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主说:追根溯源

说起腕表,可能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瑞士腕表,但其实相对小众的德系表,实力也不容小觑,甚至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美学。

在范主看来,德系表不仅风格简约干练、机芯实力强劲,还有一种让人着迷的禁欲气质。懂得欣赏它的人,也是一入坑就无法自拔的节奏。拥有一块血统纯正的德系表,被许多表迷视为进阶路上的必修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讲到德系表,就不能不提德国的制表圣地格拉苏蒂。这座位于德累斯顿之南的小镇,从1845年起就是德国的制表中心,传承着萨克森悠久的制表底蕴,今天所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德国腕表品牌,根源都在这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范主和Boy A就受到德系表代表品牌格拉苏蒂原创的邀请,又一次来到德国。游览“易北河上的明珠”德累斯顿,体验萨克森王国旧都的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上的德累斯顿文化昌盛,萨克森国王也是钟表和科学仪器的狂热收藏家。格拉苏蒂小镇作为制表中心的兴起,也和萨克森宫廷制表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深入格拉苏蒂,更是让范主收获满满。之前在写《时间的战争》时,这座小镇历经兴起、毁灭与重生的故事,是最让我动情的篇章之一,如今“身临其境”探寻本源,也让我更直观地感受到德国制表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这次旅程,我还戴了心爱的格拉苏蒂原创七零年代“薄荷绿”,有种带它回家的亲切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格拉苏蒂原创CEORoland von Keith先生

今天,就跟着范主一起走进格拉苏蒂小镇与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探秘德系表的“小众高级“到底从何而来吧。

01

漫步德累斯顿
感受一座城市的美与坚守

德国的制表业,生于纽伦堡、兴于黑森林、集大成于萨克森。

历史上的德累斯顿,就是萨克森选侯国及王国的首都。著名的“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将这座城打造成了一座“巴洛克城市”,被称为“易北河上的佛罗伦萨”。
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也有着多舛的命运。1945年的德累斯顿大轰炸,几乎将老城彻底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在战后,当地人竟然从废墟中重建了一座“老德累斯顿”,以至于今天漫步在街头,依然可以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巴洛克艺术,时间仿佛凝固在这里,也不禁佩服德国人的这份“执拗”的坚守,一如德系表的性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累斯顿王宫曾经被炸得只剩没有屋顶的外墙,修复后仿佛回到了奥古斯特二世的时代,马车从宫殿前慢慢驶过,把人带回旧时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751年建成的宫廷主教座堂气势恢宏,颜色深浅不一的石块,风化出了历史的斑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圣母教堂有着阿尔卑斯山以北最大的石制圆顶,从高处远眺过去,看到的不止是旧日的庄严,街边彩色的房屋和屋顶,也带着当下的烟火气,格外美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温格宫可以说是“萨克森的凡尔赛“,这里有一座乐钟亭,悬挂着一座蓝色钟面金色指针迈森陶瓷钟。每天上午10点一刻,都会从这里传出华丽美妙的巴洛克音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温格宫的“历代大师画廊”更彰显着德累斯顿的文化底蕴。这里收藏了萨克森选帝侯从16世纪开始收集的雕塑和绘画作品,是全球最重要的古典绘画收藏机构之一,在这里看到了众多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的大师名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堪称镇馆之宝,创作于16世纪初期,描绘了圣母怀抱圣子从云端降下的景象,极富神圣感,画面下方的两位小天使动作表情又格外可爱。Boy A觉得画中的圣母特别美, 虽然画的神像,但是很有人味,也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从神到人的人文主义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茨温格宫中还有一个“皇家数学和物理仪器馆“,收藏了约500件历史科学仪器,其中还有一个”时间的进程“展厅,藏有许多文艺复兴以来的钟表,也可见当年萨克森统治者对钟表的痴迷,而宫廷中的御用钟表匠也对格拉苏蒂原创产生了关键的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人在理性严谨之外,对于音乐和艺术有着很高的审美和深深的热爱,毕竟这是盛产音乐巨匠的国家。德累斯顿也是一座文化中心,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都曾在森柏歌剧院演出,整座歌剧院俨然一座艺术圣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行走在德累斯顿街头,看着易北河静静流淌,你会发现这座城市的风景比想象还要美,夕阳下漫步在石板路,感觉如同走在画中,浓厚的艺术氛围,也让这座城市有着不一样的气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着流动的云朵和热气球,艺术学院的穹顶上“法玛女神”起舞展翅,蓝色的屋顶,和我的格拉苏蒂原创七零年代薄荷绿也是配一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美的熏陶中,这些地标都成为格拉苏蒂原创腕表的灵感之源。这枚偏心机芯倒置手表限量版,就将这些风景化作表盘上的雕刻图案,德式美学简直不要太迷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参观格拉苏蒂钟表博物馆

