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有很多的少年皇帝,大多难逃大权旁落的遭遇,一场又一场的夺权之战在历史长河里上演着。

当然这当中有像康熙一样夺权成功,最后成为一代明君的,也有像曹髦一样夺权失败最后命丧黄泉的。

而在这纷争不断的南北朝期间,也有这么一个少年皇帝,那就是东魏皇朝唯一的一位皇帝孝静帝元善见。

元善见本是北魏的骠骑大将军,虽然当时才年仅十一岁,但早已胆识过人,再加又是孝文帝元宏的曾孙,自然小小年纪就身居高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这一生仕途平坦,却因孝武帝元修不满权臣高欢的控制出逃,而改变一生。

孝武帝元修出逃投奔宇文泰,高欢迫于无奈把目光投向了清河王元亶,提拔元亶为大司马。

可元亶这个人桀骜不驯又目中无人,高欢不可能让这样一个人去做皇帝,故而选中了元亶的儿子元善见。

这一次,高欢能否顺利把握朝政,事情发展又是怎样的呢?

少年天子迎娶权臣之女

公元534年,年仅十一岁的元善见在高欢的拥立下登基为帝,改年号为天平。此时的北魏被分为两部分,一面是出逃的孝武帝元修建立的西魏,另一面就是元善见的东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十一岁的元善见登基之后,外有强敌,内有权臣,可以说是内忧外患。但天子年少,这皇权又在高欢手中,他又该如何与之抗衡?

元善见开启了他斗智斗勇的一生。

元善见虽然年少,但他深知以自己现在的能力去与高欢夺权,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以卵击石。

为了不重蹈父亲的覆辙,他选择偷偷努力,饱读诗书,想趁着高欢防备心理薄弱的时候,让自己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的君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的邺城还有这样一首童谣“可怜青雀子,飞来邺城里。羽翮垂欲成,化作鹦鹉子。”形象地反映了当时北魏朝堂四分五裂,少年天子成为笼中之鸟,任人摆布的现实。

即便如此,朝堂之上也无人敢为少年天子申辩一二,只能任由高欢掌权。毕竟这个十几岁的娃娃,他,还不够强大。

元善见的乖巧听话让高欢甚是满意,对元善见也是做到“事静帝礼甚恭,事无大小必以闻”“每侍宴,俯伏上寿”,可见高欢这么做也算是表面上恭敬。

与此同时,孝武帝在出逃一年之后被宇文泰毒杀,立元宝炬为帝。高欢和宇文泰在东西两方各自挟天子以令诸侯,扩充势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久之后,高欢派兵突袭西魏夏州,凉州刺史叛降东魏,从此,东西魏战争拉开序幕。

这时的高欢忙于东西魏的战争,无暇顾及这个少年天子,更何况元善见的表现也让他有所松懈,这样的时候正是元善见悄悄成长最好的时刻,他没有放弃任何一个机会。

要说夺回皇权这种事,还是要在皇位上才有机会夺回皇权,一旦从那个位置上被拉下来,想要夺回这天下就变得更加困难了。

为了稳固自己的帝位,元善见深知光是听话是不够的,毕竟人心难测,就算是高欢表面做得还算是恭敬,但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天下谁人不知高欢的阴谋?更何况是聪慧过人的元善见。久经思量之下,他决定迎娶高欢的二女儿为后。

起初,高欢得知元善见想娶自己的二女儿的时候,并没有同意这门亲事。

可后来元善见一再求娶,十分虔诚,二女儿也到了婚配的年龄,看这朝野之中,又有谁能配得上当时高家的嫡女呢?自然皇帝是不二的人选。

想到这个皇帝也是自己一手提拔起来,又是个听话的,更何况有自己的女儿在他身边,还可以随时监视元善见,最后便也不再推辞,认下了这门亲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元善见娶了高欢次女之后,封她为后,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这一表现也让高欢更加放心。而元善见则在这之后悄悄发展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君王。

可在元善见心中是否真的爱这个皇后,也无从考证,毕竟在这样的关系之下,既是相互利用,也是相依为命。

笼中之鸟终是谁?被困皇权插翅难飞

元善见登基十三年后,高欢离世,本以为可以顺理成章地掌握朝政,可高欢之子高澄承袭了父亲的职位,这东魏的大权依旧掌握在高家人手中。

高澄与其父亲高欢最大的差别就是,高欢虽然大权在握,但却不敢真正逾越了君臣的规矩,表面功夫做得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高澄却是个肆无忌惮的主,不止肆无忌惮,还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从不把元善见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不止在元善见的身边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时时刻刻监视着他,还借着自己有战功在手要挟元善见封他为相国、齐王。

元善见虽然不愿意,可这朝堂之上哪有他说话的份,即使没有相国、齐王的名头,高澄也是大权在握。

被封为相国、齐王之后的高澄见这个皇帝就是个软柿子,更加飞扬跋扈了,不止有赞拜不名的特殊礼遇,甚至佩剑上殿,毫不掩饰的不把元善见放在眼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时的元善见孤立无援,不止自己的大权掌握在高澄的手中,自己的皇后也是高家人,就连身边服侍的人也都是高澄的眼线。

纵使自己习得一身的本领,心有满腔热血,天大的抱负,却没有能够施展的地方,这东魏是他元善见的天下,却从来没有真正的属于过他。

他只是摆在皇位上的一个人偶,生死都不能自己抉择,更悲催的是就连吃肉喝酒都要看高澄的眼色,这是何其的悲惨。

对于元善见来说,自怨自艾并不能改变自己当下的困境,他不想如此悲惨地度过一生,他想挣脱,他想要属于他自己的天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想要翻身,想要皇权又怎么能是一朝一夕能够拿到的?可明着反抗,就是以卵击石,一切都要从长计议。

此时的东魏,军政大权都掌握在高澄手中,就算是知道这朝中还有几个忠于皇室的臣子,也无法摆脱高澄遍布各处的眼线。想要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光靠一腔热血是没用的。

既然不能硬碰硬,那就以智取胜。想要反抗,元善见知道他孤身一人,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首要的任务就是要找到,这朝中还肯认他这个皇帝的大臣,还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只是一个“草包傀儡”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君主,是一个有抱负心怀天下的明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久经思量,元善见选择利用吟诗,让一些人能够听到他的心声。果然一切如他所料,就算是皇权旁落,这朝中依然有愿意忠于他的朝臣。

众人商讨之后决定要先把皇帝弄出来之后,再集结兵马夺回属于元善见的东魏。但关键的问题来了,要怎么把元善见弄出来。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一下,历史上能屈能伸的皇帝不少,但能够既能屈能伸又可以吃苦耐劳的君王,元善见绝对是少数中的一个。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元善见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想偷偷挖地道逃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宫守卫森严,到处都是高澄的眼线,不止十分危险,还没有任何人能够帮他,这件事只能由他自己一个人来完成。

白天人来人往有诸多不便,夜晚成了元善见唯一能够行动的时间,那是一段很艰难的时间。

夜里偷偷挖地道,不止考验了元善见的体力,还要避免发出声音不要引起监视他那些人的注意,白天还要强忍困意,不能让人发现他疲惫不堪,这是对耐力和精神的双重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