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团队陈龙副主任医师等人,实施了国内首批脉冲电场消融(PFA)手术,成功为66岁的房颤患者赵先生(化姓)进行了微创治疗。术后,赵先生恢复顺利,目前已康复出院。

据介绍,近两年来,赵先生时常受到心慌的困扰,发作的时候伴有胸闷、气短等症状。就在一个星期前,赵先生的症状明显加重,于是他慕名来到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教授的专家门诊就诊,经过系统的诊断评估,赵先生被确诊为阵发性房颤。

在马根山教授的统筹指导下,陈龙副主任医师团队对赵先生的情况进行了充分评估,决定采用脉冲电场消融(PFA)这一创新技术进行治疗。在麻醉团队的保驾护航下,陈龙副主任医师带领团队将消融导管分别送入四根肺静脉的口部和前庭实施脉冲消融,多部位共计放电70次,累计约140秒。术中电位标测显示肺静脉内及肺静脉前庭电位消失,提示手术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为陈龙副主任医师(右一)正在手术

陈龙副主任医师介绍,脉冲电场消融已经成为继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技术后,用于有效治疗房颤的最新消融方法。脉冲电场消融通过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组织施加间歇性的高强度脉冲电场,造成细胞膜电穿孔,导致组织不可逆性损伤,从而达到电隔离等消融效果。与以往的射频和冷冻能量相比,脉冲电场消融可选择性地损伤心肌,既能达到消融效果,又大大提升了手术安全性。由于放电时间极短,同时不依赖热效应产生组织损伤,因此可以提高房颤导管消融的效率和安全性。

据统计,目前我国约有2000万的房颤患者,但是只有20多万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很多阵发性房颤患者对房颤的科学防治认识不足,认为“忍忍就过去了”,导致就医不及时从而造成病情逐渐加重。专家提醒,如果是非器质性心脏病房颤,消融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朱迪迪 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