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推动全区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持续优化,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擦亮“营在海陵”金字招牌,更好助力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制定以下措施。

一、持续优化多元保障的政策环境

1.严格制定涉企行政规范性文件。严格执行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核、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裁量权,依法梳理、细化和量化行政处罚裁量基准。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违法事实实施罚款,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制定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规范性文件,充分听取市场主体、行业协会商会的意见。

2.推动工业提质增效。推广应用兼并重组、招引复苏、标杆扩张、改造提升、司法拍卖、平台收购、小散清整、联合开发等八种低效企业盘活提升方式,不断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支持区属国有企业通过自建、市场化交易等方式布局一批多层标准厂房,配套工业货梯、卸货平台等相关设施,以智能装备、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产业为主,引导具有轻设备、轻振动、少污染特征的企业和招引项目“上楼”发展,加快实现工业载体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鼓励有条件的本土企业逐步“上楼”,通过厂房加层、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提高工业土地利用率。

3.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积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激励奖补政策。上争承接市级科技支撑计划(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鼓励企业加大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攻克“卡脖子”技术难题。加大企业创新积分应用,引导鼓励银行根据创新积分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推广运用“创新积分贷”“苏科贷”等科技金融产品。

4.强化资源要素保障。推行“分级保障+区级统筹”用地计划分配机制。建立重大项目“一表、一系统、一专班”制度,试行用地手续“三合一”并行审批。建立以“标准地”出让改革为基础的“双信地”模式,鼓励“工业上楼”。对重大产业项目实行“容缺”预审查。推进工业企业首次登记“零材料”办理,灵活提供一般工业项目“按幢办”、高标准厂房“按层办”、集聚产业“按户办”服务。

5.优化税费政策服务。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辅导企业积极享受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降低经营主体税费负担。运用税收大数据实现企业分类评价,聚焦“政策找人”,年终一次性推送“红利账单”,实现税费政策精准快速直达各类经营主体。

二、持续优化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1.规范涉企中介服务。严格落实市《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管理实施方案》要求,凡未纳入清单的中介服务事项,一律不得作为行政审批和备案的受理条件;凡由行政部门行使的行政权力和承担的服务事项,一律不得转交中介机构和专家,坚决杜绝以第三方服务代替部门监管、以专家意见代替部门决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置或变相设置区域性、行业性中介服务限制。

2.推动企业降本增效。创新成立海陵区民营经济服务中心,组织开展政企交流、银企合作、产销对接、科技赋能等活动,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强化金融服务,线上持续推广市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质效;线下深入开展银企对接、上市沙龙等活动,精准提供“保姆式”全流程服务,帮助企业加快上市进程。

3.加快产业工人集聚。搭建企业用工供需对接信息平台,超前对接新上重大产业项目用工引才需求。储备培养“未来工匠”,制定《海陵产业工人赋能成长八条激励措施》,实施“金蓝领”奖补和“师徒结对”奖励,对已备案“未来工匠”的院校毕业学生,优先推荐到产改试点单位工作,并给予“四个一”奖补激励。

4.规范政府采购管理。常态化排查清理违规设置的政府采购备选库、资格库、名录库等,加大政府采购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确需收取履约保证金的,允许供应商自主选择以支票、汇票、本票、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或提交,并在采购文件中加以约定。收取履约保证金的,应当在采购合同中约定履约保证金退还的方式、时间、条件和不予退还的情形,明确逾期退还履约保证金的违约责任。

5.实施“信用凝心2.0工程”。深化“信用+基层治理”省级试点工作,加大基层信用主体信用承诺、水电燃气、表彰激励等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力度,为社会治理和金融服务“精准画像”提供数据支撑。加强基层诚信文化建设,推动政务诚信示范引领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推进严重失信主体专项治理,进一步降低严重失信企业的数量、比例。推行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有效解决经营主体开具相关证明的痛点、堵点问题。加强各类主体的信用积分管理与应用服务。

三、持续优化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

1.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坚持条块联动,在商事登记改革和“一业一证”改革基础上,对数据局权限范围内企业开办、变更、注销和涉企经营许可实行“流程接续、业务衔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实现准入准营“证照联办、一次办结”。

2.优化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推动电子营业执照在经营主体准入、纳税申报、银行开户、社保缴纳、医保缴纳、不动产登记、住房公积金、企业投资、招投标等企业办件量大、关注度高的领域和事项中的应用,持续推进办事所需信息免填写、纸质材料免提交,进一步优化办事流程,切实为企业降成本、增便利。

3.提升税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做好征纳互动服务,扩充线上办税,配置办税设备和辅导人员,引导更多纳税人在自助区办理线上业务。推进简易办税,对完税证明开具、重置个税密码等18类简易事项实现免取号办理。畅通预约办税,对承担股权转让变更、非正常户解除等复杂事项进行预约办理。提速窗口办税,扩充服务窗口,确保办税等候时长、办税时间少于全市平均水平。

