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经典诗词,讲历史故事,玲子欢迎您的光临。

前言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上元二年春,那场随风潜入夜的及时雨,让浣花草堂的杜甫夜不能寐。

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天历二年,久旱逢甘霖,张养浩和欢呼的乡亲们一样,欢喜得不得了。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乾道初年夏至日,杨万里也与父老乡亲们迎来了一场及时雨。

夏至雨点值千金”,这场雨缓解了旱情,带来了喜讯,丰收在望,杨万里写下《和昌英叔夏至得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宋 杨万里《和昌英叔夏至得雨》

简译

清凉酣畅的夏雨可遇不可求,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大地焕发了生机,呈现出梅黄麦秋的景象。

从去年到现在,天气干旱,田里的禾苗都快要枯死了,暑热难捱,我们大汗淋漓地到处祷告求雨。

这辈子没有得到重用,但我不计较得失,也未感到懊恼,粗茶淡饭,能够吃饱肚子,就非常满足。

天降甘霖,雨润万物,繁花争艳,草木一派繁茂的景象,白鹤躲藏在水田里,来时别怕湿了鞋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赏析

昌英即杨辅世,字昌英,号达斋,杨万里族叔,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与杨万里同榜及第。

杨昌英年长杨万里6岁,二人既是叔侄,也是师友,关系密切,《江湖集》中,彼此唱和甚多。

杨万里这首《和昌英叔夏至得雨》,就是与叔叔的唱和之作,作于乾道元年或二年的某个春天。

彼时,杨万里在家乡吉水为父丁忧,杨昌英此时也在家乡,二人就有了更多的在其一起的时间。

这年春天,久旱无雨,田里的禾苗都快干枯了,民以食为天,杨万里和乡亲们一道,到处祈雨。

夏至这天,终于迎来了一场大雨,天降甘霖,田里的庄稼得到及时的灌溉,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乡亲们雀跃欢呼,杨万里也跟着高兴,杨昌英作了一首喜雨的诗作,杨万里亦步其韵写下此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酣暑雨不缘求,犹似梅黄麦欲秋”,首联写天降甘霖,丰收在望,写不期而至的欢喜之情。

清酣”是清凉酣畅之意,“暑雨”就是夏天的雨,“梅黄麦欲秋”是雨水充足丰收在望之意。

去岁如今禾半死,吾曹遍祷汗交流”,颔联是回忆,写久旱无雨的焦急,天气炎热禾苗干枯。

首句写旱情,次句写焦急之情,“我曹”是我们,典出蔡琰“要當以亭刃,我曹不活汝”之句。

杨万里出身清寒,幼时家贫,父亲为人代课将其抚养长大,饱尝艰辛,故更理解乡亲们的疾苦。

明知雨是求不来的,可看父老乡亲们到处祷告求雨,也跟着四处祈雨,万一幸运真会降临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生未用愠三已,一饱便应哦四休”,颈联写自己的平常心,不以得失为念,视富贵犹敝履。

三已”典出《论语·公冶长》,子文三度出任令尹,又三度被罢免,他不喜不怒,始终如一。

”是恼怒、怨恨之意,杨万里入仕十年来,只出任过赣州司户参军和陵零县尉,并不得志。

虽然没有得到重用,但也没有子文那般三起三落的遭遇,所以,他说自己心态平和,并不怨恨。

四休”出自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即“粗茶淡饭饱即休,补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哦”是吟诵的意思,此句的意思就是粗茶淡饭吃饱就知足了,以《四休居士诗序》为座右铭。

颈联即是抒发自己恬淡宁静的隐逸情怀,同时也是表达愿意与乡亲们同喜同乐的这份赤子之心。

花外绿畦深没鹤,来看莫惜下邳侯”,尾联写雨后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热爱欢呼雀跃之情。

花更红了,草更绿了,白鹤隐在郁郁葱葱的禾田里,去欣赏这美景时,可千万别怕弄湿了靴子。

下邳(pī)侯”指靴子,典出韩愈小说《下邳侯革化传》,不写得雨之喜,处处洋溢着欢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宋光宗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也称“诚斋先生”,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为“中兴四大诗”。

杨万里独创诚斋体,有自己的诗风,语言浅显,明白如话,清新自然,风趣幽默,他有一颗赤子之心,因为热爱,四时物候,田园风光,无一不可入诗。

他是著名的爱国诗人,一生力主抗金,反对议和,多次上书献策,他刚正耿直,敢于上疏指摘时弊,公而忘私,故屡遭权宦排挤,虽有才能却不得重用。

机心久已尽,犹有不下鸥”,他关心民生疾苦,亲近百姓,从来都不以士大夫自居,“定知秧畴满,想见田父乐”,和农夫一样他也渴望风调雨顺。

这首《和昌英叔夏至得雨》抒发久旱逢甘霖的喜悦之情,充满生活气息,同时也写出了他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全诗不着一个喜字,处处都洋溢着欢喜。

参考资料

《宋史 杨万里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