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来湖南寻找灵感的记者陈永恒,意外的遇到了一个失去双臂的女孩,因为一些原因陈永恒没时间了解女孩的故事,这给他留下了很大的遗憾。

后来,陈永恒再次遇到这个女孩,得知她叫向丽萍,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小六岁的丈夫,还凭借着自己的双腿养活了两个可爱的女儿。

这位没有双臂的母亲是怎样用腿养活两个孩子的呢?她又为何会失去双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师的奇遇

2002年11月的一个下午,湖南龙山县的一处高山上,天空阴沉沉的,看样子随时都可能下起大雨。

来自深圳的摄影师陈永恒正沿着蜿蜒的山路拍摄风景,这时他看到前方转过一个弯,出现了三个头顶巨大茅草包的孩子。

三个小小年纪的孩子身体因为草包的重量弯成近乎直角,脸上尽是吃力的神情,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穿红衣服的女孩,她的眉宇间透着忧郁,却又隐隐流露出坚持的意志。

陈永恒下意识举起相机,按下快门捕捉了这瞬间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拍完照后,他突然想起车上还有些没吃完的饼干,于是他把饼干递到了最前面那个女孩面前,想让这艰苦行路的孩子们补充一下体力。

出乎意料的是,女孩只是摇摇头,并没有去接饼干。

陈永恒以为女孩腾不出手来,便主动去抓她的手,想把饼干塞给她,当他的手抓住女孩袖子时,却愕然发现里面是空的!

这时站在一旁的弟弟出声告诉他,他的姐姐没有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名叫向丽萍的女孩,从4岁起就失去了双臂。

陈永恒登时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匆忙将饼干系在向丽萍的腰间,目送三个孩子渐行渐远的背影。

那天他没来得及问更多关于向丽萍的事,只隐约猜到这个女孩肯定历经了很多艰辛。

回到家中,陈永恒洗出了当时拍下的照片,照片里向丽萍坚毅中带着忧伤的样子深深触动了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念头在他脑中成形:无论如何,他都要再次见到这个女孩,并且每年回来看看她,记录她的成长历程。

而当他真正了解到向丽萍的故事时,内心只有一个想法:这个女孩,实在太坚强了。

意外失去双臂

向丽萍来自湖南一个叫“八面山” 的穷山恶水之地,那里交通极为不便,物质条件极其匮乏。

她家七口人靠着十几亩山坡地、一头牛和十几只羊维持着温饱,尽管生活拮据,但也勉强可以过日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切都改变于1992年的一个夏日午后,那天向丽萍像往常一样,牵着一头牛外出放牧,蓦然,天空打起了雷阵雨,向丽萍匆忙赶牛回家,却在半路意外触碰到了被雷电打断的高压线!

等她被家人发现的时候,整个世界都天翻地覆了,她这才知道,因为强大的高压电流通过了她的双臂,导致她的胳膊受到了严重的烧伤和神经损伤,不得已医生只好截掉了她的胳膊。

4岁的向丽萍就这样失去了双臂,成为一个“残疾人”。

而治疗向丽萍的钱全部是从家里挤出来的,本就一贫如洗的家庭这下更是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已之下,向丽萍的父母只能外出打工赚钱,把年仅4岁、3岁、1岁的三个孩子交给60多岁的爷爷奶奶照顾,自己则长年在外漂泊。

这对两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们虽然能够尽力照顾三个孩子的起居饮食,却无法满足孩子们更多的需求,因此向丽萍的童年在贫穷和残疾的夹击下并不快乐。

凭借一双脚“站起来”

但向丽萍并没有被命运打倒,她很快就适应了没有双臂的生活,并学会用双脚顶替手的功能,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脚的活动范围和灵活性都远远不如手。

但是向丽萍从来不是个向困难屈服的人,她慢慢的学会了用脚吃饭,不仅仅是吃饭,向丽萍其实无数看似困难的事都能用脚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洗衣服、扫地、洗脸、穿针引线等等,在她长时间的练习之下,这些事对她来说就跟普通人用手做一样轻车熟路。

最让人惊叹的是,向丽萍甚至学会了用脚背着重物,为了减轻年迈的奶奶的负担,她会主动去山上背柴火、捡杂草回来喂牲畜。

一般孩子都会被30斤的重物压得喘不过气,向丽萍却能把近50斤的草捆跋山涉水背回家,这让村里的大人们也啧啧称奇。

不光是生活上,尽管他们一家的生活环境十分艰苦,但向丽萍从未放弃对知识和文化的追求,她明白,读书改变命运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惜因为身体残疾,向丽萍失去了正规求学的机会,但向丽萍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找到了另一条道路—跟着弟弟“偷学”。

每天早晨,向丽萍会背起两个弟弟的书包,把二个弟弟送到学校,将弟弟送进教师以后,她就趴在教室外的窗台上听课,下午再把两个弟弟接回家,回来后她还会辅导二个弟弟写作业。

