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冰拿铁

编辑|方奇

媒体|AI大模型工场

“三分考,七分报”。随着这届考生们进入“高考结算界面”,紧张的志愿填报环节又开始了。对考生来说,充满不确定的志愿填报不亚于一场大型博弈。

尤其是今年,在帮我籍贯吉林的表弟规划志愿时,我发现,不同于当年文理分科下相对简单的填报模式,对首批采取新高考模式的吉林考生来说,志愿填报可以说是“超高难度”:

一方面,“3+1+2”花式组合下,能够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取决于选科组合,而这需要花大量时间去逐一筛选,以确认心仪的专业、院校是否有具体科目限制;同时,同分数往届“同比”失效,如对历史大类的文科考生来说,有“史地政”“史地生”“史政化”等多种选择,不同选科对应不同的排名队列,这使得此前统一按“史地政”分数排名的参考失去意义。因此,吉林考生有一种“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茫然感。

另一方面,随着一本和二本的概念取消、合并成了普通本科,过往的参考标准再次失效,同样需要花大量精力了解院校;同时,志愿填报动辄几十个,考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分配不同梯队院校的比例,尤其是对辽宁的考生来说,要填报的志愿数量非常之多,普通类本科批达到112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AI爆改万物时代,不同于我们当年拿着厚重的志愿填报砖头书,一行一行“人肉检索”,如今,报志愿领域也有自己的“AI工具书”。深度体验夸克高考后,我竟然发现了AI搜索的最佳应用场景:

在填平信息鸿沟这件事上,AI搜索和志愿填报服务天然适配。

千人千面、一条龙志愿辅助,夸克高考“AI检索力”爆棚

打开夸克App点击“Quark”logo或在首页搜“高考”二字,都可以直接进入夸克高考页面,界面非常清晰、简洁。填写基本情况后,“可冲击、较稳妥、可保底”的院校模块、招生信息、“往年同分考生去向”等模块分区明确,也因此被网友调侃为“引领高考产品界面的‘ins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对夸克高考志愿服务深度体验后,我发现其上手也非常快,简单易操作。输入表弟的高考区域、选科和预估分数,即“吉林、史地政、573”后,其给出了武大、北师大等五所可冲击院校,并展示了每个学校录取率,还可以点进大学名称查看具体录取信息,让考生对自身“定位”更加清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结合意向专业、院校地区、学费范围等条件,作出进一步精筛。如对表弟来说,其对专业、地域的要求高于院校,想学文学或教育大类,于是,他点开“专业优先一栏”,进一步排除了不符合要求的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点开搜索框查询表弟“梦校”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搜索院校及政策解读,或搜索“xx学校什么专业好”“自己适合学什么专业”等细化问题时,夸克高考AI搜索的“魔力”才真正展开!这些问题触发了夸克高考的丝滑“AI连招”,让更个性化的问题得以解答。

比如,搜索“北京师范大学”,夸克高考AI搜索给出的是卡片性的结果,有图片、视频,分数线、招生计划、报告资料,还有直击现场、十分生动的校友分享笔记:这种“立体式”的呈现结果非常清晰,比“平面生成式”结果所展现的信息量更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决策环节,夸克高考AI搜索让用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仅清楚自己的分数可以报哪些学校,更能全面了解其特色专业、校园环境。如输入表弟心心念念的“汉语言文学哪些学校好”,夸克结合权威网络信源给出院校专业排名,甚至调取文档资料推荐的精选笔记,提供多重维度的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比如,针对当下最时髦的人工智能专业,提问“哪些学校开设了人工智能专业”,夸克也能迅速参考校友会2023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专业排名、重庆2023年本科批次物理类录取数据等前沿资料和数据,给出相应回答。

同时,夸克高考的信源可靠性很强,并基于此可以对如专项计划、地方提升等政策问题进行答疑。比如,表弟户籍农村,老家是脱贫县,可以同时报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当问其“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有什么区别”这种专业问题,夸克高考也能迅速给出逻辑清晰、内容翔实的回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面临更复杂的问题、细化的需求时,夸克高考AI搜索也能把个性化服务做到了极致。例如,当输入“i人适合做什么职业”“热爱文学报什么专业”等问题时,会优先引用官方权威内容回答,如果用户想了解更多,也可以点击链接阅读。这里插入一个小彩蛋:面对我表弟“infp适合什么专业”的问题,其给出的“教育学”“写作类专业”等回答也踩在了我表弟的心巴上,可以说是心有灵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看到,通过不断将AI能力注入需求场景,夸克正在用AI搜索重塑高考志愿服务体验。

填平信息鸿沟:夸克推动AI搜索升级,从“单向度搜索”到“复合型服务”

据了解,2023年,夸克高考累计辅助了3000万用户完成志愿填报,这些用户中不仅有考生,还有“一人报考,全家上阵”的亲友团及教师队伍,其专业性得到了多方认可。在当下,能够让3000万用户自发使用AI搜索的场景屈指可数。据QuestMobile《2024中国移动互联网春季大报告》数据显示,截止2024年3月,AIGC APP行业用户月活最高为2328.2万,而夸克单凭高考一个应用场景,便触及了AI搜索用户量天花板。

之所以能够调动这么大规模用户使用产品,是因为夸克的“AI加持”并非炫技,而是真正融入到用户使用场景中。

拿报志愿这一场景来说,不拘泥于单一维度的回答,而是根据用户的不同搜索需求匹配最佳的答案呈现方式,把搜索从“单向度”推向“多向度、全方位服务”,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使得夸克搜索在结果呈现上更加人性化、多样化。

事实上,夸克能做到“想考生之所想”,要归功于其在高考志愿服务领域6年以来的积淀,以及对用户需求深刻的洞察:夸克致力于做一款免费和普惠性质的智能化产品,给考生和家长提供一个高效获取信息的渠道,填平信息鸿沟,帮助考生提高信息筛选效率。

这让人想起此前夸克推出的其他功能,如AI讲题助手、夸克健康助手等,都是立足具体场景,解决实际问题。

《检索力》一书曾对“信息素养”做出定义:即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地获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抽丝剥茧地理解和论证信息源的能力、化无形为有形的知识整合与创造能力、合乎道德的传播和分享能力。

而夸克高考AI搜索正是凭借其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综合性服务,带来了全新的搜索体验,不断为用户注入“检索力”,其意义不仅在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在于其对AI产品形态的重塑。

如今,在高考志愿服务场景上再升级,意味着夸克AI搜索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创新,将进一步提升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和普惠程度。

随着AI搜索不断迭代升级,“检索力”将进一步填平信息鸿沟,一个更为普惠、透明、多方共赢的互联网场域来临。这正是AI时代,科技与人文关怀的进一步汇流——当AI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科技的锋芒流露出温情一面时,技术才真正有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