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版权属于新华社以及相关记者,著作权归今日头条作者“集影斋”所有。备注引用于新华社,略有删减。媒体类平台转载需经本人同意方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杨礼门摄

春节前夕,武汉市接待了一批来自农村的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进行参观访问,许多人是全省著名的农村模范干部和爱国爱社的先进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于澄建摄

武汉市解放大道一带新建的职工住宅区。武汉市是湖北省的工业城市之一,全市自解放以后兴建的民用住宅面积已超过解放前原有住宅面积的一倍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养殖工人在向池内投鱼饵——豆浆 1962年 夏正寅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1962年5月中旬起,武汉航空站准备了专机抢运鱼苗

一年一度的淡水鱼苗捕捞旺季已经到来。湖北省沿长江的宜昌、沙市、监利、洪湖、武汉、新洲等县市的各国营鱼业养殖场的工人和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已开始沿江布网,捕捞鱼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蔡景超摄

图为武汉市江边码头拖轮上待运农村的东方红牌拖拉机等农业机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澄建摄

1962年全国足球甲级队联赛第一阶段武汉竞赛区的比赛,于5月6日正式开始。参加这个赛区的有上海、四川、湖北等十个全国足球劲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田纲摄

朝鲜最高人民会议代表团1962年6月20日到达武汉访问,受到武汉人民的热烈欢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澄建摄

全国射击冠军赛1962年9月9日在武汉市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楼绍甲摄

1958年以来,武汉市有大批中小学毕业生响应党的号召,来到武汉市国营武昌农场。知识青年林明秀(左)唐凤群(右二)柯月珠(右一)在农技师孔庆东指导下学习业务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刘心宁摄

党员陈玉清,1961年9月积极响应党的大办农业、大办粮食的号召,由上海回到老家黄陂县滠口公社民生二大队陈家墩生产队安家落户,参加农业生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8年兴建的“汉阳闸” 1962年 于澄建摄

汉阳县全县大多数生产大队有了动力排灌设备,总排灌面积由解放初期的7万亩增加到26万多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于澄建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上

武汉市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的一艘水文船,正在大桥桥基附近进行水深测量,为维修长江大桥桥墩,提供水文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杨礼门摄

在汉口发电厂,根据中柬两国经济援助协定,为柬埔寨王国培养6个专业共27名技术员工。这批实习生是1960年12月入厂学习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于澄建摄

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是中国的一个新型高等工业学校。这个学校自1955年建校以来,先后已有几批越南学生学成归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于澄建摄

武汉市在1962年12月23日、24日举行了首届少年冬季“三跳”(跳橡皮筋、跳绳、踢毛毽和拍纸板毽)运动大会,有142所中小学的4500多名中小学生参加这次比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黄克勤摄

阿中友协代表团团员、阿尔巴尼亚名剧《渔人之家》作者苏·比塔尔卡在武汉访问时,观看了武汉人民艺术剧院话剧团演出的《渔人之家》,并同这个戏的演员会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于澄建摄

武汉越剧团有四个演员是同胞姐妹:金月楼、金雅楼、金梅楼和金佩楼。她们当中艺龄最长的近三十年,艺龄最短的也是十多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杨礼门摄

武汉重型机床厂业余大学第一期毕业生于毕业。这些学生在入学前大都是技术工人或行政工作人员,他们在业余大学里系统地学习了高等工业院校机械专业的主要课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于澄建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历史系谭戒甫教授(左)

武汉大学有11个系,4500名学生,比解放前增加两倍,学生中大多数是工农子弟,还有一部分少数民族青年和归国华侨学生在那里学习。80%的学生享受全部或部分人民助学金。教职员共有740人,内有全国知名的教授和专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62年 杨礼门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植物园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傅书遐(中)、刘玉玺(右)和实习研究员吴蓉芳在鉴定植物标本

1958年建立的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几年来引种栽培各种植物5000余种,采集整理标本10余万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