探秘德系表的前世今生

每一个制表业发达的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制表圣地。就像说起瑞士制表,总离不开汝山谷,同样,德国制表的辉煌,总是与格拉苏蒂小镇息息相关。

而想要了解格拉苏蒂的前世今生,那就必须要参观格拉苏蒂德国钟表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格拉苏蒂崛起在于天时地利人和

博物馆建筑所在的地方,前身是1878年成立的德国制表学校。在斯沃琪集团的支持下,格拉苏蒂市和格拉苏蒂原创在2006年共同成立了博物馆基金会,并修复了这栋建筑,2008年正式开放。

大楼保留了古朴的建筑风格,蓝灰色的屋顶与金色的大钟格外醒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门前的两座雕像十分可爱,一个“小学究”、一个“小钟表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且这里不仅是博物馆,格拉苏蒂原创的 “阿尔弗雷德·海威格制表学校”也开设于此,继续发挥传承制表匠艺的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博物馆,就看到格拉苏蒂钟表学校的塔楼钟的机芯,很是巨大,制造于1923年,一直使用到了1993年,也是格拉苏蒂历史的见证者。机芯旁,一条24级的蓝色“时间之梯”引领我们走入历史长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范主在《时间的战争》中曾经讲过,格拉苏蒂成为制表中心,离不开天时地利与人和。

格拉苏蒂位于德累斯顿以南大约30公里的地方,靠近德国和捷克的边境。历史可以追溯到1445年,早年是一座以银矿开采和冶炼为主业的小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博物馆中还展出了当地出产的矿物和矿工的工具。后来随着冶炼业的衰落,格拉苏蒂一度陷入困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当时萨克森钟表制造业总体呈上升趋势,对钟表和航海钟的需求量很大,可以说是天时;而小镇位于厄尔士山区,自然环境与瑞士的汝山谷也有相似之处,同样是山区,同样森林茂盛、资源丰富,制表大有可为,可以算地利。

更重要的是人和。1845年格拉苏蒂第一座制表厂建立,并培养出第一批制表学徒。这些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同时很多外地的制表师也慕名前来定居。人才的聚集奠定了格拉苏蒂制表业的基础,使这个小镇在新的赛道实现逆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钟表博物馆中,可以看到很多这些初代奠基人们的作品和使用过的仪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萨克森御用宫廷钟表匠弗里德里希·古特凯斯制作的旅行钟。他还为格拉苏蒂培养了两位大师——费迪南德·阿道夫·朗格和阿道夫·施耐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位再加上卡尔·莫利兹·葛罗斯曼与朱利叶斯·阿斯曼,并称为格拉苏蒂制表业的“四大元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的带领下,格拉苏蒂的制表业也蒸蒸日上,在当时以出产华丽且精准的怀表和航海钟闻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建立的制表学校,吸引了全世界的有志青年慕名前来,日后也走出了阿尔弗雷德·海威格等制表大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由“格拉苏蒂制表学校最年长学生”Hermann Goertz制作的天文艺术钟,更是令人震撼的存在。

