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天气燥热,在梧桐遮天蔽日的西安师大路,镐媒体·《中亚观察》见到了4位中亚留学生,坐在身形高大的他们对面,瞬间被活跃的氛围包围,大家纷纷热情地打招呼。

事后才知道,相熟的塔吉克斯坦人见面,要逐一问候对方所有家里人安好。

在媒体镜头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就读于西安外国语大学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米娜,她来自塔吉克斯坦第二大城市——苦盏市(又称胡占德市),曾经是“古丝绸之路”重镇,如今为中亚旅游胜地。

米娜是典型的中亚长相,棕黄色皮肤,鼻梁高挺,五官深邃。今年,是她来到西安的第五年,已经能够讲出一口流利的中文。谈及中国古诗词时,她甚至会兴奋地背几句。

这种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体现在一点一滴中,米娜曾经参与中国-中亚峰会志愿活动、拿到“中国故事”演讲比赛一等奖、喜欢易俗社文化街区……

在各种文化交流活动中,中亚留学生的身影频频出现。这是因为中国已成为塔吉克斯坦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官方信息显示,目前在华塔吉克留学生超过5000人。

米娜是无数个来自中亚的留学生在中国的缩影。不一样的是,她更像个文化传播使者,穿梭在各种中国文化活动当中,将自己的理解讲给很多人听。

中亚留学生的西安初印象

2019年秋,16岁的塔吉克姑娘米娜独自登上飞往中国西安的飞机。

长达十个多小时的旅程,她望向窗外却未能入眠,她有一些迷茫,又有一些好奇,因为不知道这个未知的世界长什么样子:有没有汉堡?有没有人和她一样说着同样“蹩脚”的中文?

直到飞机落地咸阳机场,打断她的思绪。

那天空气里还残留着烈日的气息。米娜擦了擦额头的薄汗,在忐忑与不安中,抵达西安外国语大学。

她分外感慨:“第一次坐地铁就是在西安,我的家乡交通很不方便,没有地铁也没有双层公交。”因为塔吉克斯坦国土面积的93%为山地,地形地貌复杂,长期以来都存在区域铁路网络覆盖面不足、基础交通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苦盏市(胡占德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苦盏市(胡占德市)

尽管在家乡学习了一些简单的汉语,但用起来却远远不够,面对一系列复杂的手续和想家的情绪,米娜最开始常常躲在被窝里哭。

因为不太会中文,那一个月她天天吃兰州拉面,连店老板都记住了她。渐渐地,她开始走出学校,穿行于大街小巷了解这所城市。人流密集、繁华热闹的大唐不夜城和小寨,她去了很多次,她很感慨,如此多人只有在家乡盛大的节日才能见到。

最让她震惊的是物流速度,这是家乡的网购平台不可比拟的。“我喜欢中国的网购,拼多多和淘宝很好用,还有遍地都是折扣店。”

现在,穿汉服、写对联、逛西安老街区、参加各种文化交流活动已经成为米娜及其同学的日常,时不时她们还组团出现在中国一些主流媒体的报道中……

时间久了,他们越来越适应这里的生活。来自土库曼斯坦的白玺,平日喜爱在山间喝茶听雨,走完中国十几个城市后,考虑将来下江南做贸易;同样来自土库曼斯坦的成功,买下了一辆帅气的“小电驴”穿梭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来自哈萨克斯坦的金森成,则想在高校进一步学习中文教育,毕业后返回家乡做一名汉语老师。

塔吉克斯坦的汉语潮

“越来越多的中亚学生来到西安,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特别多。”

米娜说,塔吉克斯坦有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汉语专业,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也越来越多,去中国留学的塔吉克斯坦学生数量比过去明显多了好几倍。

官方数据显示,2023年中亚五国共有1429名留学生在陕西高校学习。而在塔吉克斯坦目前建有两所孔子学院,每年为4000名左右的塔吉克斯坦青少年开设学习汉语和了解中国文化的课程。

米娜觉得自己与中国缘分颇深。她的外公曾在中国做贸易商人,常常为家里带去中国最前沿的消息。她的母亲是当地一名大学老师,在米娜13岁的时候让她旁听大学生的中文课,从小就告诉她学习中文的多个好处,也非常希望米娜能到西安发展。

“我姨妈的女儿也在西安留学,她可以帮助我申请(留学)。”米娜讲道,不止自己,同在西安外国语大学就读的许多中亚留学生,都曾得到过自己在华亲人们的建议,或是分析哪座城市更好,或是规划学校、专业。他们身边似乎都已经有不少亲戚朋友分布在中国各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米娜通过中文四级,正式申请就读西外汉学院本科(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身边很多朋友学这个专业是想将来回国做汉语老师,因为中亚国家对汉语老师的需求比较大,但她想做些别的工作,如果没能留在西安,她想回到家乡开一家贸易公司。

因为塔吉克斯坦的中资企业与中塔合资企业越来越多,中塔之间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塔贸易额超39亿美元,同比增长53.5%。截至2023年5月,在塔中国企业有300余家,涉及能源、纺织、矿业、农业等领域。

陕哈一名常年负责留学生工作的老师讲道,“中亚留学生本科毕业后大多选择返回家乡工作,或者留在中国申请读研。”

米娜属于后者。正值毕业季,米娜忙着毕业答辩的同时还在申请研究生。她们和大多数国内的学生一样,也面临着就业难题,她想着再提升提升学历,将来留在西安成为一名翻译。

做一名中塔文化使者

疫情期间,米娜曾在学校果蔬超市做志愿者,认识了店里的老板娘母女。她们常常带着米娜在西安各地游玩,曾带她去自己的家乡摘猕猴桃,米娜觉得眉县的猕猴桃比塔吉克斯坦进口的更甜。

这对母女给了她很多帮助,时不时会让她想起远在塔吉克斯坦的家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句子便脱口而出。

从听到中文问候“很懵”,到诗词歌赋信手拈来,甚至还能唱几句《西安人的歌》,米娜期望自己精进中文学习的同时,以后能够成为一名文化传播使者。

她仍记得在大唐不夜城表演中亚的茶艺与舞蹈;在2024年“未来之桥”中国-中亚青年领导人研修交流欢送招待会上,欢快演唱了一曲《欢迎来到我的苦盏市》;被邀请作为中亚五国学生代表之一出现在2024年丝路春晚……

但让米娜觉得意义最重大的,还是去年的中国-中亚峰会,米娜作为志愿者为来自各国的宾客、记者讲解兵马俑、“一带一路”、硬币等人文领域的发展历程。

此外,米娜还觉得,自己多了些“西安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春节,米娜回到苦盏市。苦盏是丝绸之路重镇,作为塔吉克斯坦重要的交通枢纽,塔国很多进口商品总是通过这里再运往全国各地,同时也有着中亚规模最大的集市之一的班沙姆别巴扎。这里有很多中国人,她一旦遇到,总爱拉住对方聊个不停。

塔吉克斯坦民族大学孔子学院前任中方院长日前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提到一组数据:2023年,访塔中国游客达1.3万人,位居第四。

这种日渐密切的交流还体现在随处可见的生活用品上,苦盏市的超市几乎都是来自中国的衣服、鞋子。

那段时间,米娜产生了一个想法:想留在西安工作与生活。米娜还有个弟弟,正在读高三,米娜妈妈想着,如果有机会把儿子也送到中国留学。

(图片来源: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学院、曲江新区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