北伐战争时开始在军事上崭露头角,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担任军事教官。1949年4月刘仲荻被紧急任命为23军军长,按他的资历其实是不够的,但是他的前任军长李志鹏不争气,虽然这个人是一个打仗的能手,可是扩军不在行,自打23军成立以来,他半年都没能把该军人数扩充到实际人数的一半,所以就换成了刘仲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仲荻

刘仲荻上任后,虽然人数招够了,但是武器又不够,所以刘仲荻又抢了两个保安团的军火库,也算是一个人才。逃到台湾后,刘仲荻于1954年7月在台湾南部防守区中将副司令官的岗位退出了现役,1960年在台北病逝,终年54岁。

6、32军军长李玉堂

李玉堂,山东广饶人,黄埔一期毕业,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革命军陆军一师二团任见习官。抗战爆发后,李玉堂担任第八军军长,三次长沙会战,李玉堂率部给予日军沉重的打击,所部被授予“泰山军”的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玉堂

此后,李玉堂先后担任第二十七集团军副总司令、总司令、第十绥靖区司令官、海南防卫副总司令、第一路军司令官兼三十二军军长等职。驻守海南岛时,中共通过关系打算策反李玉堂,可是后来交通中断,李玉堂还没得到中共最新的指示,解放军便解放了海南岛,李玉堂率部退到了台湾。到台湾后李玉堂被叛徒出卖,于1951年被国民党当局杀害,时年52岁。

198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李玉堂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7、50军军长胡家骥

胡家骥,湖南湘乡人,黄埔五期毕业,此人打仗勇敢,是出了名的打仗不要命。淞沪会战时胡家骥率部攻打被日军占据的汇山码头,身中五枪,五枪都没能伤及要害。1944年攻打龙陵时,胡家骥带领一个加强团打冲锋,经过四小时的激战占领了东老坡主峰,此战他又负伤,战后被记首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胡家骥

解放战争时,胡家骥的88师被调往东北,由新六军军长廖耀湘指挥,廖耀湘是黄埔六期,胡家骥是黄埔五期,胡家骥受不了被学弟指挥,两人在一起合不来,于是胡家骥被杜聿明调到沈阳担任沈阳防务警备司令。

沈阳被解放后,胡家骥被任命为50军军长,但是他却不受50军上下欢迎,因此他也指挥不动50军,所以后来他干脆离开50军避居香港,平淡的度过余生,1996年在香港九龙去世,享年90岁。

8、52军军长刘玉章

刘玉章,陕西兴平人,黄埔四期毕业,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累功升任至副团长。1933年率部参加了古北口抗战,抗战时期升到师长。内战开始后,刘玉章被调到东北参加内战,辽沈战役时,刘玉章率领52军从战场上逃脱,成为唯一突围的国民革命军主力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玉章

1949年上海战役时,刘玉章给进攻的解放军部队以沉重的打击,率领52军再次逃到舟山,后奉命撤往台湾。

到台湾后,刘玉章先后担任台湾防守区司令、金门防卫司令官、陆军副总司令等职,1960年晋升为陆军二级上将,1981年在台北病逝,终年78岁。

(本文先介绍这8位军长,剩下的8位军长在下一篇文章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