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观察者网报道,一年一度的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开幕,为期三天,具体会议预计于14日结束。据路透社报道,第一天的会谈讨论完俄乌这个重点议题后,中国将成为14日上午的关键议题。预计各国领导人将就所谓的“产能过剩”问题、“支持俄罗斯”提出关切。自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频频向中俄之间的正常经贸往来泼脏水。在美国总统拜登总统动身前往意大利参加会议前,美国还不忘扯上中国。

据观察者网的消息,针对这两大涉华议题,G7领导人总体的解决方向还是零和博弈。在中国“支持俄罗斯”的议题上,美日率先有所行动。在美国总统拜登动身前往意大利参加会议之前,美方宣布扩大对俄罗斯的二级制裁,以限制向俄罗斯出售半导体芯片和其他商品,制裁目标包括中国等第三方卖家。不仅如此,G7峰会开幕之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声称,正在考虑对向俄国防工业部门供货中企采取进一步措施。

近些年来G7每次开会都属于离开中国俄罗斯不会说话,恨不得用“CHINA”当标点符号,不过想想G7一开始建立就是为了针对苏联和中国,现在继续针对俄罗斯中国,只能说上一句“不忘初心”。会议开始之前,西方国家一如既往地给会议打开各种格局,说要关心加沙局势云云,这种鬼扯现在已经很难再有人相信,开会当天就有许多抗议群众带着巴勒斯坦国旗还有“抵制七国集团”等标语来到布林迪西市共襄盛举。

然而,外界预计此次峰会很难取得有意义的重大成果:在利用被冻结的俄资产帮助乌克兰问题上,美欧存在“重大分歧”;在中东问题上,西方内部分为两个阵营;在涉华议题上,分歧显而易见。与此同时,G7成员国领导人大都不同程度地陷入政治困境。“如果你们在国内都没有权威,那怎么能在世界舞台上有权威呢?”有分析人士一针见血地道出G7所面临的窘境。

目前,G7领导人都可谓是官司缠身,每个人都面临着国内的巨大压力。除了作为G7领导人峰会东道主国家意大利的总理梅洛尼之外,细数其他六位国家领导人近期发生的事情以及相关领导人在国内的政治评价就可以知道,实际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在忧心忡忡的情况下赶往意大利参加此次G7领导人峰会。美国总统拜登在参加G7领导人峰会之前,他的儿子非法持枪罪名成立,直接被判有罪,这对于81岁的老人拜登而言,也是沉重的打击。

巴以冲突方面,一段时间以来,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美国面临国际社会要求停火止战的压力。随着安理会通过停火决议,美国的态度有所转变。国内层面,拜登与老对手特朗普的选情颇为胶着,要想连任难言高枕无忧。法国和德国面临国内极右翼势力崛起的困境。英国也将迎来一场有些突然的大选。“眼下,大部分G7成员在国内都遇到了麻烦。”左希迎说。这些国家亟需在国际层面“减负”,在国内层面“加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称,这场G7峰会看起来更像是“最后的晚餐”而不是西方力量的展示。CNN则将这场会议形容为G7领导人齐聚意大利“躲避国内政治危机”,还质疑被拜登助手称为“自由世界指导委员会”的G7,在本国民众愤怒和不满的情况下究竟能发挥多大的作用。“G7还有实力吗?”,BBC这一看似平静的问题背后多少也透露着无奈。虽然美国不是本届G7峰会的东道主,但到目前为止媒体曝光的所有议题几乎都是由美国框定的.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为制裁俄罗斯,将其踢出了“SWIFT国际结算系统”,希望以此限制俄罗斯银行与外界的结算业务。可后来美西方发现,这颗“金融核弹”对俄罗斯的影响并没有预期般那么大。因为当西方各大企业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后,中国企业迅速填补空缺,促使中俄两国的贸易额急剧增长,而在这当中,中俄要么直接使用本币结算,要么使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或者俄罗斯的金融信息传输系统。

