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没料到,自己花3万元请来的高级月嫂,竟在夜深人静时对刚出生15天的婴儿动手,这一幕被监控拍下。

提前近5个月花3万元

通过58同城找来高级月嫂

这名女子叫汤紫瑄(化名),目前居住在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某小区。

她介绍称,今年4月下旬是她的预产期,此前的2023年12月初,她便在五八同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58同城)网上的直营店里开始寻找月嫂,后来该平台给她推荐了几位,经视频面试和查看相关证件等后,其中一位姓李的月嫂引起她的注意。

汤紫瑄说,月嫂李某今年48岁,四川简阳人,“2020年4月,中国商业联合会给她颁发的一份岗位技能培训证书显示,她通过了岗位专项能力提升培训项目母婴护理师精英课程的培训和考核,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她同时还有营养配餐师(月子餐)的岗位技能培训证书,并通过了催乳师高级课程和产后恢复师高级课程的培训和考核。”汤紫瑄说,“李某曾在2023年3月拿到了早期教育指导师高级证书。”

汤紫瑄介绍说,当时58同城还告诉她说,李某具有10年经验,曾在知名机构上班4个月,照护了5个宝宝,其中有一对双胞胎女宝宝,2013年5月至今做月嫂照护了60多个宝宝,其中有9对双胞胎,她的特长是“母婴护理,带大小宝宝,辅食,早教等。”

随后,汤紫瑄一家选择了李某上门做月嫂。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在汤紫瑄与李某以及作为第三方的58同城于2023年12月2日签订的《家政服务合同》上看到,李某的服务内容有新生儿方面和产妇方面共17项,比如“新生儿抚触、安抚哭闹、呵护入睡”“夜晚照顾婴儿及产妇”等。

合同约定,李某上门服务52天,汤紫瑄向58同城支付家政服务费30020元。

监控发现出生15天的婴儿深夜遭月嫂连扇3耳光

2024年4月30日,汤紫瑄在医院剖宫产下8斤4两的男婴,5月3日出院回家时,李某开始上门服务,“经她同意,我们在她和婴儿同住的房间里安装有一个监控,主要是便于观察孩子的状况。”

汤紫瑄对记者说,5月15日凌晨4时左右,她听到孩子在房间里不停地哭闹,查看监控时看到李某在打孩子,“我回放此前的监控录像,发现李某的行为更是无法容忍。”

汤紫瑄给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提供了两段监控视频,其中一段的拍摄时间是5月15日凌晨4:05左右,监控下端是婴儿床,婴儿一直哭闹不止,一名女子走到婴儿床边伸出手来连续在他脸上扇了3下,然后把他抱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监控显示,婴儿被一只手扇了3下

另一段监控视频的拍摄时间是当天凌晨1:12左右,侧睡着的婴儿正在哭闹,一名女子走到床边伸出左手把婴儿拉起,瞬间换成右手拉着他抖了抖,再用双手抱着,哄他入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端监控显示,孩子被一把拉起

汤紫瑄说,两段视频中的女子都是月嫂李某,每晚她与孩子同睡一屋,“我拿出这两段视频质问她为何要这样对待孩子,她说自己听到孩子在哭,起床查看时不小心撞到了屋里的柜子,顿时心情不好,没有忍住就打了他。”

“孩子出生才15天,她居然这样对待他。”汤紫瑄气愤地说,天亮后他们联系了58同城,对方说会派工作人员前来协调处理,但一直等到接近中午了对方还没有人来。

将孩子送医院拍X光片检查幸无大碍警方介入调查

当天上午11时左右,汤紫瑄拨打110报警,称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家遭月嫂虐待。

接警后,成都市金牛区警方高度重视,立即指令附近的凤凰山派出所民警赶到汤紫瑄家中调查了解情况,后来民警叫汤紫瑄的家人先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同时将李某带走调查。

事发当天,医生给婴儿的右手等处拍了X光片检查,幸运的是未发现有问题,“医生说不知道对脑部是否有损伤,建议我们对孩子脑部做一次核磁共震,但孩子太小,拍这个片要打镇静剂,考虑到他太小,担心对他的身体造成伤害,我们决定暂时不做了。”

汤紫瑄称,后来他们家人亦到凤凰山派出所作了笔录,月嫂李某当天遭他们辞退,孩子由他外公外婆先带着。

凤凰山派出所相关人士称,事发后他们高度重视,目前此事尚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58同城称自己无责同意退还部分相关费用双方或通过诉讼解决问题

那么,整个事情是否如汤紫瑄所言,李某为何要那样对待婴儿?

记者拨通了李某的电话,她称“我很忙”,遂挂断电话。58同城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说,“不方便接受采访。”

此前,该负责人曾对汤紫瑄说,此事涉及到3个方面的金额,一是未发生的费用,也就是服务费和月嫂李某的工资,这部分费用可退还给她,第二部分是已经发生的服务费用,这部分也可以退还回去,第三部分就是月嫂李某的工资,这部分他们将暂扣下来,当相关部门或雇主方与月嫂李某达成共识之后再处理,“从这件事本身来说,58同城平台是没有什么责任的,月嫂李某只是委托给她安排工作,我们之间不存在劳动关系。”他说,就李某的行为而言,目前警方尚无定论,如果查证其行为违法,届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汤紫瑄称,前段时间他们已委托律师将起诉月嫂李某和58同城,届时打算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华商报大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