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12位皇帝中,要说哪个皇帝的儿子们最多,那一定是康熙皇帝了。康熙皇帝一生智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三次亲征葛尔丹,驱逐沙俄,件件都是大事,但是也不影响他生孩子,康熙一生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参与序齿的儿子有24人。

对于康熙的这些儿子们,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九子夺嫡事件了。9位成年的皇子参与了夺嫡事件,最终是低调的老四胤禛胜出。其他皇子或被囚或被杀,下场大多都很惨,本文不聊这些成年的皇子,聊聊康熙那些小儿子们(康熙第17子以后的儿子们),看看他们后来都取得了什么爵位,都有怎样的事迹。

1、第十七子胤礼

胤礼,生于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比雍正帝小19岁,康熙年间因为胤礼年龄小,加上他本人性格原因所以没有参与夺嫡事件,整个康熙年间他也没有获得什么爵位

雍正继位后,名字改为允礼,受封为多罗果郡王,管理理藩院、正黄旗蒙古都统事务和镶蓝旗汉军都统事务。雍正六年(1728年),允礼被雍正帝晋封为果亲王,此时他兼任正黄旗蒙古都统、镶红旗满洲都统、镶蓝旗汉军都统和镶蓝旗蒙古都统四职,此后他又相继管理工部事务、管理宗人府事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亲王允礼

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帝驾崩前,命果亲王允礼与庄亲王允禄,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户部侍郎海望等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即将继位的乾隆皇帝。

乾隆三年(1738年),果亲王允礼病逝,终年42岁,因无嗣,乾隆皇帝将幼弟弘瞻过继给允礼并让他承袭果亲王的爵位。

2、第十八子胤祄(xiè)

胤祄,出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年),比雍正帝小23岁,本来是康熙的第28个儿子,因之前早夭的哥哥们,所以他序齿第十八,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早卒,所以也就没有爵位和事迹了。

3、第十九子胤禝(jì)

胤禝生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比雍正帝小24岁,本是康熙皇帝的第29个儿子,序齿为第十九子,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早殇,年仅三岁。

4、第二十子胤祎(yī)

胤祎,生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比雍正帝小28岁。雍正继位后,改名为允祎,雍正四年封为贝子,雍正八年晋封为贝勒。雍正十二年雍正帝命他祭祀皇陵时,他称病不去被降为辅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祎胤

乾隆皇帝继位后,允祎复封为贝勒,乾隆皇帝命他守护泰陵(雍正的陵寝)。乾隆二十年(1755年),允祎病逝,终年49岁,其子弘闰承袭贝子爵位,子孙循例递降,以不入八分镇国公世袭。

5、第二十一子胤禧(xǐ)

胤禧,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比雍正帝小33岁,雍正八年被封为贝子,同年5月晋封为贝勒,雍正十三年晋封为慎郡王,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病故,终年47岁。胤禧因没有儿子,所以在他过世后乾隆帝将自己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过继给胤禧为孙子,使其承袭了慎郡王的爵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胤禧

胤禧虽然在政治上没有多大的建树,但是他在艺术方面有很高的造就,他能诗善赋,还精于书画,他也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诗赋造诣让大侄子乾隆极为佩服,所以在雍正十三年乾隆继位后就马上封他为郡王。

6、第二十二子胤祜(hù)

胤祜,生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比雍正帝小34岁,雍正帝即位后改名字为允祜,雍正八年(1730年)封为贝子,十二年(1734年)晋封为多罗贝勒。

乾隆年间一直总理三陵(顺治、康熙、雍正三位皇帝的陵寝)事务,政绩卓著,反映并解决了不少三陵周边的贪污、盗窃、陵园失修事务。

乾隆九年(1744年)病于任上,时年33岁,乾隆帝为此痛悼不已,几番追思。死后由长子弘昽降等承袭固山贝子爵位。

7、第二十三子胤祁

胤祁,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比雍正帝小36岁,雍正帝即位后改名为允祁,雍正八年(1730年)被封为镇国公,乾隆继位后,越过多级被封为多罗贝勒。

允祁虽贵为皇子宗亲,但是他不受哥哥雍正帝和大侄子乾隆帝的喜欢,雍正年间,雍正封了自己众多的小弟弟要么是贝勒、要么是郡王、要么是亲王,唯独胤祁被封了个镇国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康熙诸子

乾隆十九年(1754年),允祁被连降两级从贝勒又降为镇国公,乾隆四十五年68岁时才晋升为贝子,两年后又晋升为贝勒,乾隆四十九年又加封了郡王的虚衔,但是不领郡王的俸禄。

乾隆五十年(1785年),允祁病逝,享年73岁,他是康熙所有儿子中最后去世的一位。

8、第二十四子胤祕(mì)

胤祕,生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比雍正帝小38岁,比大侄子乾隆皇帝还要小5岁,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为和硕諴亲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去世,终年57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胤祕

作为康熙最小的儿子,胤祕虽然没有得到较多的父爱,但是他的哥哥雍正帝把他当亲儿子来养,雍正十一年,胤祕刚好满十八岁,雍正帝给宗人府谕旨“朕幼弟允祕秉心忠厚,赋性和平,素为皇考之所钟爱。数年以来,在宫中读书,学识亦渐增长。朕心喜悦,著封亲王”。所以相比其他的兄弟,胤祕受到的待遇还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