为了制作它,钟表匠前后花了30年时间中间还经历了战争带来的颠沛流离,但他始终没有放弃。直到在格拉苏蒂定居下来才最终完成。

机芯由1756个部件组成,配备了可显示一千年的万年历、星图、日出日落指示等复杂功能。从1925年到今天,只有三次因修复而中断运转。站在这座钟的旁边,仿佛在看一个巨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系表标志性的美学元素,也诞生于这一时期。比如最初的四分之三夹板,就是当年格拉苏蒂制表师在车床技术不发达的时代,为了提高效率减少误差而设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鹅颈微调经由他们改造后,不仅具有调节走时快慢的实用性,还兼顾了美学价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苏蒂原创后来还首创了双鹅颈微调,更显曼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还见到了制表大师阿尔弗雷德·海威格研发的飞行陀飞轮,也是格拉苏蒂制表的重要遗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从美学观赏的角度出发,移除了陀飞轮的上方夹板,使得陀飞轮可以外露,看上去就好像“悬浮”一般。如今也是格拉苏蒂原创腕表的标志性设计,非常漂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逛博物馆的过程中,很多的展品都与我在写《时间的战争》时看到的资料相互印证,着实是一场令人流连忘返的旅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经典古董表继续为今天提供灵感

在全世界的制表中心中,格拉苏蒂堪称最命运多舛的一个。二战结束时的轰炸,几乎将这里夷为平地,大量图纸和装备也被苏军打包运走。民主德国成立后,格拉苏蒂的制表业又以国有企业的形式复苏。

钟表博物馆里的这片“腕表瀑布”,就悬挂了大量东德时期由格拉苏蒂制表厂(GUB)生产的古董表,十分壮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冷战时期,GUB生产的腕表因为品质较高,大多供应西德市场。博物馆里还摆放了一台1957年东德产的Rafena Atelier电视机,造型可爱,超级复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GUB生产的最著名的自动上链腕表是 "Spezimatic",这个词是特定型号的缩写,诞生于1960年代,到1980年为止生产了超过370万枚,也是格拉苏蒂原创复古系列的灵感之源。

比如这枚枕形表壳的Spezichron腕表,复古的设计今天看依然历久弥新,一秒钟就让我想到手上这枚七零年代大日历计时腕表薄荷绿款,仿佛见到了它的“父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同行的小伙伴还戴了蓝色盘,复刻度就更高了,“撞表”也让人很开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早在六七十年代,格拉苏蒂就已经各种玩转色彩,渐变光影依旧迷人,格拉苏蒂原创六零年代也曾推出一系列新表致敬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枚200米防水的潜水表,是不是能从格拉苏蒂原创SeaQ系列身上看到它的影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苏蒂德国钟表博物馆不仅仅是文物的宝库,还收藏了大量的档案,是历史研究的重要资料。

里面还有一个修复部,可以检修格拉苏蒂小镇出产的各种时计,无论钟表、怀表还是腕表。

我也在现场观摩了修复师修表的过程,古董三问清脆报时声响起,仿佛穿越了时光隧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我们来参观时,博物馆里还在举行“时间是女性的”特别展览,这个标题也是深得我心。欣赏到了形状多种多样的女表,很多mini size简直太可爱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博物馆中也有趣味十足的多媒体互动装置,在了解历史的同时,还能学到腕表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每个德表迷来说,都值得把这座博物馆放入此生必来的清单里。

03

探访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

德表魅力深入灵魂

探访格拉苏蒂原创制表厂也是这次的重头戏,之前无数次写到这里,终于能来格拉苏蒂小镇实地探访,感觉也是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制表重镇的核心,兼具专业与社会责任感

格拉苏蒂原创表厂位于小镇十分显眼的地方,占地面积超过10000平方米,建筑外观超级现代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既是表厂、制表中心,也是体验空间,从设计到研发制造,整个腕表的诞生过程都在这完成,参观者可以漫步其中,全方位体验纯正德系表的魅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走进其中,能看到会客休息区,极简风陈设和他家的表一样克制严谨。因为2000年开始品牌归属于瑞士斯沃琪集团旗下,所以显眼的地方还挂着海耶克先生的画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对表厂的深刻印象,就是它格外宽敞明亮,整个建筑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天井,拥有极佳的采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光,工厂里许多地方在白天都不需要人工照明了,不仅非常节能环保,也让我想起过去制表匠们借天光打磨零件的传统。

表厂处处窗明几净、布局明朗,很有德国人的严谨气质。中间还有一个圆形展示区,像精品店一样仪式感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环保也贯穿了格拉苏蒂原创制表的各个流程,比如格拉苏蒂原创经典的电镀工艺,就配备了一整套设备来专门控制污染,能够大大减少污水的排放。

