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叶县,冷藏车8人窒息身亡,不是缺空气那么简单,世人慌慌张张,不过为碎银几两。生活未曾善待过他们,更没有人把贫穷卑微的他们的生命安全放在心上。最终,噩运挑中了他们,让他们丧生在谋生的路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个女人,都是家中的强劳力和顶樑柱,毁了8个家庭,16个家庭跟着受难。痛心的网友急迫想找到事故的真相,不惜任由自己的认识找原因:如果不是严格查禁电动车,她们是不会挤到冷藏车里的,自己骑个车多方便呀。

村民透露,她们都在40岁左右,是附近洪东村的妇女,都有自己的孩子。司机从市区牛肉加工公司,送她们回家,到高速出口加油站,发现集体昏迷,相距12公里,车程才16分钟!

后车门不可能一点都不透气吧?所以,估计车厢里有干冰或其他化学制剂,短时间内挥发了大量二氧化碳。这是重大悲剧了,警示每一个人,特别是冷藏车司机,别给自己惹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人到中年,正是负重前行,步步较劲的时刻。她们的孩子,有的上大学了,有的只有十几岁,上中学。迫于生活压力,她们不得不每日早出晚归,在平顶山一家牛场打工,做包装牛肉的工作。

私营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班车。洪杨镇离市区不远,驾车单程只需要10来分钟,骑电瓶车也就半小时左右,也难怪网友找到不让骑电瓶车的缘故。

事实上当地并没有限制骑电瓶车,这些女工正是各自骑电瓶车到村口的加油站集合,由老板派车过来接。晚上下班时,再派车把她们送回加油站。

一般情况下,老板是派面包车、小货车来接送她们的,在两种车不方便的情况下,也会派送牛肉的冷藏车来接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搭载这种密封且车上有制冷剂的冷藏车出行,是国家严禁的,早晚会出事!万一出事,车内被噩运击中的人就是百分百的概率。

而这种万一,就在6月15日当晚发生了。

当前,牛场负责人已被控制,警方称不便透露具体案情。

当晚,9名女工再一次被老板安排乘坐冷藏车,拉她们到回家的中转站,离兰南高速平顶山出站口500米的加油站。车厢里还有一部分冷藏的牛肉,以及制冷的干冰。

8人挤在密闭的车厢里,装干冰的袋子在行驶过程中破裂,二氧化碳挥发在狭窄的空间里。很多灾难就这样蕴藏在一点一滴的侥幸和疏忽里。

到了加油站,司机把车停在路边,打开车厢招呼女工友们下车,眼前的景象让他顿觉周身冰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出发前还叽叽喳喳的大姐们,歪七扭八地躺在车厢里,任司机大声哭喊,再也醒不过来了。

他赶紧拨打急救电话。一位路过的轿车司机唐先生跑过来问司机,希望能帮上忙。然而,他看到车内惨状也不由自主地大声痛哭起来。

120到来后迅速展开抢救,但一切已于事无补,昏迷的8人在医院抢救了5个小时,宣告全部死亡。

悲剧发生后,网上掀起轩然大波。网友纷纷质疑,牛场老板和司机怎么敢让说个人坐冷藏箱?

冷藏车厢是个密闭空间,人在其中极容易缺氧窒息。乘客可以不懂,司机应该有这个常识,都是侥幸心理惹的祸。

知情村民表示,8人并不是第一次乘坐冷藏车回村,之前都没出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种“以前常这么干,都没事”的侥幸心理,导致了悲剧的发生。而装干冰的袋子破裂,实际上是给车上8人又加了一道催命符。

有网友质疑,他们在车厢内感觉到身体不适时何不呼救?

人在缺氧状态下的窒息,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感到困倦时人已经严重缺氧了,昏昏沉沉之中就睡过去了。

即使有人发出呼救,密闭的车厢有厚达8厘米的聚氨酯保温板,车辆运行的噪音干扰下,司机也听不到任何车厢内传出来的声音。

也有冷藏司机在网上留言,称自己也在冷藏箱里拉过乘客,但都做过安全保障措施。

悲剧发生了,赔偿再多又有如何意义?8个遇难者的孩子,在这个仲夏晚上,再也盼不回母亲归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生命何其坚韧,她们为了给家人儿女更好一点的生活,不甘贫穷,不畏艰辛,卑微但努力地活着、工作着。

生命又是何其脆弱,活蹦乱跳的8个人,通往奈何桥的路,竟然只有十来分钟。

这起悲剧,让人不由得想起今年5月发生在宁夏青铜峡市G110国道上的一起惨烈车祸。一辆满载在公墓打工人的小型客车,与一辆载满砖块的大货车正面相撞, 9人当场死亡。

河南冷藏车里丧生的8位女性,和宁夏车祸的9名遇难者何其相似。

他们,都是为了为生活四处奔波谋生的底层人,都是为了儿女拼命向上挣扎的普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厄运面前,底层人的生命,更不掌握在自己手里。世上最辛酸最无奈的事,莫过于此!

悲剧已经酿成,留给我们的除了痛惜,更多的是深刻的反思:生命安全高于一切,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应确保生产活动和日常行为合法合规。

这既是对他人的生命和家庭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宁夏、河南两场惨烈的悲剧,也暴露出部分务工群体在出行上的困境。当然怪不得电瓶车严查行动,但事实上,又有谁真正俯下身去,关怀和体恤日常靠电瓶车出行这一个巨大群体的安危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善他们的交通条件,重视他们的生命安全,为他们提供安全、便捷、经济的通勤方式,是全社会应当关注并解决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