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6月12日,在马鞍山雨山区向山镇小王村东侧地块“生态修复+”工程现场,工程车正将边坡修整下来的土石运往凹陷处。此前,小王村“生态修复+”工程西区已于去年基本完工,东区于6月8日进场施工,预计8月完工。待完工后,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生态修复类就全部完成了。

向山镇小王村东侧地块及周边区域位于凹山湖西北侧,原来是小龙口尾矿库,后来在尾矿库上建有一处石料加工厂。石料加工厂被取缔后,该区域起先进行了简单整治,但现状地表大部分仍处于裸露状态,水土流失严重。经过多年开采,该地块在地表形成了南北向最长236米左右、东西向最宽250米左右、底面标高最低43.5米左右和顶面标高最高68.3米左右的露天宕口;矿区内分布有多处高陡边坡,土壤植被、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产生了较多的地质环境问题,对当地自然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也对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生态修复刻不容缓。

“空中俯视可以看到,小王村东侧区域南邻向山地区规划的大黄山—凹山湖生态绿心,北侧紧邻向山产业园区,区位优势较为明显。这块区域修复完成后,将形成一处生态走廊。”两山公司工程部副经理赵天祺介绍,本次小王村“生态修复+”工程为地块内铁路两侧东西区域,总体修复面积为10.66公顷,其中,铁路西区修复面积为5.31公顷,现已施工修复完成,本次设计主要针对铁路东区5.35公顷的修复面积进行施工。

赵天祺介绍,本次施工的小王村“生态修复+”工程东区,在通过对土质边坡稳定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向山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等,将微地形改造设计与山体修复融合在一起,通过削坡减载、机械结合人工清坡、顺坡堆积、边坡复绿等措施,使不稳定边坡得以系统治理,最终实现生态修复。

除了小王村“生态修复+”工程东区进场施工,本月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还有一个新完工工程——雨山东路改造工程(伟星蓝山—泰山大道段),此前该工程已实现通车,今年5月,施工人员对道路两侧进行绿化,实现香樟树回迁,计划6月验收完成后移交市市政处管理。“雨山东路改造工程(泰山大道—南山大道段)目前正在对南侧人行道的电力工井和排管进行施工,改造完成后该路段道宽将达到46米,预计8月完工。”赵天祺说。

据悉,向山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EOD项目从2022年初开工建设,共包含39个子项目,目前已施工38个、累计完成投资38.22亿元,已有16个子项目完工,主要集中在矿山生态修复和水系治理等方面。

截至目前,向山地区全域水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区生态修复初见成效,城乡人居环境大幅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向山地区实现了“固山”“截污”“增绿”的目标,已逐步恢复向山地区绿色生态底色。

今年4月,雨山区7个向山地区EOD产业导入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涵盖了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绿色食品等多个方面,将有力促进雨山区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对加快向山地区生态修复与绿色转型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未来,随着向山EOD项目不断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绿水青山”将真正向“向山向美”转变。(张令琪 雍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