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河北频道

高楼鳞次栉比,道路阡陌相通,休闲广场、儿童乐园、便民服务中心一应俱全……在河北省康保县张纪新城,现代化的居住设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作为康保县张纪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张纪新城让11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的1995户、6016名易地搬迁的村民住进舒适的楼房。

易地搬迁集中安置让村民搬出穷乡奔小康。6月10日,在张纪新城旁的一家服装厂里,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赶制订单产品。张娥既是张纪新城的居民,也是厂里的缝纫工。她说:“我在厂里每天工作半天,每月能挣1400元。在家门口就业,不仅生活稳定安逸,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在这家服装厂,像张娥这样易地搬迁后成为缝纫工的还有20多人。

如何让易地搬迁群众住得好、留得下?产业是帮助他们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康保县不断加快产业项目建设,发挥区域生态优势,依托丰富的“风光”资源,大力抓招商、兴产业、上项目,帮助群众致富增收。

同时,康保县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居民实现在社区医院就医。“我们在这儿生活特幸福,心里特踏实!”张娥笑着说。如今,张纪新城已建成了“10分钟服务区”和“三公里就业圈”,直接把厂房“拉”进安置点,把产业“安”在家门口,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河北鸿蒙制氢、中智天工光伏电站、康保生态循环智慧农业示范园区等多个项目集聚在此,带动张纪新城11个村的集体经济从2019年搬迁前的41.3万元飞跃至2023年的639万元,解决就业2200余人,人均月增收2800多元。

村民搬进新房子,过上好日子。在家庭收入上,张娥算了一笔经济账:村委会帮她把家中的24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收入3600元;每年粮食补贴2280元;她在服装厂打工,为照顾小儿子上半天班,每月有1400元收入;丈夫在金丰薯业打工,每月有4000元收入,一年她的家庭收入就能达到7万多元。这是“有数的账单”,更让张娥感到欣慰的,还有“无价的财富”——那就是安置区舒适的环境、便利的交通、优质的教育和贴心的服务。(亢春宁、刘雅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