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散装”的根源,找到了!

提到江苏,总会想到“散装”,13个城市各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但你看旁边的浙江,资源和地理条件都不如江苏,咋就这么团结呢?

其实,关键就在于啊,苏大强它没有宁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怎么回事?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宁波这地方,可是我国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

啥是计划单列市?

就是财政实力杠杠的,直接跟国家对接的那种。

宁波的财政收入,比排它后面的厦门大连加起来都高,全国城市排名第十,人均收入全国第八……就这水平,在好多地方当个省会,都绰绰有余了。

但宁波没有“一人独大”,甘做浙江的“牺牲者”和“歌颂者”。

按理说啊,宁波这地理位置,比杭州还好上一大截呢!

宁波港,全世界吞吐量第一,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出口!

对内运输呢,宁波也方便得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只顾自己发展,把贸易、工业都集中起来,宁波那还不轻松起飞?

为什么宁波甘愿如此呢?

因为它明白,只顾自己轻松起飞,最后结局或许就跟江苏一样,离上海近的就赚钱,远的就喝西北风。

所以啊,宁波就担起了重任,集中发展港口、石化和电器制造这三样产业。

别的资源和机会呢,就逐步分散给省内的兄弟城市。

当年宁波的服装纺织业多牛啊,全国数一数二,但宁波果断外迁了。

还有金融和互联网产业,让给省会杭州来做了。

你看网易老板,宁波人,做起来后去了杭州,而不是回到家乡宁波,背后体现的正是宁波“能进能退”的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还有造船业,本来也是宁波的强项,后来呢?它帮着台州把造船业一点点做大做强了!

不光产业上让步啊,宁波在财政方面,也一直扛着压力呢。

作为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宁波上交的钱只比深圳少,领到的补助却是最低的,近三年,宁波一共给省里交了140多亿,帮助省内的兄弟城市发展,而自己的城建却是省吃俭用,你敢想吗,在宁波的市中心,开车10分钟就能看到农田。

但就算这样,宁波人还是把港口吞吐量全世界第一,把国家级制造业冠军企业数量做到了全国第一,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浙江的高端制造和石化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石化产业去年年产值突破5200亿,而这个石化产业呢,又成了义乌做小商品、绍兴发展纺织业的上游活水。

有小商品、有纺织品了,就有货可以卖,又正反馈到了杭州的电商产业。

老实讲,在全国范围内,很多省份因竞争而矛盾重重。

但宁波,它以顾全大局的胸怀和格局,成为这团结背后最坚实的支柱,而浙江,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每个城市的优势和价值发挥到了极致,没有一城独大的贫富差距,又让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