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贺泓源 北京报道

短视频平台在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板块可能需要加码了。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披露,2024年6月13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广西南宁组织召开全国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工作会议暨短视频管理座谈会。

会议通报了去年以来短视频管理工作情况,广西、北京、上海、广东、四川5地广播电视局和腾讯、快手、小红书、抖音、哔哩哔哩5家短视频平台作交流发言。

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援引有关数据,我国短视频用户已达10.53亿人,短视频账号总数超15.5亿个,短视频应用人均单日使用时长超150分钟,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民级应用”。

会议要求,要深刻把握短视频日益鲜明的“公共媒体”属性和“视听节目”特征,按照“强管理、促规范、重帮扶、慎处罚”的原则,不断健全短视频管理的长效机制,坚守短视频意识形态工作阵地,让优质内容占领短视频高地,促进短视频领域健康发展。

此外,会议提出,要坚持问题导向,讲究科学方法,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谋划,坚持监管与繁荣并重、提正与减负并重,从6个方面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实:抓重点平台,压紧压实主体责任;抓优质内容供给,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抓有害信息治理,净化网络视听空间;抓身份识别,强化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抓青少年模式提升,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抓机制建设,提升长效治理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视听空间。

需要注意的是,游戏企业们早已上线严格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

“防沉迷”始末

客观上,互联网平台防范未成年人沉迷早有规章制度。

2023年9月20日,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通过《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并公布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规定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应当及时修改可能造成未成年人沉迷的内容、功能或者规则,设置未成年人模式,每年向社会公布防沉迷工作情况。

2021年8月30日,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其中明确,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自该通知施行之日起,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网络游戏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

同时,要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所有网络游戏必须接入国家新闻出版署网络游戏防沉迷实名验证系统,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必须使用真实有效身份信息进行游戏账号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含游客体验模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

政策收效是明显的。据《2023中国游戏产业未成年人保护进展报告》调研结果显示 :在未成年休息时间行为偏好方面,选择网络游戏的比例位居第六,在看网络视频、课外读物、学习之后 ; 未成年人游戏消费意愿下降,相比2022年, 28.86%的未成年游戏用户消费减少,高于消费增加的用户比例 ; 70%以上未成年人家长退款申请得到处理; 77.75%的家长表示对未成年人保护措施有所了解, 其中对家长监护平台与游戏时长限制的认知度较高; 相比2022年,“未成年人游戏时长”的社会关注度下降70%。

短视频推进中

事实上,参与前述会议的诸多平台也在“防沉迷”上有所推进。

比如,B站就在2023年ESG报告中提到,在2019年5月,其已正式上线青少年模式。

具体来看,在2019年11月,B站上线防沉迷系统,所有游戏接入并自动更新;2020年4月,B站优化青少年防沉迷功能,设置登录提醒与游客宵禁功能;2021年1月,B站启动未成年用户自动识别, 规定其不得在直播中进行打赏,如有成年人证明其打赏来自于未成年人,可要求退回;2021年3月,B站所有网络游戏接入中宣部实名认证系统;2021年9月,B站上线游戏实名验证系统, 发布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相关通知;2022年1月,B站多次开展涉及未成年人不良内容专项治理工作,同期,联合各个领域UP主,创作面向青少年内容;2022年5月,B站上线亲子平台,允许家长远程管理孩子账号的使用时间。2023年,B站根据实名认证和用户行为,强化了非青少年模式(无广告展示)下对未成年人进行的广告内容推送审核与管控。

抖音亦采取了类似措施。据其披露,每日首次启动抖音APP时,会以弹窗方式推送青少年模式引导页。2021年9月起,14岁以下实名认证用户全部进入青少年模式且无法自行退出。抖音对青少年模式还设置了退出漏洞防范机制,一旦账号已在青少年模式状态下,想要通过卸载重装、换个手机登录等手段都会被强制进入青少年模式。

在时间管理方面,青少年模式下,系统默认开启时间锁,单日浏览超过40分钟,需要输入密码才可以继续使用;而每天22时至次日6时期间,青少年也将被禁止使用抖音。

此外,在青少年模式下,抖音的同城、热榜等入口会被隐藏,青少年也无法使用私信聊天和直播功能,更不能进行充值、打赏、提现等行为;在青少年模式外,14-18岁实名用户,互相关注才可发送私信。

内容安全方面,抖音青少年内容采用多重审核机制,过滤不同形式的不良信息,清除低质量和违规视频内容,打造正向的青少年内容生态。

抖音还称,在未开启少年模式场景下,通过技术手段主动进行人群识别保护,一旦判断疑似未成年人使用时,即刻上线保护措施。

总体来看,随着主管部门继续要求强化防范未成年人沉迷,短视频在此块将更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