西方即将对中国小型金融机构发起制裁,而中方也做出了回应,实际上,这都是外界意料之中的事情,如今,美西方为了将俄罗斯彻底困死,已经到了无所不用其极且丧心病狂的地步。中俄两国用小型金融机构结算一事让美西方国家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恨不得立即抡起拳头将中俄两国的金融关系砸得粉碎。中方的态度很明确,中国与俄罗斯做生意是两国的权利,也是中国的正当权利,如果美国与G7集团真的敢撕破脸皮,中方将保持反制权利。

G7在最近几年中,将渲染中国威胁,作为其展现凝聚力的方式。去年的G7峰会联合公报中,提及中国达20次,涉及能进行炒作的各个议题。当下的G7,正向1+6滑落,其多边机制越发名不副实,展现出其他六国被美国附从捆绑的局面。美国利用其在金融、舆论、情报等方面的势力范围,施压西方体系各国执行美国部署。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声明称,如果中欧后续谈判失利,欧盟将自7月4日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最高38.1%的额外关税。

但其实,欧盟这波关税打下来,中国电车品牌受伤,但受伤更重的是欧美的品牌这也是为什么德国政府和特斯拉那么反对欧盟加关税的原因,因为他们实际比中国品牌电车受伤更大。而欧盟期望的是让欧洲人买欧洲本地生产的汽车,提升欧洲的经济和就业率。所以未来欧盟还会继续对中国电车加税,现在最高48%,未来可能是78%,88%,中国车企在未来五年必须尽快把欧盟的工厂建起来,做到“在地化生产”才能最大避免高关税风险。

G7还将在半导体技术方面进一步卡中国脖子。目前有消息称,华盛顿将进一步收紧对华AI芯片出口,限制中国获取人工智能技术。此次G7峰会还要成立联络小组,协调全球半导体供应链。而且还要以乌克兰危机和俄罗斯做借口,限制包括中国在内的 “第三方买家”。不管是用什么名头,其核心始终是限制中国半导体技术的发展。当然,我们不是被吓大的。对于西方这一些列举措,中方必然会采取法制措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拜登积极举行G7 峰会的时候,中方也在积极地筹备另外一个峰会,那就是金砖外长会。而这更被看作是对欧美西方的挑战和冲击。而且在这场峰会中,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副行长表示,希望金砖成员国之间的结算以本国货币结算。可以说,这就是对美元霸权发起的直接挑战。而现在以中国为首的金砖国家讨论用本币结算,这也就意味着海外的另外一个美国正在解体。而且根据两方的经济增长来测算,金砖的发展潜力只会更大。

今年金砖外长会,拿出了联合国改革、和平解决俄乌冲突、建立新的支付体系、推动“大金砖合作”等一系列议题,每个议题都戳在了G7赖以维持优越感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上。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无论在哪个议题上,G7都没办法拿出强有力的反击。今年,石油-美元的关键维系者,沙特话事人小萨勒曼甚至都没有接受G7峰会的邀请。时代已经变了,G7这个旧时代的产物被埋入历史的尘埃中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可见,G7试图分化金砖成员的迹象明显。但G7专注于打造利益集团小圈子背景下,其同发展中各国存在深层的利益冲突,也使得G7的拉拢有着言语、而没有面包。

此外,针对美国的霸权单边主义行径,中方也有其他的应对措施。比如,我们手里还有着近3.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7000多亿美元的美债,既然美国总是打压遏制中国,那我们还留着干什么,大可以持续清理美债,让美国知道什么叫做反被拿捏“七寸”。再者,我们2023年进口的粮食已达到1.6亿吨,同比2022年增长了近11.7%。既然我们需要大批粮食,那我们转而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粮食,一边摆脱在部分农产品上对美国的依赖。

