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怕出名猪怕壮!董宇辉现在就是一头又肥又壮的猪,时刻有人提着明晃晃的刀子,想让他上餐桌。

最近董宇辉的文旅事业又延伸到了山西,他在运城永乐宫做了一场直播,结果又引来争议。

这次的质疑声就像是此前湖北、河南之行的整合版。

一是网友吐槽,董宇辉在永乐宫内“直播带景”,却让外面的游客苦等3小时;

二是网友质疑永乐宫内的壁画有着800年的历史,平时是禁止拍摄的,为什么董宇辉可以全程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场大也好、搞特殊也好,这已经不是董宇辉第一次被质疑。现在的董宇辉不管做什么,瞬间都可能成为舆论的风暴中心。

比起郭有才,其实董宇辉经历更配称得上是“草根逆袭记”。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凭借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个人魅力在直播带货行业横空出世的头部主播,正在经历着一场人设崩塌的过程。

“我非常抗拒卖东西,实事求是,到今天都不享受这个工作”,在山西之行前,在抖音自制的一档访谈节目中,董宇辉这样说道。

特别是那句“反感被称作网红”,可以说是董宇辉主播生涯迄今为止最不该说的一句话。

01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董宇辉的直言不讳,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而又复杂的问题:

网红这个身份,到底是正面影响更多一些?还是负面影响更多一些?

在这个以流量论英雄的时代,成为“网红”就意味着名声、财富和影响力的快速累积。

但与此同时,这个词也造成了很多刻板印象与负面联想,比如浮躁、虚假、低俗、过度商业化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宇辉的坦诚,或许是他真性情的体现,但也不免让人疑惑:为何一位已身处行业顶峰,且从中获益匪浅的人,会对自己的身份标签如此抗拒?

从今年开始,一个又一个顶流网红塌房确实也印证了这个事实。“王妈”公司压榨员工,辜负了打工人的期待。郭有才从一夜逆袭到争议不断,最终昙花一现。王红权星更是因“炫富”成了不良网红的典型教材。

确实如董宇辉所说,英语中网红被翻成“celebrity”,它不是一个褒义词。而如今,中文的语境里,网红也逐渐成了一个贬义词,这也许正是董宇辉这个文化人抗拒的原因。

然而董宇辉犯了很严重的错误,不管他自己承不承认、反感不反感,他就是网红中的顶流。他身处这个圈子的中心和顶点,就不该开这个地图炮。

凡事都是两面性,网红圈子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也不能否认网红和直播带货对于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所做出的贡献。不能因噎废食,彻底否认网红带来的正面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我们也要理解董宇辉所处的两难境地。他从一名教师转型为带货主播,这一路走来,必然经历了个人价值观与职业角色转换带来的剧烈反差。

他所追求的,可能更多是知识的传播、文化的交流,而非简单的产品推销。

他的抗拒,或许源自内心深处对于“知识与商业结合”这一界限模糊的不安,是对纯粹知识传递渴望与现实商业运作之间矛盾的直接表达。

他的这种表达方式,对于那些死忠粉和“丈母娘”来说,全都是对的。但在大众眼里,就是又当又立的存在,更是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也许董宇辉觉得这话说出来没什么,可这些话就是上了他所反感的热搜,成了他人设崩塌的开始。

02

身居其位,必承其重

董宇辉的言论,也说明了网红经济就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网红经济为无数人提供了展现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是互联网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标志之一。

另一方面,它也伴随着虚假营销、隐私侵犯、内容低质化等问题,使得“网红”一词常常背负着负面评价。

董宇辉的反感,可能是对这种负面标签潜在影响的抵触,但作为行业内的领军人物,这样的公开表态只会引来更大的争议。

董宇辉的言论之所以引发热议,关键在于他作为头部主播与公司股东的双重身份。

在享受着网红身份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的同时,却公开表示对该身份的反感,这种“又当又立”的矛盾似乎难以调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像董宇辉这样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既然身处此地、身居其位,言行举止势必被放大解读,承担着比常人更多的期待和压力。

在享受光环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个人情感与公众形象之间的平衡,是一门高深的艺术。

对于董宇辉来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他的成功除了自身才华,背后资本的力量也不可否认。

他既不是老板也不是创始人,他的话语权更多来自粉丝的支持,所以他是身不由己,想逃离又很难逃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除非董宇辉真的能下定决心选择离开这个舞台,回归他所向往的“安静的书桌”。

不然,就只能继续妥协,在网红与知识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中寻找新的平衡点。反感网红这样的话,还是尽量少说。

他的“反感”或许是他内心真实的声音,但也提醒了所有的公众人物,多说不如少说,心烦的时候,沉默可能是最好的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