你可能很难想象,在这栋现代化的大楼背后,蕴含着格拉苏蒂制表179年的悠久底蕴。一个个明亮的橱窗,让人仿佛穿越时光,从中回顾格拉苏蒂原创的历史。

极具德系美学特色的零件、放大的陀飞轮装置,讲述着它的发展故事,能感受到品牌的与时俱进,传统又摩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制表大师们的代代传承,同样很让我触动。很多制表师都在这里工作了二三十年,甚至有40年的老匠人,还有很多当地的年轻人,从十几岁开始就准备来工厂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表,可以说是刻在了格拉苏蒂人的基因里,而这座表厂,和整个小镇的命运紧密相连了一个多世纪,如同瑞士汝山谷一样,是整个德国制表业的精神源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还在表厂感受了他们的自助餐,吃着营养丰富的餐品,望着窗外治愈的风景,感觉在这里工作应该很有幸福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见到了格拉苏蒂原创CEO Roland von Keith先生。他是一个特别乐观的人,尤其擅长鼓舞人,和他聊天总能感受到许多阳光正能量。Roland也去过很多次中国,对中国的各种事物都带着满满的探索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设计自产一条龙,感受“原创”的力量

整个表厂最让我感到震撼的,还是格拉苏蒂原创在设计生产上的“一条龙”模式。

要知道,许多顶级制表品牌都会设立不同的工厂或与其他工厂合作,不同零件在不同地方制造再进行组装,但这里则很不一样。

近180年来,格拉苏蒂原创将德国制表引以为傲的手工打磨、装配传统发扬光大,始终坚持着原创设计、追求纯正自主制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复杂的机芯,还是精美的表盘,高达95%的零部件都是在格拉苏蒂原创表厂自主生产的,哪怕一颗微不足道的细小螺丝也是如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不仅有各种现代化的制表机器,更重要的是代代传承的德系制表手工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也是格拉苏蒂原创坚信的理念,为了达到理想中极致的效果,甚至还会专门研发制造最合适的制表工具,真·无愧于“原创”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正因此,这里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德系制表灵魂。

可以看到标志性的四分之三夹板、双鹅颈微调、螺丝固定的黄金套筒、飞行陀飞轮等等,在表厂身临其境,更加体会到手工工艺背后的匠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显微镜看各种精细的零件,更加令人赞叹。还见到了一位制表大师,现场演示陀飞轮的组装,需要极其精湛的技术与高度的专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拉苏蒂原创特色的珍珠纹饰,也在制表匠人的妙手下熠熠生辉,我也在制表师的指导下,体验了一把手工在夹板上打磨珍珠纹饰,感觉非常考验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用心又有实力,就该有底气展示出来。在表厂的展柜里,陈列着各种材质的自产表盘,从招牌漆面盘、计时盘到珍珠母贝盘,传递出原创的美学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也让范主想起当年参加斯沃琪集团的Time to move活动,还尝试过在格拉苏蒂原创表盘上压印出刻度,每一步都需要耐心,掌握火候和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各种形状材质的表壳,以及色彩缤纷的表带,几乎你能想到腕表的所有部分都是在这生产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整个高级制表业能做到这样从A到Z的品牌,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 店里种草新表,兼具严谨与浪漫

参观表厂之余,我还去到德累斯顿市中心的格拉苏蒂原创精品店逛了逛。店铺环境很有格调,也好像一个小博物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店里见到了新款陀飞轮腕表,表上面白天显示太阳,晚上显示月亮,和这里日和夜的风景呼应,实在太精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今年年初上市的女款小夜曲腕表,金绿色镶钻无比温润华美,格拉苏蒂原创的严谨高品质当中,还透着艺术和浪漫的基因,很适合当下的高知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枚腕表配成情侣表也很不错,浪漫与理性兼具的格拉苏蒂原创,越是了解就越为它的独特魅力所着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系表最打动我的,也正是它历经风雨,依然坚持自我的制表理念与独特匠心。这场探寻本源的旅程,也让我更加清晰地感受到了历史的脉络与现实的魅力,这样的格拉苏蒂、这样的格拉苏蒂原创腕表,叫人怎能不爱上?

图片来自品牌、商务范拍摄,部分来自网络

商务范出品:编辑 Kien Queenie | 运营 T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