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不仅能喝到咖啡,吃到披萨,还能上外教课。”夕阳西下,在黄山宏村这座古老的村落,商业街尽头为“小宏帽”志愿者们留了一盏灯。

近日,由塔川阿琳娜花园民宿主理人阿明主持的第一期“英语角”活动在宏村阿琳娜披萨店正式启动,20余名青年相约“夜校”。其中就包括在村里经营着几家文创咖啡店的“原乡人”孙敏,他也是二十年前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国家名片”——4枚特种邮票中“月沼八角邮票居”如今的店主:“来店里的外国朋友越来越多了,总想聊上两句,听说这里开课,第一时间就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说:宏村打造“村”字号“国际会客厅” 黟县供图(下同)

语言的学习,和当地主导的旅游产业一样——有着为文明交流“架桥”的作用。在首个国家级“村”字号旅游度假区公布之际,如何抢抓“大黄山”战略机遇,站稳炙手可热的乡村旅游历史文化类目的地地位,在大黄山区域打造独特优质、青春友爱的“村”字号“国际会客厅”?宏村正在尝试给出自己的答案。

“本土味”打底 “国际范”加持

层峦叠翠,粉墙青瓦,集中连片、保护完好的古建筑群,天人合一的营造智慧、尚文重教的文化生态,早已融入人伦日常,构成了最具代表性的皖南古村落之一——宏村如今乡村生活的实态。这些重量级的文化旅游资源,也是宏村打造展现世界文化遗产古村落形象的“会客厅”的底气。

近年来,宏村立足山水人文资源禀赋,凭借“国际化”打法,不断在业态融合探索方面“磨刀亮剑”,锤炼“国际范”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世界文化遗产品牌价值持续攀升。

黄山悦榕庄毗邻卢村木雕楼群而建,洲际集团旗下金普顿、英迪格等国际知名酒店品牌入驻域见未来、龙江文旅酒店板块;哈根达斯牵手宏村,联名冰淇淋一经推出,火爆古村春夏旅游市场;安徽省首台、国内一流的大型文化实景演出《宏村·阿菊》点亮古镇夜经济;西宏168国际超级越野赛、世界文化遗产徽州古村落定向精英赛在宏村接连鸣枪开跑,中国黄山自行车公开赛等一批特色体育赛事品牌就势安家;“艺动中国”国际水彩艺术季吸引美、英、俄、意、澳等国家一批水彩艺术家采风创作、交流展示;中欧商学院EMBA实境课程将宏村作为固定教学基地,上海商学院“马拉维发展和治理研修班”等涉外培训学员慕名访学,非遗研学“会客厅”蓬勃发展,古徽州大地上的全新沉浸式课堂得到新西兰中国友好协会奥克兰分会会长迈克·道森“徽文化,绝了!”的称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际化服务助力心意相通

为进一步保障外籍游客入境游安全无忧,着力营造友好和谐的旅游环境,宏村着手推进支付便利化,在旅游主线路8家精品商铺试点部署外卡POS机。同时,聚焦服务国际化,主动链接在镇域内创新创业的外籍人士资源,与奥地利籍友人阿明达成合作,以旅游英语为重点,每周四晚6:30面向经营户和由镇村干部组成的年轻“小宏帽”队伍,免费开设跨文化交流体验课程,不断加快“国际友好景区”建设步伐。在今年3月第一期“小宏领”乡创客沙龙上,阿明同样受邀作为主讲嘉宾之一,以“吾心归处是吾乡”为题分享了来宏村游玩并最终决定在此创业的故事:“来宏村旅行之前,我们从未计划过在这儿定居,这三年间,宏村给我们的体验是全新的、充实的,既惊喜又难忘,温暖且成功。”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5月底,德国下萨克森州代表团一行参观访问黄山市,离开宏村前,州长施特凡·魏尔在卷轴上提笔留念:“衷心感谢在贵村的难忘之旅。”村委会主任汪红伟则将印有宏村四时美景的影集赠予州长。在一场“双向奔赴”中,这片乡村从8角邮票的方寸版画里走出,解锁了大洋彼岸“朋友圈”版图的一块。

从高高的马头墙望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宾朋从单纯地体验山川之美、古建筑之美,到在徽州文脉之美、乡村生活之美中寻找共鸣。而在宏村这间主客共享、近悦远来的“村”字号“国际会客厅”里,乡村旅游这一民生产业、幸福产业,也正一步步向世界呈现和传递着新时代“大黄山”建设的澎湃活力。

通讯员 王德馨 何彦铭 新民晚报记者 吕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