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印度方面对中国公民实行了非常严格的签证政策,这不仅给在印度的中国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也严重影响了中印两国的商业交流和合作。据多家印媒报道,因为与中国关系的日益紧张,印度电子制造业在过去的四年里,损失高达150亿美元,并且失去了多达10万个工作岗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电子制造业的高管透露,“目前,有四五千名中国企业高管的签证申请,一直在等待印度政府的审批”。这不仅阻碍了印度电子制造业的进一步扩张,还使得许多项目,因缺乏关键人员而无法顺利进行。

尽管印度政府声称,“已经建立了10天内审批商务签证申请的机制”,但实际情况是,签证审批流程仍然需要30天以上。此外,由于担心在印度可能面临逮捕的风险,许多中国工程师对前往印度工作非常谨慎。有印度业界的匿名人士透露,“如果印度需要50名中国工程师,来协助印度建厂的话,只有两成的人愿意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印度信息技术制造商协会,以及移动电话与电子产品协会,纷纷向印度政府施压,要求印度政府加快审批中国高管的签证。他们强调,“印度在相关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技术和技能的转让,以及效率流程的建立等方面,都离不开中国高管的协助”。

印度移动电话与电子产品协会还指出:“印度政府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原本旨在推动供应链向印度转移,但由于当前的签证限制,这一计划受到了严重影响”。他们估计,“如果中印之间的商业活动能够恢复正常,印度公司的国内增值率,会比现在高出4—5个百分点,还能为印度的手机行业,带来每年约18亿美元的额外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由于中印关系的紧张,以及印度对中国企业愈发严格的审查,许多中国公司纷纷选择不再对印度增加投资。一名印度行业高管担忧:“如果这些中国公司,最终选择离开印度,那么印度消费者很难获取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印度也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以及本土相关工厂的相继倒闭”。

还有印度业界人士指出,“中国手机制造商,对参与印度政府的“生产关联激励计划”持谨慎态度,这无疑会失去许多经济发展机会。自2020年以来,如果中国公司没有被排除在该计划之外,印度原本可以多创造至少50亿美元的出口收入”。

以中国手机制造商vivo为例,这家公司目前正面临印度政府“本土化”的强烈压力。据称,印度塔塔集团正在与vivo印度分公司,商讨收购多数股权或成立合资公司,印度政府期望印度当地的合作伙伴,在与中国手机公司组建的合资企业中,至少拥有一半以上的股份,并希望这些合资企业中的高管是印度本地的。

有印度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印度的手机制造业,还是由中国手机品牌占据主导地位,印度政府的打算,无疑是为了增加印度当地企业和高管,在印度国内手机行业中的影响力”。然而,市场经济强调的是自由竞争和公平性,印度政府的过分干预,可能会对别国企业在印度的投资信心造成负面影响。

美媒此前也提到,印度政府一直想在供应链中,把中国企业踢出去,但这么做注定不会成功。要知道,印度市场规模十分有限,其他国家的公司不太可能将整个供应链,转移到印度。印度如果拒绝中国企业的投资和技术,只会让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加艰难。

此外,中国目前主导着全球大多数的供应链,印度政府想建立一个完全排除中国公司和产品的全新市场,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某些国家希望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他们现在以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仍需要和中国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