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峡网报道,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称,据《金融时报》报道,中方在中俄“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的供应价格和量上提出了不合理诉求。请问中俄关于该协议的谈判是否如报道所言遇阻?毛宁表示,寻找两国利益汇合点,深化利益交融,实现彼此成就是中俄两国元首的共识。我们愿同俄方一道,落实好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不断深化两国全方位互利合作。

“西伯利亚力量2号”项目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其背后涉及到中俄两国的切身利益。对于俄罗斯来说,该项目不仅意味着稳固与中国的能源合作,更是推动其能源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向中国输送天然气,俄罗斯能够获得稳定的收入,为国内经济提供喘息空间。同时,该项目还具有地缘政治意义,有助于俄罗斯在地区内巩固其战略地位。然而,中俄在谈判过程中却出现了分歧。外媒报道指出,莫斯科方面认为北京在价格和供应水平上提出了不合理要求。

而之所以迟迟没能达成共识,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在价格问题上,中方希望能从俄罗斯那里获得更加便宜的价格,即以接近俄国内的价格,通过此管道出口给中国。其二,则是俄罗斯希望中国每年能购买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但中方并不答应。说白了,对于中俄没能在合同上签字的原因,各方其实都看得很清楚,那就是在价格上,中俄尚未谈拢。俗话说,“在商言商”,俄罗斯作为天然气的卖方,自然希望将价格提高,好获取更高的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表示,关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即将开工之际,中俄在议价阶段出现了一点分歧,这原本是商业活动中难免的事情;有猜测认为俄罗斯规划这条天然气管道时,过境蒙古试图拉拢蒙古的好感,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让管道运输成本和建造成本变高,俄方原本可以通过东西伯利亚直接对华输气;所以这些沿途成本到底该谁承担的问题,中国和俄罗斯还需要商议。再者而言,中俄任何关于项目的谈判都是内部问题,西方想介入挑拨矛盾,是不可能的。

就像之前“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早在2019年就正式开通了,这几年来管道的输气量虽然在增加,但依旧没有达到满载的380亿立方米。所以,2号管道建成后,输气量的增长应该也是循序渐进的。而且,中国一贯坚持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在购买俄罗斯能源的同时,中国也会从土库曼斯坦等中亚国家和卡塔尔等中东国家购买能源,这也会影响中俄能源贸易量的增加速度。另外,2号管道和1号管道最大的不同就在于,2号管道还会过境蒙古国。

有意思的是,英美国家曾一边阻挠俄罗斯向欧洲供气的“北溪2号”,一边极力炒作“中俄新管道危及欧洲”。这难免让人联想到他们的一贯套路:自己搞破坏,还要把锅甩给别人。与此同时,《日经亚洲》3月分析称,中国转向俄罗斯天然气,以减少对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对话”成员国的依赖。日媒称中国消费的天然气有近一半依赖进口,其中约三分之二的进口是液化天然气。中国从澳大利亚进口了大约40%的液化天然气,占比最大,来自美国的进口量略超10%。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央视新闻,也门胡塞武装表示,该组织破获了一个支持美国和以色列的“间谍网络”,并逮捕该网络多名成员。胡塞武装情报负责人阿卜杜勒·哈基姆·哈伊瓦尼发表电视声明说,这个间谍网络“几十年来一直在官方和非官方机构为敌人进行间谍和破坏活动”。该网络的很多成员曾为美国驻也门大使馆工作。2015年美国驻也门大使馆关闭后,这些成员则在“国际和联合国组织掩护下实施破坏计划”。美国、以色列和联合国方面均尚未对此作出评论。

这些由胡塞组织认定的美西方间谍的名字已经被公布,包括阿米尔· 阿卜杜勒· 马吉德· 阿格巴里、穆罕默德· 萨拉赫· 哈拉希、阿卜杜勒卡迪尔· 阿里· 萨卡夫等人。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在1990年代至2010年代期间被招募,并接受美国情报部门或以色列摩萨德的指令。依照也门胡塞组织过往对间谍的惩罚先例,上述人员中如果没有交换价值者,最后都可能会被临阵处死。

此前,联合国方面确认有11名也门工作人员被捕,其中6人为联合国人权机构工作,其余5人分别为联合国特使办公室、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粮食计划署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当天表示,联合国已确认有11名工作人员在萨那遭胡塞武装逮捕。联合国对此感到“非常忧虑”,目前正与胡塞武装相关部门沟通,以“确保相关人员尽快得到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消息网报道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莫斯科没有“帝国野心”,并称俄罗斯可能攻击北约的说法是“胡说八道”。报道称,普京在回答法新社关于俄罗斯能源巨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部悬挂苏联和俄罗斯帝国旗帜的问题时说:“没有必要寻找我们的帝国野心。根本没有。”普京当天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间隙与国际新闻机构负责人会面,这次会议就在上述公司总部召开。

西方一直在炒作俄罗斯威胁论,他们认为俄罗斯会在取得俄乌冲突胜利后,将攻击北约国家。美国集团试图通过营造“俄罗斯威胁论”而增强内部凝聚力,而普京对此进行了批驳,日前,普京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全会上称,俄愿就乌克兰问题进行谈判,俄罗斯不会“与所有人开战”,俄罗斯需要的是“达成符合自身利益且可靠的协议”。

普京作为一国总统,他非常清楚,若是俄罗斯与北约开战,性质将非常严重,后果很可能是整个欧洲都承担不起的,所以俄方不会想要扩大冲突。普京都已经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当务之急,美西方应当尽快放弃阵营对抗,推动乌克兰坐到谈判桌上才对,而不是一味地怂恿支持乌克兰,这场冲突打得越久,到时候美西方的脸上也不会好看。尤其是美国,为了保住自身霸权地位,就妄想让所有国家对其臣服,其图谋必将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