那么七国集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新发展和新动向?特约评论员刘和平:我认为,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在冷战结束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广义上的西方国家,又挑起了一场针对中俄的所谓“新冷战”,并使得广义上西方国家跟中俄之间的分歧与对抗进一步加剧了。而且尤其让美西方感到头疼的是,由他们挑头组建的世界秩序与国际组织,不仅解决不了这一分歧与对抗,而且还使得联合国及其安理会成为了展示双方分歧与对抗的舞台。

日本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马前卒”,一直以来都和美国站在同一个阵营。一听说是对付中国,日本更来劲了。上月,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时隔4年半重启。还没开始,岸田文雄就嚷嚷着,要和中方高层单独会面。在会谈中,岸田文雄用3个“立刻”对中方提出了要求,包括撤销对日本的海鲜禁令、撤除放置在钓鱼岛附近的浮标、释放在华日本人员等。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日本提出的这3个要求,中方是一个没答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岸田文雄提出的三项要求来看,日方显然把此次会谈当作一个向中方施压,敦促中方“收回成命”的机会。不过早就亮明立场的中方,注定不会让日方如愿。尤其是在核污水排海问题上,中方直接在会谈中强调,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事关全人类健康,中方希望日方在长期国际监测安排等问题上进一步拿出诚意和建设性态度,认真对待国内外正当合理关切。不仅如此,中方还当着日方的面,在台湾问题上划下了红线。

事到如今依旧端着架子的岸田文雄,其政治生命已经亮起了“红灯”,倘若岸田文雄不能解决国内的信用危机,再多的想法也躲不过“人走茶凉”的结局。尽管如此,此次中日领导人会谈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双方同意加强各层级的对话与沟通,包括就核污水排放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磋商。然而,中日关系的未来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特别是考虑到日本在地缘政治等问题上仍与美国保持紧密关系。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其官邸,与中国外联部部长刘建超举行了会谈,双方就中日关系等议题进行了沟通,确认了中日高层对话和交流的重要性。岸田文雄在会谈中强调,希望就两国间的课题及悬而未决事项,保持对话以求取得进展,并加快互惠合作,中日政党间交流对发展两国关系很重要。刘建超则表示,希望与日本各政党加强交流,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和发展。

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刚刚结束,中方官员此时出访日本,被外界视为中日关系进一步缓和的重要标志。不过,刚刚结束的中日韩三国领导人会议,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根据此次会议后中日韩三国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三国仍在政治立场、国际议题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因此,三方将会议重点放在了经济合作上面。法国世界报就此写道,此次会议虽然没有能够达成某种形式的协议,但是,还是给了陷入困境的中日韩三边合作,一个重新启动的机会。

近些年来,日本频繁与美国勾连,严重破坏了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同时,美日双方还大幅强化军事同盟,加强军事合作,极力渲染阵营对抗,拉拢亚太国家搞“小圈子”,企图搅乱亚太进而谋取私利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岸田文雄政府一门心思的追随美国,给中日关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以及不确定性。所以说,当前中日关系面临的障碍是日方一手造成的。日方要想和中方坐下来好好谈,那么就要改变对华认知,同时付出实际行动。

日本右翼政客们应当认清现实,插手台海事务,甚至叫嚣“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就是玩火行为,其结果必然是引火烧身。解放军在日本周边的巡航,所传递的信号再明确不过。如果日方胆敢介入台海冲突,那么有事的就不只是岛内的“台独”势力,还包括日本。如果日方一意孤行,要搭上美国的“反华”战车,其结果必然是沦为美国的炮灰。

可以说日本的所作所为,只会让亚太局势紧张,日本对华的强烈敌意,也只会让中日关系紧张。此前中国驻日大使吴江浩严正警告日本,日本如果低估中国维护领土和主权的意志和能力,将犯下重大错误,日本将绑上分裂中国的战车,日本民众将被带入火坑。日本一方面希望改善中日关系,加强经贸,一方面对华表现很大敌意,一方面要求中国恢复进口日本水产品,一方面积极排放核污染水。如果日本希望与华友好,那么最好拿出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