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装剧中经常有罪大恶极的人,被皇帝亲自下令判处“凌迟”处死,行刑官手持利刃,将受刑者身上的肉一刀一刀片下来。

没有割够诏书中的刀数前受刑者就死了的话,行刑官也会受到惩罚。而受刑者死后尸骸不准收殓,要挂在行刑柱上曝尸几日,以昭告天下此人的罪行。

这样惨烈的死法令人不寒而栗,而凌迟这种刑罚也被列为满清十大酷刑之首,很少有人能想出来比凌迟更残忍的行刑方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宋朝爱国抗金名将岳飞,却在奉诏撤军后被宰相秦桧陷害,顶着“莫须有”罪名遭受了比凌迟更加惨无人道的酷刑,最后惨死在大理寺。

铁骨铮铮的岳飞将军,一生以“精忠报国”为己任,从未曾想过,自己会被自己效忠的王朝统治者当作投名状,以媚敌国。

他也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奸相秦桧百般严刑拷打,甚至用上了闻所未闻的“披麻拷”和“拉肋之刑”来毒杀他,虽然意志坚强的岳飞自始至终未曾招供,更没有流露过一声痛呼,但当时行刑者和审讯者都抬手掩面,不敢看岳飞的凄惨模样。

秦桧当年对岳飞用的“披麻拷”和“拉肋之刑”到底是什么刑罚,让岳飞的政治宿敌都忍不住为他的惨状鸣不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岳飞究竟被判什么罪名,让秦桧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毒杀岳飞于大理寺?而宋高宗为何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使岳家军抗金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皇帝昏庸,北宋南宋危如累卵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在乱世之中能够活到八十一岁高龄,并且死后葬于皇室永思陵,配享太庙,落得个寿终正寝,已经实属难得的幸运之人了。

但在宋高宗自己看来,他的一生简直是战战兢兢、窝窝囊囊,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最后还落得个骂名缠身。

1107年,宋高宗出生在北宋朝廷风雨飘摇之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的父亲宋徽宗赵佶因为痴迷书画,不理朝政,一心宠信奸臣蔡京,任由其行使私权横征暴敛,早已引发了百姓不满。再加上辽人屡屡侵犯边关,积贫积弱又腐败不堪的宋朝军队根本无力抵抗,导致边关战乱频仍。

1111年,北宋派遣使者到金国,打算联金抗辽,可惜实力不济的北宋军队根本比不过金人的战斗力,导致金人先一步攻占辽中京大定府,北宋朝廷被迫将每年进贡给辽的岁贡转给金朝。

而金人得了这一甜头后,决定效仿辽朝,攻占大宋,享用大宋江山,当时年幼的宋高宗赵构被金人掳去做质子,在金营之中受过不少凌辱的宋高宗,从此留下了金人野蛮强横,实力不容小觑的心理阴影,也开启了他小心翼翼到堪称窝囊的一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26年,金军大举进攻北宋都城东京,没有成功,但是仍然围城数日,要求朝廷送王公贵族和宰相作为质子出使金营。

宋钦宗召集诸位王爷,问谁能替他出使金营,他必有重赏,等了许久都无人应答,钦宗便直接点了当时还是康王的宋高宗,让他带蔡京跟随金人出使金营。

宋高宗心底当然不愿意,但是无奈君命难违,他只得亲去金营。

但是年轻的宋高宗还是颇有些胆识,而且君子六艺中的骑射技术掌握的相当不错,这让金军以为他是将门虎子,而不是真的康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心生疑窦的金人让北宋送肃王赵枢前来,将赵构送了回去。

经过这一次事件,赵构被宋钦宗封为太傅,官升几级,而且赋予他掌管靖江奉宁军和桂州的军权以及执政权,一时间在王公贵族中风头无两。

可惜赵构和他的父亲宋徽宗不愧是亲父子,虽然手握重兵,权力极大,但他却一心只有书法技艺,全没有肃清朝政、保家卫国之志。

1127年,金军攻破汴京,将无数珍宝奇玩、钱财礼器、经书典籍和后宫妃嫔劫掠一空,就连九五之尊的宋钦宗和已退居太上皇之位的宋徽宗都被金人掳去做人质,北宋朝廷遭受前所未有的奇耻大辱,史称“靖康之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皇室人脉凋零,皇子皇孙死的死,被抓的被抓,混乱之际,27岁的宋高宗赵构被元祐皇后孟氏直接指定为皇位继承人,完全无意于皇位的宋高宗不得不“临危受命”,接下了烫手的传国玉玺,几乎是被迫成为了南宋的开国皇帝。

不难想象,一个从小活在金人阴影下的皇帝,会对金军有怎样的畏惧情结。

从登临帝位那一天起,宋高宗就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避免金人的戕害,在能够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的基础上,再谋划如何保住南宋朝廷皇室根基。

于是宋高宗一方面利用抗战派如李纲、宗泽、韩世忠、岳飞等人,抗击金军和伪齐朝廷,让金人和伪齐对南宋朝廷不敢造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方面偷偷重用主和派王伦、秦桧,向金军求和,希望金人能够接受南宋朝廷每年进贡、割地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件,从而放过他和皇室宗亲。

抗击金军,精忠报国反遭陷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心要将金军杀回老家、让南宋版图和统治力恢复北宋繁盛时期的岳飞,就显得与腐朽不堪的朝廷格格不入,也和一心求和的宋高宗理念背道而驰。

善于揣摩上意的秦桧知道宋高宗根本不想打仗,也不想杀去金营救回自己的父亲宋徽宗和叔父宋钦宗,只是碍于人伦道义不得不装作抗金的样子,其内心深处只想在临安南宋朝廷苟且偷生,尽享最后的荣华富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是他顺着宋高宗的心意,便向贪生怕死的宋高宗赵构屡进谗言,并在朝堂之上大肆宣扬金人势力强横,盲目抵抗只会导致皇室全族覆灭的悲剧命运,不如干脆与金人讲和,割地赔款以安抚金人,一来保全宋室江山,二来也能受到金人的庇护。

宋高宗和许多主和派的朝臣本身就对金人心怀畏惧,听了秦桧的话之后逐渐被洗脑,觉得保住宋朝基业,在临安城做好南宋的朝臣也挺好。

被洗脑成功的主和派官员和王公贵族眼中,一直主张击退金军,恢复大宋版图的岳飞简直是他们和平道路上的绊脚石、拦路虎,必须除去岳飞才能获得南宋的长治久安,才能让他们平平安安地度过余生,而不是每天活在战争的恐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40年,完颜宗弼攻打宋朝,岳飞上书朝廷,愿意身先士卒,率领岳家军挥师北上,将入侵的金军杀回老家去,让他们再也不敢轻易攻打宋朝。

岳飞一手训练出来的岳家军军容整齐,纪律严明,奉行“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的行军信条,从来不欺压百姓,非常受人爱戴。

岳家军上下都是渴望保家卫国的志士,每天跟着岳飞苦练杀敌本领,在战场上对阵金兵时更是勇猛拼杀,不遗余力。

岳飞的岳家军在金人中威名赫赫,许多和岳家军打过仗的金军将领常用感叹的语气,说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赞叹之语,这足以说明岳家军的实力极有可能将金军驱逐出境,夺回北宋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宋朝军民百姓和起义军听到岳飞要北上抗金,立刻云集响应,从四面八方前来配合岳家军,采取两面包抄、后路截击等方式,与岳家军一起夹击金军。

得到众多义士襄助的岳家军势如破竹,先后收复了郑州、洛阳等北宋城池,屡次大败金军,军民一时间奔走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