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江省人民医院边平达主任在医学界发表的第89篇文章。

撰文|边平达

40岁的刘女士是某基层医疗单位的质管员,平时坚持喝牛奶、吃鸡蛋(不弃蛋黄),还爱好户外摄影。

九月前(去年七月)她出现腰背酸痛,有时甚至痛得难以入睡,检查发现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缺乏[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简称免疫法)测得12.40ng/ml],便在医生的指导下每天服用1粒骨化三醇胶丸(0.25μg)。

两月后(去年九月),刘女士感觉腰背酸痛缓解,但复查血清25OHD水平增高不明显(13.00ng/ml),便开始每天服用2粒骨化三醇胶丸。今年四月初,刘女士复查血清25OHD水平不升反降(11.96ng/ml),便来就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骨化三醇不能升高血清维生素D水平

维生素D首先在肝脏25羟化酶的催化下转变为25OHD(目前判断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指标),然后在肾脏1α-羟化酶的羟化后转变为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1,25(OH)2D与骨骼、肠道、肾脏等靶器官内的维生素D受体结合,发挥激素样作用,故称活性维生素D[1](见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1 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

骨化三醇就是1,25(OH)2D,其服用吸收后直接发挥激素样作用。但是,服用骨化三醇不能升高血清25OHD水平,这是因为“维生素D→25OHD→1,25(OH)2D”这个代谢过程是单向的,若想提高血清25OHD水平,目前只能补充普通维生素D。

人类血清25OHD水平存在季节性变化

刘女士去年九月份测血清25OHD为13.00ng/ml,在服用骨化三醇胶丸(2粒)七个月后,血清25OHD水平出现下降(11.96ng/ml),主要与血清25OHD水平存在季节性变化有关。人类血清25OHD水平之所以存在季节性变化,主要是因为太阳辐射量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韩国的一项共纳入95137名受试者的研究表明,在韩国太阳辐射量在5月~6月最高,11月~1月最低,而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血清25OHD水平(免疫法)是7月~10月最高、1月~4月最低(见图2)[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2 韩国太阳辐射量和人群维生素D的季节性变化

刘女士目前处理对策

刘女士可以选择肌注国家基本药物(医保甲类)维生素D2针,每次注射60万IU,每月注射1~2次,3~6月后复查。肌注维生素D2针后,维生素D2先储存在脂肪组织内,然后缓慢吸收,并在肝脏25羟化酶的作用下转变为25OHD2后释放入血,从而升高血清25OHD水平。

需要提醒的是,由于在正常人群中血清25OHD2(主要来自蘑菇等植物性食物)的含量很低(见图3),因而在了解一个人的维生素D水平时,可以选择免疫法,但是在补充维生素D2制剂(如肌注维生素D2针或服用维生素D2软胶囊)时,则应选择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简称质谱法)来判断疗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3 刘女士近期血清维生素检测结果(质谱法)

这是因为免疫法不能定量区分25OHD2和25OHD3,且对25OHD2的检出能力不足(约50%),而质谱法能检测出25OHD2和25OHD3,并根据两者的数值合计出25OHD的总量,因而比免疫法更加敏感、更加精准[3]。

我们的研究发现,血清25OHD水平低于15ng/ml的患者,每月注射维生素D2针60万IU,如果用质谱法来检测疗效,平均需要连续注射6个月,血清25OHD水平才会达标(大于30ng/ml),而用免疫法来检测,平均需要12个月才会达标[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更多内分泌精彩内容?

快来“医生站网页版”瞧一瞧

精彩资讯等你来

参考资料:

[1] 边平达.听医生说骨质疏松[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3.

[2] Yu HJ,Kwon MJ,Woo HY,et al.Analysis of 25-hydroxyvitamin D status according to age,gender,and seasonal variation[J].J Clin Lab Anal,2016,30(6):905-911.

[3]禹松林,方慧玲,程歆琦,等.五种自动化免疫学方法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测定25羟维生素D的比较[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38(7):475-479.

[4]Bian PD,Jin X,Shou Zh X.Effects of monthly intramuscular high-dose vitamin D2 on serum 25-hydroxyvitamin D and immune parameters in very elderly Chinese patients with vitamin D deficiency[J].Int J Endocrinol,2021,1343913.

责任编辑丨冯梓莹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