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蔡明

博洛尼家居创始人,中国居住生活方式研究课题发起人,电视剧《奋斗》主角陆涛原型,连续创业者,潮牌沙发品牌创始人,自媒体博主,《赢在中国》、《非你莫属》节目嘉宾。

空间档案

#房屋位置:北京朝阳区高碑店商圈

#居住面积:1000㎡+

#家装花费:180w

#设计方式:个人主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完美兼容生活和工作的家是什么样的?

蔡明的家位于北京朝阳区花园里文创园,这里既是他的家,也是他的工作室。

现代简约的风格营造出博物馆式的家居氛围:偌大的会客厅可以休闲、办公、开会、见朋友,同时也展示新研发的家具产品;科技智能感的厨房既具有实用功能,也是他爆款视频的拍摄场景;独有的室内超高空间,让大型家具和艺术收藏品有了容身之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家,蔡明的生活和事业是完全融为一体的:11 间客房足够容纳新业务的员工起居,团队们吃住都在一起。被誉为“混娱乐圈的企业家”的蔡明,产业横跨家居、餐饮、影视、文旅、汽车等领域。

他是圈内的社交达人,沙发和自媒体是他当下的重点发力方向。“家居空间的痛点是软装可变性太少,我希望沙发、地毯、壁画、床品……可以变得更有趣、有美感、有变化。”蔡明希望凭借多年对时尚、艺术、美学等新奇事物的关注,开创出一条新的赛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家居空间的颜面担当,沙发可谓客厅里的社交C位。蔡明新开创的潮牌沙发,以社交新媒体为流量依托,在全网打造了“蔡明说软装”的个人IP,在短视频中,他头顶沙发横穿威尼斯,去意大利当“王婆”全球联姻,请国际著名建筑师马岩松设计沙发,分享自己的家居好物……

蔡明把沙发当做画布,将社会热点话题事件变成自己的公共表达。他研发的系列沙发是可充气的,其中一款叫“到此一游”,被他压缩成小包带到全世界去旅行,沙发罩是与当地文化连接的美学表达,他计划走遍全世界100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起将公司发展壮大,蔡明更喜欢和享受“从0到1”的过程。“起步阶段靠的是洞察力和商业敏感度,它的背后是战略,是顶层设计。”他渴望探索和体验人生,追求不断的创新和创造,而不断复制模式和追求最大化的成功并非他生活的动力。

从橱柜到衣帽间,从装修到全屋定制,作为博洛尼创始人,以及家居家装行业诸多专利和成绩的开创者,他自嘲:“自从我不再管具体的业务之后,我们公司比原来强多了。”再次出发的他,选择拥抱互联网和流量。“做品牌高高在上惯了,做自媒体的话就是要同频和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蔡明携手马岩松共创「丘CHIO」沙发,亮相米兰国际家具展及米兰设计周,进行了一次中国家具的出海行动,他们的愿景是让中国设计真正进入千家万户。“他想做一个能够走进更广泛家庭的产品,而不只是一个摆在金字塔里的雕塑式的纯艺术家居。”他形容这次与马岩松的碰撞合作,不只是物品和摆设,而是空间和生活,让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更奇妙的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住范儿一直关注新中产的人性化设计和个性化装修,您是怎么理解这个概念的?

A:从事家装行业20多年,一直在给大家归纳风格。真正用起来的时候,包括很多顾客家设计完的时候一个样,住进去一年之后就全变了,因为一旦填满了生活的记忆,或者是铺满一地小孩的东西,家就完全变成了真的家。原来的家应该叫摆拍的家,就是没有生活痕迹,一切为了美学的家,住进来之后就是生活了。所以,后来就是主打一个随意,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来,家也不是为了给别人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您如何看待近些年家居风格的演变?

A:风格的演变我觉得还是挺清晰的,最早 的话就是所谓法式欧美奢华风,大概五 六年前就戛然而止。后来基本就变成轻 奢和现代,这两年的话非常明显的就是 侘寂和中古风。第一代人需要奢华,是对自己多年来辛勤努力得到的犒劳,所以大家一切都往奢华上走。奢华这段过去之后就进入到侘寂风,就是不完美的美嘛。寒寂高古,淡泊归隐,物哀幽玄。自然复古残缺,这种粗粝不完美,代表了一种松弛的状态和美学精神,视觉上不奢华,但实际上成本挺高的,所以其实做侘寂还是挺费钱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您过往装修经验中有什么可以分享的心得吗?

A:首先,家装已经到了个性化时代了,完全没有必要跟着所谓风格走。第二,家庭空间中要做够足量的收纳,这样的话家里不容易乱,但是有留白才能自由呼吸,这种创意的空间、艺术的表达和美学的部分要留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最近做家居博主的感受?

A:做自媒体的话粉丝反应是非常及时的,完全跟你想的不一样,你觉得你挺自豪的点,人家根本不在意。比如我做了一个 200 多万观看量的视频,叫28个厨房好物。我那天很随意地把厨房那些东西给盘点了一下,结果当天就冲上了 150 万播放量,所有评论区的留言跟我的思路完全不一样,都在吐槽“差生工具多”,说你这是不会做饭,这玩意儿能做饭吗?我以为人家会觉得我厨房设计的好,但是他们给你及时的反馈,让你知道广大的粉丝是怎么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做自媒体也是你对抗焦虑和抑郁的一种方式?

A:之前做我们的文旅项目,赶上中国地产最差的时候,所以那时候理想突然就崩塌了,然后就开始焦虑了。三个月体重降了 20 斤,我人生多少次想减肥都没减下来,这玩意一下就下来了。这个过程就是从暗无天日的三个月,感觉生活没有意义,没有希望,体重降了 20 斤,转成了抑郁,到做了一个更有挑战的新事物,让自己从这个抑郁的状态中脱离,大概加起来五个月,最后就走出来了。

我努力在做粉抖音,从来没有变化如此之快的时代,截止到今天我已经迭代了第30次,从赛道迭代、表现形式迭代、语言形式迭代,是我所有经营企业没有遇到过的挑战,导致我都没功夫抑郁了。我们痛点就是粉丝上得太慢,还应该再快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Q:作为《奋斗》中陆涛的原型,如何引领LOFT成为流行的空间符号?

A:《奋斗》当时作者是石康,是我同学。当时他要写一个设计公司的老板陆涛,就到我们博洛尼的办公室去实习,跟着我开会,跟着我旁听处理事儿,体会设计公司老板应该都干嘛……厂房里边当时有一个我的办公室,就是一个两层LOFT,石康印象特别深刻,他觉得LOFT空间又大又自由,能够把工作生活融合在一起。中国的LOFT这个概念就是从《奋斗》开启的,然后影响了很多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