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0日,外国游客游览北京南锣鼓巷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旅游景区、街头巷尾、公共场所里随处可见外国游客的身影。与此同时,诸如“热门景区挤满外国游客”的热点话题也屡屡登上社交平台热门搜索榜单。这些变化的背后,离不开一系列政策的推动,使得外国游客来华旅行的便利性大幅提升,显著增强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

6月17日, 继中国6月13日宣布将把新西兰纳入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后,澳大利也加入中国免签“朋友圈”。

据央视新闻,持有澳洲普通护照的人员赴华经商、旅游和过境可免签入境逗留15天。此外,中澳两国联合宣布,为了推进商务交流,鼓励旅游体验以及促进亲属团聚,将互为对方公民提供有效期为三至五年的多次入境签证。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外国人来华数量较2023年同期增长3倍多,以旅游观光最多,占到三成以上。累计签发外国人签证证件46.6万人次、同比上升118.8%,免签入境外国人198.8万人次、同比上升266.1%。

中国民用航空局新型智库专家、资深民航专家韩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免签政策的意义在于方便外国游客入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对于中国入境游市场来说,免签政策的实施将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前来旅游,进一步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

自去年以来,中国逐步扩大了免签国家的名单,与多国缔结互免签证协定,并对部分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去年12月,中国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今年2月9日起,中国和新加坡互免签证;3月1日起,中国与泰国永久互免签证;3月7日,中国进一步对瑞士、爱尔兰、匈牙利、奥地利、比利时、卢森堡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5月28日,中国与格鲁吉亚互免签证。

OTA平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可免签入境中国的新加坡游客同比增长10倍,马来西亚游客同比增长9倍,法国、西班牙、泰国游客均同比增长约4倍。

6月15日,第十九届北京旅游博览会上,旅行社从业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今年其所在旅行社的入境游客接待量同比大幅度上升。

韩涛告诉本报记者,免签国家的选取标准主要考虑了该国的经济、政治、安全等因素,以及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中国政府在选择免签国家时,主要考虑了这些因素。

对于近日再有两国加入中国免签“朋友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中亲农有限公司总裁支培元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此举旨在简化签证流程,降低旅游门槛,从而激发国际旅客赴华旅游的热情,进而推动中国入境游市场的复苏与繁荣。

此外,5月15日起,我国全面实施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免签政策。乘坐邮轮来华并经由境内旅行社组织接待的外国旅游团(2人及以上),可从天津、大连、上海、青岛等13个城市的邮轮口岸免办签证整团入境,在中国境内停留不超过15天。

支培元指出,从政策实施的宏观效应来看,免签政策预期将对中国入境游市场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一方面,它有望吸引更多来自澳大利亚及其他潜在免签国家的游客,从而增加旅游收入和外汇储备;另一方面,它也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提升中国在全球旅游市场中的竞争力。

政策助力入境游市场

诸多市场数据显示,免签政策的实施已经显著提升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然而,随着市场复苏、外国游客数量持续攀升,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支付和消费环境的优化等问题也逐渐显露。

今年“五一”假期,入出境游客合计达367.2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177.5万人次。世界经济论坛近日发布的《2024年旅游业发展指数》显示,中国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方面位列全球第八。针对来华外国游客面临的主要障碍,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优化举措。

今年1月11日,国家移民管理局推出便利外籍人员来华5项措施,进一步放宽来华外籍人员申办口岸签证条件,在枢纽空港口岸实施24小时过境免办边检手续,为在华外籍人员提供就近办理签证延期换发补发、申办再入境签证便利,简化外籍人员在华申办签证证件材料。

在支付环境方面,相关部门持续推动旅游景区建立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包括移动支付、银行卡和现金等,构建包容多元的支付环境,并在旅游密集区域配套布设外币兑换服务点。

今年3月,中国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提出要更好满足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员等群体 “食、住、行、游、购、娱、医”等场景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

互联网资深品牌营销专家陈彦颐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籍人士在中国常常面临‘有钱难花’的困境,主要因为本地银行账户申请和绑定支付工具的手续复杂,而移动支付又是日常生活中的主流。尽管大型商场和酒店接受国际信用卡,但在许多小额支付场景中,使用受限,特别是一些民生小店,由于手续费的问题等原因拒绝开通信用卡支付,让境外人士对此连连发愁。”

陈彦颐举例称,因此像粤港澳大湾区还特地对境外人士推出了“湾事通”微信小程序,解决他们支付、出行、生活、政务等数字便利化服务。

“通过简化开户流程、扩大国际信用卡的接受范围以及开发适合外籍人士的本地支付工具,外籍人士在华的支付便利性将大大提升。这不仅改善了外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体验,也促进了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进一步融合。” 陈彦颐表示。

同时,为了提升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相关部门也在推动入园便利化,如保留人工窗口、优化线上预约程序、提供多语种标识和导览设施等。

免签政策及优化支付环境等举措正显著提升了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意愿,中国入境游市场正在迎接新的增长契机,相关配套措施仍然需要进一步的持续和优化。

对于加强中国酒店涉外接待能力,韩涛还提出,需要提高酒店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加强外语培训和文化交流,提高酒店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也需要加强酒店设施的更新和升级,提高酒店的整体接待能力。入境游市场复苏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签证手续繁琐、语言障碍、文化差异等。需要进一步优化签证政策,加强语言培训和文化交流,提高服务质量,以促进入境游市场的复苏。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