4.建立项目服务高效联动机制。组建区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海陵专班”,提供专业技术团队,主动服务区重点项目,推进项目早设计、早沟通、早审图、早开工。建立项目竣工市区联合验收机制,提高竣工验收质量及效率,促进工程项目及时投产运营,早日发挥投资效益。

5.推行社会投资项目简易审批。制定低风险、小型低风险项目简易审批流程,出台实施细则,提高小型低风险项目审批效率。

6.推行代理记账行政许可限时办结。对代理记账行政许可实行一次性告知,压减申报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缩短许可时限,在法定审批时限10个工作日的基础上压缩70%以上,节约市场主体的办事时间和成本。

四、持续优化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1.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建立涉企案件经济影响评估机制和合规改革机制,切实提高涉企案件办理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严格区分经济纠纷、行政违法与刑事犯罪,坚决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或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坚决防止和纠正地方保护主义,坚决防止和纠正把经济纠纷认定为刑事犯罪、把民事责任认定为刑事责任。

2.加强商事司法保障。加大涉企案件执行力度,打造执行创新财产处置便民举措,推出“E拍贷2.0”模式,扩容司法网拍贷款可选范围,在司法拍卖中引入住房公积金贷款,有效缓解潜在竞拍人资金压力。打通车辆“查扣卖”工作全链条,联合市交通产业集团设立查车专线,切实提升执行车辆的查扣和处置效率。

3.践行包容审慎监管。制定《海陵区企业行政合规指导清单汇编》,发挥法律指引功能,指导市场主体强化合规经营,避免违法行为和损失的发生。全面推进柔性执法,在行政检查中推行企业行政合规指导,对涉企行政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部门必须书面反馈整改意见,必须标明具体文件依据和法律法规标准条款,必须提出包含整改建议在内的具体明确的整改要求,坚决杜绝执法标准、整改要求前后不一现象。

4.降低涉企执法监管频次。推行“综合查一次”监管改革,健全跨部门综合监管制度,动态调整跨部门综合监管事项清单,部门年度行政执法检查计划执行前报区营商办、司法局备案并在门户网站公示。针对同一对象的多个检查事项或同一事项的多个检查单位,明确由一个单位牵头实施联合检查。同一行政机关多个内设科室需对同一企业进行检查的,由该行政机关统一组织实施。

5.开展风险分级分类监管。推进市场监管领域信用风险分级分类与双随机监管的融合,根据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实现检查对象定位精准、突出问题解决精准、降频减负措施精准的高效监管。建立信用惩戒缓冲机制,对市场主体非主观故意、未造成不良影响的应列入经营异常名录行为,给予容错纠错空间,暂缓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双随机检查列入异常数比例在30%以下。加强对失信企业的整改指导服务,推广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三书同达”制度,实现执法尺度和执法温度的有机统一。

6.创新“全托式”信用修复。推动落实企业信用修复“一次申请”“一网办理”,创新应急管理领域“全托式”信用修复,对涉案企业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的同时,协助企业提前出具承诺书、申请书、委托书。委托律师事务所进行“全托式”信用修复,免费帮助企业重塑信用,确保满足条件企业信用修复率100%,不使企业在资格认定、招标投标、优惠政策享受等方面受到影响。

五、持续优化安商亲商的人文环境

1.创优“三服务”机制。聚焦“服务企业、服务投资者、服务项目”,推行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免申即享”,持续开展“三大一送”行动,通过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及时听取企业意见诉求,全面掌握企业生产经营、产业链配套、要素需求等情况,排定“问题清单”动态跟踪管理,协调解决瓶颈制约,推动企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

2.优化青年和人才服务。深化实施“一行业领域一人才工程”,统筹做好各领域人才梯队培育,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构筑“1+1+N”青才服务体系,建成“青年和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深化“三街一河”等活动载体建设。建成5家青年人才驿站,解决来海陵求职创业的青年人才住宿问题。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及为海陵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人员,统筹解决其子女入学需求。

3.畅通涉企信访事项解决绿色通道。实施“一案一专班”“一案一对策”“一案一总结”工作机制,第一时间集中全区相关部门资源,全程介入,精准处置,确保涉企信访事项及时得到解决,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4.强化效能营商服务。常态化开展窗口单位作风效能明察暗访行动,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统筹访企所难、问企所需等上门服务,持续摸排营商服务全链条中的堵点漏点难点,不断优化涉企服务水平;提升企业诉求办理能效,依托“效能海陵”效能服务督查平台,着力构建涉企诉求的交办、处置及督办反馈的闭环机制。

5.持续擦亮“营在海陵”金字招牌。持续优化区领导部署推进、部门常态化会商工作机制,完善营商环境责任部门、单位、镇街沟通协作机制,共同推动市委、市政府《关于解决营商环境突出问题的十条措施》落地落实。招募第二批“营商环境体验官”,进一步扩大社会参与度,构建“体验、反馈、整改、评价”的全链条闭环式问题解决督办机制。及时总结提炼优化营商环境的好经验、好做法,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并加强典型案例、经验做法的宣传推广。

(来源:海陵区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