一开始,老师和同学们还会好奇,为什么向丽萍总是趴着窗台上听课,慢慢大家都习以为常了。

有时候还会有小伙伴问向丽萍没听明白的地方,没想到她通常都能一字不差地复述老师的讲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此“偷学”多年,向丽萍旁听了小学和初中的全部課程,她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不亚于那些正常上课的孩子们。

搬出深山,在城里谋生

一转眼向丽萍14岁了,这些年她和弟弟们相依为命,相互扶持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可好景不长,2012年,爷爷因病去世,年迈的奶奶身体每况愈下,无法继续照顾三个孩子。

于是向丽萍被接到了父母工作多年的地方——广东汕头,和父母分别十多年后,一家人终于团聚。

但生活并未因此变好,由于向丽萍和两个弟弟还未成年,母亲只能辞去工作全职照看他们,家里的经济来源断了一大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户10多口人挤在一间10平米左右的出租屋里,生活艰难重重,即便环境这么恶劣,向丽萍还是尽她所能帮着母亲做家务,懂事照顾两个弟弟。

她还自学上网,希望能在网上找到一些副业来改善家庭经济,因为向丽萍的写作能力还不错,于是她尝试着在网络上进行创作,时间长了,向丽萍也有了点名气。

患难见真情,为母则刚

在网上,越来越多的读者喜欢上了向丽萍的文章,这其中就包括向丽萍后来的老公郑传荣。

郑传荣比她小6岁,是广西籍的外地人,起初他只是对这个残疾却习惯乐观生活的姑娘抱有好奇和同情之心,于是主动开始和向丽萍聊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在网上聊了很久很久,郑传荣越发的喜欢这个坚强乐观的女孩,最终他鼓起勇气表白,表明了希望能跟向丽萍走进婚姻的殿堂的愿望。

但向丽萍起初很犹豫,她担心自己的残疾会成为郑传荣家人反对这段感情的理由,更怕给对方带来负担。

好在郑传荣一直很有耐心,他用实际行动向丽萍证明,自己真的很爱她并永远不会嫌弃她,郑家人最终也被向丽萍的独立能力和乐观态度打动,接受了这门亲事。

两人在一起生活后感情非常好,照顾彼此的同时也一起努力工作,渐渐积累起了一点积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婚几年后,向丽萍生下了第一个女儿,取名叫郑雨情。

对一个残疾母亲来说,生孩子和抚养婴儿都是极大的挑战,向丽萍没有双手,只能用双脚和嘴巴替代手的功能,承担起母亲的重任。

每次喂奶时向丽萍都要用双腿固定住孩子,然后略微弯下腰,勉强够到女儿的嘴,但这个姿势维持一段时间后,向丽萍的背部和腿部都会酸痛不已。

换尿布对她来说更是考验,她必须用一只脚固定住孩子,另一只脚飞快地给婴儿穿好干净的尿布,过程中半点差错都不能有,否则女儿很容易就会着凉生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的时候,向丽萍并不熟练,好多次都弄疼了女儿,慢慢的向丽萍也掌握了照顾女儿的技巧,加上天生母性,如今的她完全可以像正常母亲一样细心呵护自已的女儿。

2016年,向丽萍的故事通过陈永恒的报道,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许多公益机构和普通市民主动为她募捐善款以购置假肢,最终募得善款高达30万元。

但让人失望的是,多家医院评估后表示,向丽萍属于较高位截肢,假肢的适配效果并不好,且假肢的后期维护费用也不菲,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还是让她继续保持现状生活更为合适。

最后,相关公益基金会决定把善款以每年5万元的形式发放给向丽萍,这笔钱可用于她和孩子的生活费,也算是一种补偿和鼓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怎样

2017年,在公益人士的帮助下,向丽萍一家从老家迁到东莞,在那里她可以在母婴中心做产后康复指导的工作,改善家庭的生活。

同年她又生下了第二个女儿,产后她背部负担太重,腰椎间盘突出,只能卧床休息,这对向丽萍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好在向丽萍没有被困难击垮,靠着勤学好问的学习态度,她通过网上视频学习了不少产妇康复课程的知识,然后巧妙地融入自己的经历,制定出一套独特的“无臂母亲产后操”课程体系。

这套操合利用她自身的特殊条件设计,既能适应残疾母亲的需求,又能充分运用双脚的力量达到康复效果,深受产妇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东莞生活的日子里,向丽萍帮助指导了近百位孕产妇,同时靠网络直播课程的收入也逐渐改善了家庭经济,如今的她已经是一个充满母性光环的漂亮女人,脸上洋溢着幸福。

小结

向丽萍用她32年的人生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道理:只要内心足够强大,外部的苦难无法让你屈服。

尽管她失去了双臂,无法像常人一样欢笑、拥抱、握手,但她找到了用双脚描绘人生的方法,她学会独立生活,体验母爱,获得幸福。

相信未来的日子里,当她头顶银丝,回首往事时,内心只会被感动充满,她用勇气和乐观创造的人生,足以令任何人自叹弗如。

让我们共同期待,也祝福向丽萍和她的家人,走过悲苦后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